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间艺术

中国民间艺术

图,剪纸的创作者常常将不同 时间、不同空间中所观察到 的事物特征综合呈现在二维
空间中,并且遵照互不遮挡的 方法,表现出事物的完整结构。
阴阳结合剪法
皮影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 表演、雕刻、绘画等多种艺术形 式的综合艺术,北宋时已有文字 记载,流行于陕西山西、河北、 河南、山东、甘肃、四川、湖北 等20多个省份,并远播至印度、 泰国、缅甸、日本、法国等国家。 1781年,德国文学大师歌德曾用 中国的皮影戏庆祝自己的生日, 西方电影史学者将皮影称为“电 影的先驱”。人们将牛、驴等动 物皮经过去毛、除脂,晾晒等一 系列复杂的处理,形成半透明的 皮质,再进行雕镂、彩绘,最终形 成戏曲的人物和布景。在表演时 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 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 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 器和弦乐,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2 0 11 年 , 中 国 皮 影 被 联 合 国 教 科 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 文化瑰宝。
思考
1、民间美术与民俗美 术又什么关系? 2、民间美术的造型与 传统文人美术、宫廷美 术以及当代美术作品之 间的区别? 3、想想自己家乡有什 么民间美术品种,它有 什么艺术特色?
谢谢观看
阴剪法
西游记人物(剪纸) 12厘米*16厘米 广东
阳剪法
鸡吃鱼(剪纸)28厘米*39厘米 高金爱 陕西安塞 中国美术馆藏
剪纸这种镂空艺术,大量运用 阴剪、阳剪以及阴阳结合剪
法,体现了“有无相生、虚实 相成”的传统哲学观念剪纸 的造型不是对事物的单纯模
仿,而是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 的体察和对生命的感知,以高 度概括、抽象、变形的手法 重构一个属于作者内心的造 型。为了全面地表现创作意
民间美术的特点:
2
生活化的艺术
民间美术不以审美功能 为终极价值追求。民间 美术既有美术的一般属 性和意义,又有独特的存 在方式和表现形式它们 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 生活之中,与人们的衣食 住行紧密关联,保持着实 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从众多的民间美术作品 来看,无论是服装鞋帽、 席枕屏帘、碗盏杯盘还 是玩具、灯彩,无不是为 了满足民众生活的需要 而创造的。
泥塑
泥塑,是中国传统雕塑的 重要组成部分。据考古现, 早在5000年前的原始社 会初期就已出现了规模化 的塑制作行为。经过长期 的发展,各具特色的泥塑 艺术产及全国。除了著名 的无锡惠山泥塑、天津泥 人张彩塑之外东大吴、陕 西风翔、河南淮阳、山东 高密以及北京等地型均享 有盛誉。
大阿福 (泥塑) [清代] 江苏无锡
第九课美在人间 ——中国民间美术
思考
剪纸
皮 影
刺 绣
年画
泥塑
美术从历史上看是相对于宫廷 美术文人美术而言的,从现代 来看,民间美术是相对专业美 术而言的,他的创造着基本上 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
01 大众的艺术 02 生活化的艺术 03 民俗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04 民间信仰的造型载体
1
大众的艺术
探究与发现:仕女娃娃是中国百姓最喜爱的年画题材之一。
请仔细观察画面,思考这样的画面缘何能带给人喜庆愉悦之感?是 古祥的图案,还是憨态可掏的娃娃造型?请与清代人物画进行比较, 从作品的题材、色彩、构图以及人物造型等方面加以分析。
福山吉庆(年画)67厘米*1125厘米[清代] 天津杨柳青 中国美术馆藏
4
民间信仰的造型载体
中国民间美术发端于史 前时代。出于对未知自 然的敬畏心理,先民们 的“万物有灵”观念逐 渐产生。随着社会的发 展和文明的进步,包含 原始宗教和神话的民族 艺术作为民族精神的结 晶,在民间文化中世代 相传,始终起着“守护 神”的作用。
对大自然的崇敬
对祖先的感怀
对神明的敬畏 对生命的礼赞
3
民俗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密 不可分、相辅相成。许 多民间美术品类都是伴 随着民俗活动而产生发 展的,例如春节的年画、 元宵节的灯彩,结婚时 的喜字、祝寿时的花馍 等。一方面,纷繁的民 俗活动为民间美术的创 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 原动力;另一方面,民间 美术又充实了民俗活动 的内容和活动情景。
古州窑茶盏 [宋代]
探究与发展:从古至今,剪纸被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国现存最早的剪纸,出土于新疆北朝时期墓葬群,是用于祭祀。唐代, 人们将剪纸应用于妇女的发饰。宋代,人们将剪纸装饰在吉州客的瓷器 上。明清以来,剪纸被广泛应用于窗花刺绣底样以及婚庆装饰等。在现 代生活中,剪纸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民间美术的分类
剪纸

民间绘画

印染

刺绣
造 型
年画
织锦
民间美术的分类

风筝


灯彩


玩偶、木偶
皮影
民间美术的分类
民间陶瓷

石雕


泥塑
造 型
木雕
面塑
年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农历新年张贴年画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习俗。 汉代已经出现在桃木板上手绘的武士门神。 然而,作为木版印刷的年画,其起源当在木版 印刷术发明之后。宋代雕版印刷术的空前发 展与繁荣,为木版年画的兴起与普及创造了有 利条件,也使当时的京城开封成了中国年画的 源头。明清两代是木版年画的赫盛时期,年画 作坊遍及全国,形成了如天津杨柳青、江苏苏 州桃花坞、河北武强、山东杨家埠、陕西风 翔、山西临汾河南朱仙镇以及四川绵竹、湖 南滩头,福建漳州、广东佛山等众多年画产区。 年画的题材十分广泛,无论是借古喻今、教 育后世的文史故事,还是展现世俗生活的现实 场景,抑或是山水花鸟、才子佳人、神佛造像 皆能人画。它们就像一部部反映民间生活的 百科全书,内容丰富,积极乐观且富有情趣。
剪纸
剪纸,是一种将纸张等轻薄之 物以剪、刻等方式制作成具 有镂空效果的民间美术形式。 它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品类 繁多,内涵丰富,而且材料易 得,操作简便,既饶有情趣又 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因此全 国各地基本都能见到剪纸的 踪迹,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从总体风格上讲,我国北方地 区的剪纸大多质朴浑厚,南方 剪纸则玲珑剔透、清秀雅致。
刺绣
刺绣,是我国劳动妇女的一项 传统技艺,在我国历史悠久。 据《尚书》记载,在4000多年 前的章服制度中就已有了“衣 画而裳绣”的规定。长期以来, 劳动妇女用灵巧的双手飞针走 线,在服装、鞋帽、枕头、门 帘、钱包、香袋上,按自己的 审美意趣绣上各种纹样,既加 固了织物,又装饰美化了生活。
民间刺绣分布广泛,各地区的 刺绣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貌。 例如山西,河南等地刺绣多以 衣,帽、云肩肚兜、荷包等饰 物见长,造型古朴,针法细腻;广 东一带刺绣擅长用金线与垫绣 结合的方式,绣品富丽大气。 我国少数族妇女大都擅长刺绣。 苗族、侗族、布依族、瑶族. 土族等族的刺绣工艺都十分精 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