)如何提高办文、办会、办事能力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材料主要是借鉴一位在办公室工作了二十年的老同志,总结出来的工作体会和心得与大家共勉。
办文、办会、办事能力不只是党政办工作人员才应该加强的技能,而是我们机关每一位同志都应该提高的技能。
它能够有效提高行政效能。
一、如何提高办文的能力第一个是如何写材料,第二个是如何办公文。
(一)如何写材料%大家都觉得写材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也这么认为,尤其是写领导讲话。
替领导草拟讲话稿有三难。
第一是我们没有领导岗位的经历,替书记写讲话稿,我们没当过书记;替镇长写讲话稿我们没有当过镇长,没有岗位的经历。
第二是我们没有领导掌握的那么多信息,因为领导每天汇报的时候我们不一定都在场。
领导获取信息也是多渠道的,我们不可能掌握领导那么多信息。
第三是我们的学识没有领导高。
但是写材料是工作需要,因此,我们要研究的是怎么写好材料,归纳起来要写好领导材料要注意四个方面。
第一是要有针对性,一个材料写得好不好关键是有没有针对性。
今天我们有一个会,有一位领导要讲话,那么首先要了解听众愿意听什么,他们希望了解什么。
如果机关开一个会讲内部建设,首先要找出内部建设存在哪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照着这个思路起草领导讲话稿我们就成功了一半,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搞好文章的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结构我可以简单的归结为两种结构,一种是块状结构,一种是条状结构。
块状结构可以理解为就是三部分,简单说第一就是“为什么”,第二就是“是什么”,第三就是“怎么办”。
第一,“为什么”,就是讲这项工作有什么意义。
比如说,开一个干部大会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文明作风建设。
我首先要讲为什么要加强领导班子的干部队伍建设,有什么样的意义。
它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组织保障,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工作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基础,这是我归纳的几条意义。
第二,“是什么”,就是这项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比如说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班子建设,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建设要给大家交代明白。
我们的班子要配齐,怎么配齐我们的班子要配强,我们的干部队伍结构是怎么样,如何调整结构、改善结构,这是讲“是什么”。
第三,“怎么办”,要有措施,要提出要求。
领导讲话要提出要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其实再深入一层,每一段话都有一个小观点,每一段话都可以体现这三个结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第二种结构条状结构,开门见山讲几个问题。
可以讲三个问题,可以讲四个问题,可以讲五个问题。
或者直接提出几条要求,可以没有前面两个部分“为什么”、“是什么”。
领导讲话就是提要求,我讲五条要求,这也是讲话稿,这也是一个材料。
所以写文章、写讲话无外乎这两种结构,可以在这两种结构里面做一个选择,这是写材料方法里面的第二点。
第三点就是材料、观点的统一。
首先解决了针对性的问题,第二又解决了框架结构问题,那么第三步就必须要实现材料、观点的统一,这一点是文章有没有高度,有没有起色,能不能吸引人的关键。
一个材料里面,一个讲话里面,如果只有材料,只有好多的数字、事实,没有观点的提炼,那是流水账。
如果讲话里面,材料里面只有观点,没有一些材料来佐证那么是空对空,同样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写文章必须两部分相结合,我们既要有事实同时还要有观点的提炼,把观点用事实串起来。
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我们才能把握好,才能真的实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首先是提炼观点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对局势的把握、对问题的把握,因为观点是要符合组织的精神,要贯彻组织的精神。
同时,这一观点又要为群众所接受,又要使之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这是有难度的。
事实证明我们听听汇报进行调查,都可以了解很多情况,关键是观点的提炼。
这是写材料的第三点,最重要的就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第四点,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语言表达的问题,要用群众的语言,准确简洁。
如果我们写文章、写讲话,拿一张报纸来抄,那是没有先例的,是不会成功的。
要用群众的语言,我认为要用自己的语言,讲心话,讲实话,不要讲大话、空话、套话、不着边际的话。
语言非常重要,语言要有群众的语言,我们不是搞一些生僻的词,搞一些生涩难懂的语句来证明我们的水平,这是难以为群众所接受的。
同样的我们的语言应该准确、简洁,特别是准确,这一点非常重要。
比如我们听过的邓小平同志讲话,“发展是硬道理”,“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稳定压倒一切”。
简洁明了,朴素又切中要害。
(二)如何办公文下面我讲一讲怎么办公文,办公文我归纳为把好“五关”。
第一是把好政治关,第二是把好政策关,第三是把好事实关,第四是把好格式关,第五是把好语言关。
…公文分为三类,一种是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上行文分两个,有请示报告两个文体,如果要上级领导审批的,必须写请示,不能写报告,我们更不能把请示和报告连用,关于什么事的请示报告这是不行的,这是两个文体。
如果我们有些事只是报给领导知道不需要审批那么就写报告,如果是需要领导审批的那就必须写请示,关于什么事的请示。
平行文只有一种,是“函”,信函的“函”,就是邮件。
下行文比较多,主要就是通知。
公文的常识很多,我主要给大家讲一讲“怎么把好五关”。
第一是要把好政治关。
办理公文我认为首要是把好政治关,因为公文是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力的,不能出现政治错误。
盖着党委、政府的大红章发下去,是有法律效力,绝对不能出现政治问题。
1、不能违反或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就是发的公文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很多同志认为不大可能吧怎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在网上查到,某省曾经发过一个文件,是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发的。
这个文件里面有一个名企在创业初期豁免“原罪”的问题,就是不管资本积累是什么途径得来的,你在我这个地方投资我豁免,这就突破了刑法的有关规定,对刑法的有关有罪无罪的解释必须是“全国人大”。
这种事情也是有的,首先一条是不能违反法律法规。
2、公文里面如果出现领导人,不能出现姓名、职务、排序上的错误。
不论是区级还是乡级,领导干部都是有严格排序的,不能按想象来排列。
我们都不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3、公文里还涉及到一些权限的问题,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处理。
比如说我们发一个通知,这里面要求镇领导出席培训班并发表讲话,这是部门安排权限的问题。
镇长看了这个通知,他就问镇领导谁去呀谁定的我怎么不知道里面有权限的问题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这也是政治。
所以,办公文首先要有政治意识,要把好政治关,不管是公文起草人员还是审核公文的各级干部,这是第一关。
第二是要把好政策关,政策必须前后一致,左右一致,不能是前一个人是这一条规定,后一个人又是另一条规定,跟这一条规定是不一致的。
当然,有些是需要调整的,我们做个说明前一条是需要废弃的。
绝对不能出现有一位领导调走了,新来的领导不了解政策,在下发文件的时候没有保持与原来的文件的一致性,不太一致的政策下去了,下面就会无所适从。
后果严重的可能会损害一部分人利益,可能会引发社会稳定的问题,政策一致是特别重要的。
我们在公文审核和起草方面要有很强的政策观念,必须要把政策的前后左右都考虑周全。
绝对不能因为我们的公文下发而引发政策执行上的混乱,引发社会稳定的问题。
第三关要把好事实关。
事实包括数字、引文、人名、地名,还有公文涉及的一些事情的事实,都必须要把好关,不能出任何差错。
还有我们的引文也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必须要查原文,查原著。
第四关就是把好格式关。
公文的格式是规范的,有统一的规定。
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在这方面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来处理。
?一是公文的抬头,就是红头文件的红头是有规定的,红头和下面的盖章必须是一致的。
二是文种不能混用,就像我刚才说的,请示就是请示,报告就是报告。
不能叫请示报告,不能把请示写成报告,更不能下行文当成上行文使,给上级机关发通知是不行的,文种是绝对不能混用的。
三是上行文主送机关必须是一个。
有很多同志不懂这个规矩。
如我报一个请示,只能给分管这项工作的领导报一份请示,不能每一个领导都送,那就会出问题。
有什么问题呢就是不同领导的批示可能不一致,最后执行谁的造成了领导之间的不协调,给上级机关造成了矛盾,最后你自己无所适从,哪个领导的指示你能不执行不能说合我意的执行,不合我意的不执行。
下行文必须是下一级的管辖的机关,我不能发下两级。
比如村和社区,可以发,但不能发到组一级。
再一个就是发文机关的署名不能遗漏。
几个单位发文,那么落款就是四个单位,按规定的顺序排列,不能遗漏。
在简称和全称方面要一致,要么用规范的简称,要么用全部规范的全称,都没有问题。
还有一个是发文的日期,发文日期必须是最后一位领导签发的日期,不是我们在起草公文的时候就把日期写上了。
公文起草的日期也可能是今天10月14日,但领导签发就不可能是14日了,也可能是16日,也可能是17日,以领导签发的日期为准。
第五关是要把好语言关。
公文语言要特别强调准确、简洁,不要啰嗦。
讲的是越简略越难写,我们的公文都要求简单一些、简短一些,要求要明确一些,这一点在公文起草时候大家要注意,把握这一点。
二、如何提高办会能力对于办公室的同志来说,如何办会是我们需要做好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概括为三句话:制订方案、把握重点、注意细节。
(一)制订方案。
制订方案是办会的一个前期的重要准备工作,在制订方案这个方面,我们要注意三条。
第一是要周密的思考,做什么事情我们讲谋定而后动。
制订会议方案就是如何办会的谋定,把方案搞好了,我们的会议就能确保成功。
方案要全面,不要遗漏任何一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到,都要按现实去模拟,这个特别重要。
方案能考虑到,要是遇到了有些事情是能应急处理的,有些事情是难以应急处理的。
比如说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镇要开一个比较高规格的会议,有些县级领导可能要来可能不来,做座牌时要充分考虑到,要不然没有座牌或是没有预留座位,领导又来了,场面就会很尴尬和被动。
制订方案的第一条,就是要周密的思考,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
制订方案二条就是要明确责任,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会务的工作,都要明确到人。
有人来落实,有人来检查、督促落实,这都是我们办公室的同仁都要做到这一点。
如果办小型会议可以,但是大型的会务必须是分工到人,而且有人督促落实。
制订方案第三就是会务方案要报批,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办公室的同志能决定的,不是具体的会务工作人员能够决定的,需要单位的领导的审批。
比如说会议确定几个发言人,确定哪几个发言人,不是想定谁就定谁,是要报批的。
比如说分组讨论,怎么编排分组也不能说你想怎么定就怎么定,都要报批的,都要上报领导做主,我们办公室的同志都要有请示报告的意识。
办会第一个就是搞好方案,我认为不管大会小会都要有方案,不管是有文字还是没有文字的都应该有方案。
小型会务可以不用文字的方案,但是脑子里也要有个方案,有些该请示领导的要提前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