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选择

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选择

第九章手性药物制备技术教学目的:⏹了解手性药物活性的类型;⏹了解紫杉醇合成的有关知识;⏹掌握手性药物的制备方法,理解手性药物制备方法的基本思路;⏹掌握外消旋体的性质及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教学重点:⏹掌握手性药物相关知识;⏹掌握掌握手性药物的制备方法,理解手性药物制备方法的基本思路;⏹掌握外消旋体的性质及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开放式教学方法,设问、提问、讨论。

布置思考题,,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供空间和条件。

教学手段与工具:采用多媒体形式,配之以必要的板书。

教学指导思想: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者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生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第一节手性药物简介一、手性药物的研究意义•在分子水平上,生物系统是由生物大分子组成的手性环境。

•手性药物对映体进入生物体内,将被手性环境作为不同的分子加以识别匹配。

对映体在药效学、药物动力学、毒理学等方面均存在立体选择性。

•各国药政部门规定在申报具手性的新药时,需同时呈报各对映体的药理学、毒理学、药物动力学资料。

如果两对映体并存对药物的药效与毒性无明显影响,才可考虑应用消旋体,否则必须应用单一的手性化合物。

•我国药品管理法也已经明确规定,对手性药物必须研究光学活性纯净异构体的药代、药效和毒理学性质,择优进行临床研究和批准上市。

只停留在消旋体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水平上,已不符合国际与国内药品法规的要求。

•近数十年来发现了许多特异性的催化剂,使不对称有机合成蓬勃发展,能选择性地导向一种对映体的产生;另外,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进步,手性分离方法也不断涌现,技术上使供应单一手性药物成为可能。

手性药物带来的市场效益及增长的需求1997年全世界100个热销药物(852 亿美元)中,50个是单一对映体(手性药物,428 亿美元)1993年97个热销药物中,手性药物仅占20%二、手性药物的一般概念•分子中的结构基团在空间三维排列不同的化合物称为立体异构体。

•在空间上不能重叠,互为镜像关系的立体异构体称为对映体。

这一对化合物就像人的左右手一样,称为具有手性。

即“手性” 用来表征有旋光性的分子三维结构特征。

•当一个不对称分子不能与自己的镜像相重叠,并且有使偏振光振动面旋转的性质时,称作手性分子。

•分子的手性是由于分子中含有手性中心、手性轴或手性面所致。

•当药物分子中四面体碳原子上连接有4个互不相同的基团时,该碳原子被称为不对称中心或手性中心。

•分子中若含有n个手性中心,理论上将产生2n个立体异构体(可产生内消旋分子时会减少异构体数)其中有2n-1对对映体。

在对映体之间,相应的手性原子的绝对构型相反。

那些不是对映体的立体异构体称为非对映体。

•含有手性特征的药物称作手性药物。

•对映体在对称的环境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但在非对称的环境中,例如在偏振光中,对映体对偏振光面旋转方向相反;在生物系统中与酶或受体相互作用时,由于蛋白质分子的非对称性,与对映体的识别方向和结合位点不同,导致生物活性的差异。

•非对映体之间,彼此属于不同结构的化合物,所以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均不相同。

三、手性药物的表示方法1.左旋体和右旋体能使偏振光的偏振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对映体称为右旋体,在药名前用d-或(+)-表示;反之,称为左旋体,在药名前加l-或(-)-表示。

外消旋体则是由等量的左旋体和右旋体构成,没有旋光性,在其药名前用dl-或( )-表示。

2. D和L系统以标准参照物的化学相关性来确定药物的立体化学构型。

标准参照物有糖类如D-甘油醛,氨基酸如L-丝氨酸。

在RR’XHC型光学异构体中,取其主链竖向排列,以氧化态较高或1号碳原子置于上方,照Fisher投影,在所得投影式中X在右边者称为D型,如D-(+)-甘油醛;X在左边者称为L型,如L-(-)-甘油醛;外消旋体表示为DL-甘油醛。

第二节手性药物的制备一、天然提取1.碳水化合物类:D-葡萄糖、D-果糖、L-山梨酸、D-木糖、D-半路糖、D-葡萄糖酸、D-山梨糖醇、D-木糖醇、D-葡萄糖胺盐酸盐、D-甘露糖;2.氨基酸类:L-谷氨酸、L-天冬氨酸、L-赖氨酸、L-精氨酸、L-氨酰胺、L-亮氨酸、L-蛋氨酸、L-苯丙氨酸、L-半胱氨酸3.化合物(+)-樟脑、(+)-胡薄荷酮、(+)-蒎烯、(-)-香芹酮、(+)-樟脑酸、(+)-樟脑磺酸、(-)-薄荷醇4.生物碱类:(-)- 番木鳖碱、(-)- 马钱子碱、(-)- 辛可宁碱、(+)- 辛可宁碱(-)- 咖啡碱;5.有机酸类:(+)-酒石酸、(+)-乳酸、(-)-苹果酸、(+)-抗坏血酸天然提取的优点:A、方法相对简单;B、产品纯度高,多为光学醇;天然提取的缺点:A、天然手性物质含量低;B、天然手性种类较少;二、外消旋体及其拆分1.外消旋体的一般性质等量的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叫做外消旋体,用(±)表示在晶态的情况下,对映体分子之间的晶格间力的相互作用是有明显差别的。

一个(+)-分子对另一个(+)-分子的关系,虽然相同于一个(-)-分子对另一个(-)-分子之间的关系,但是(+)—分子和(-)—分子之间的关系却不相同,于是产生了以下的三种存在形式:(1)外消旋混合物:当各个对映体的分子在晶体中,对其相同种类的分子具有较大的亲合力时,右旋体和左旋体的分子则分别形成在外型上不同的两种晶体而混合在一起。

这就是所谓的“外消旋混合物”。

由于外消旋混合物是(+)一型晶体和(-)一型晶体的混合物,所以它的性质在许多方面都与纯态的对映体相似。

然而,外消旋体的熔点组成曲线却体现出所有典型混合物的特点,最熟知的外消旋体混合物的例子是在低于27℃下,从水中结晶出来的(±)一酒石酸铵钠盐。

(2)外消旋化合物当右旋体分子与左旋体分子之间比相同种类分子间具有较大的亲合力时,构型相反的两个分子结合成对地出现在晶格中每个位置上,只有一种晶体。

这种晶态的分子化合物称为“外消旋化合物”。

外消旋化合物的大部分物理性质都不同于其纯态的对映体,例如其熔点曲线有两种情况,高熔点分子化合物有酒石酸,低熔点分子化合物有乳酸等。

(3)外消旋固体溶液在某些情况下,当一个外消旋体中两种分子的三种结合力相差很小时,则两种分子混合在一起成晶,形成固体溶液,这种固体溶液叫做外消旋固体溶液。

这种情况相当于溶液或熔化状态的分布,其分子的排列是混乱的。

这种晶体与其纯态的对映体在很多方面的性质都是相同的。

例如,熔点及熔解度是相同或相差甚微。

2.外消旋体拆分外消旋体的拆分,又叫拆解。

就是将一个外消旋体所包含的两个对映体用适当的方法彼此分开,使成为纯净的左、右旋体。

(1)直接结晶法利用外消旋体具有形成聚集体的性质,直接从溶液中结晶析出A.自发结晶拆分:外消旋体在结晶过程中,自发形成各自的对映体,再采用人工的方法将两个对映体分开;B.优先结晶拆分:在过饱和的外消旋体溶液中加入其中一种对映体的晶种,使与该对映体相同的对映体从溶液中结晶出来;C.逆向结晶拆分:优先结晶法中,加入不溶物即晶种形成晶核,加快或促进与之晶型或立体构型相同的对映异构体结晶的生长D.外消旋体的不对称转化和结晶拆分:在外消旋体的拆分过程中,将另一种对映体外消旋化转化成所需要的(2)生成非对映异构体法利用外消旋体的化学性质使其与某一光学活性试剂(拆分剂)作用以生成两种非对应异构体的盐,然后利用其溶解度的差异,将其分离,最后脱去拆分剂便可得到一对对应异构体分剂所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1. 拆分剂和被拆分的物质的化合物必须容易形成,且又容易被分解成原来的组分2. 所形成的非对映立体异构体,至少二者之一必须能形成好的晶体,并且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在溶解度上有可观的差别。

3. 拆分剂应尽量达到旋光纯态4. 拆分剂必须是廉价的或容易制备的,或在拆分完成之后,能够容易地和接近于定量地回收(4)色谱分离法的拆分采用手性试剂,如淀粉、蔗糖粉或石英粉等作为柱色谱的吸附剂,利用外消旋体的对映体分别同固定相作用,形成暂时的非对映关系的配合物,根据其稳定性的不同(即对映体在手性固定相上吸附程度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洗脱剂将其分别洗脱达到分离的目的。

A. 柱色谱拆分法:非对称的吸附剂与一个被拆分的外消旋体中的-(+)-分子和-(-)-分子,分别地形成存在稳定性差别的、具有非对映立体异构关系的两种吸附物,其中之一被吸附得比较牢固,而另一个比较松弛,因此在洗提得过程中,后者比较容易通过吸附剂柱而先被洗脱,于是可以达到拆分外消旋体的目的。

B. 配位竞争拆分法:使含旋光性氨基酸残基的非对称离子交换树脂(固定的配位体)与或离子配位,即生成所谓的“配位体交换树脂”。

这种配位体交换树脂的固定配位体可以部分地和有倾向地与D-或L-α氨基酸(活动的配位体)发生配位体交换作用,于是可以用来拆分DL-α-氨基酸。

C. 纸色谱拆分法:纤维素具有手性的结构,因此纸色谱分离法也可以被用于外消旋体的拆分。

D. 气相色谱拆分法:气相色谱拆分法和普通的柱色谱拆分法在基本原理上没有大的差别,它们的不同主要是:在气相色谱法中,用气体(氢气、氦气等)作为携带体,进行气化的被拆分物的扩散和洗脱,而在一般的色谱法中,用液体(各种溶剂)作为被拆分物的携带体。

手性拆分目前仍急需解决的难题A.手性柱分离外消旋体时,其放大后遇到分离不完全;B.制备大规模的手性分离柱费用昂贵;C.手性柱的处理量较小;(4)生物酶拆分法利用酶对光学异构体的选择性的酶解作用,促使外消旋体中一个光学异构体优先分解,另一个难以分解的对应异构体则被保留,进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其特点是专一性强,条件温和,得到的产品纯度高(5)动力学拆分法利用外加手性试剂与外消旋体的反应速率的差异,从而达到外消旋体的分离方法三、不对称合成通过试剂与分子中的一个前手征性基团(即非手性分子)作用,变为手征性中心时能得到不等量的立体异构体产物。

不对称合成的基本类型有:A、非手征性试剂和手征性反应物的反应B、手征性试剂和非手征性反应物的反应C、非手征性反应物在手征性催化剂影响下的反应1、非手征性试剂和手征性反应物的反应在前手征基团近邻预先有一个手征中心,从而使分子的这部分具有一个对称面时,则试剂优先从位阻较小的一边进攻,结果形成两个立体异构体的量就不相等。

例如,非手征性α-酮酸先与光活性的醇进行酯化反应:此中间体与格氏试剂或Na-Hg齐反应而得到不等量的非对映异构体α-羟基酯,水解除去导入的光活性醇,就得到不等量的对映体α-醇酸。

2、手征性试剂与非手征性反应物的反应手征性试剂或催化与非手征性反应物之间同样也是形成非对映异构体的过渡态,而进行不对称合成。

硼烷(BH3)的两个氢原子被两个手征性分子取代,即得手征性硼烷试剂:这个P*BH与烯烃加成,然后用H2O2氧化,可以得到光活性丁醇-2,光收率高达70%—90% .第三节紫杉醇的合成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天然抗肿瘤药物,其化学名为5β,20-环氧-1,2α,4,7β,10β,13α-六羟基紫杉醇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 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 分子式:C47H51NO14 ; 分子量:853.89一、理化性质针状结晶(甲醇-水),熔点:213℃-216℃(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