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建设内容与措施探索
发表时间:2020-03-20T11:06:52.474Z 来源:《教育学》2020年4月总第211期作者:周成龙
[导读] 制定学前教育专业理事会章程,依靠行政引导,依托学前教育行业、产业合作单位,在专业理事会的指导下,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湖北省仙桃职业学院教育学院湖北仙桃433000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和学前教育方向,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以专业能力发展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理事会的指导协调作用;健全“政园校”三方联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管理、合作发展的办学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循岗导教、学训驱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校企合作机制为突破口,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课程体系与教材的创新和教学改革力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探索建立“校中园”、“园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
进多元评价机制,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的服务能力。
一、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1.完善“政园校”三方联动校企合作机制。
制定学前教育专业理事会章程,依靠行政引导,依托学前教育行业、产业合作单位,在专业理事会的指导下,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不断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委员会相关职责权利及义务,明确课程负责人与行业专家共同建设课程的责任和目标,制定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制度,专任教师到一线锻炼制度,形成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良性机制。
制定学生实习实训考核细则及毕业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管理、合作发展,为社会输送符合学前教育岗位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政府教育部门的主导下,试点幼教集团的深度合作,开展在国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导下的新一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合作开发幼儿园教师培训教材;以中国学前研究会十二五课题《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体系研究》合作研究为切入点,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与幼教集团合作,联合开办“校中园”一所。
2.深化“政园校”三方联动运行机制。
完善政园校三方合作任职考核评价制度。
实施双专业带头人制度,通过聘任优秀幼儿园园长到学前教育专业任职,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机制的运行效率,提高校企合作的紧密度。
完善校企利益双向共赢机制。
在专业理事会的统筹下,整合学校、行业、幼儿园的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学校为行业培养符合幼儿教育专业用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幼儿园提供各类师资培训,向幼儿园定向输送毕业生;幼儿园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接受挂职锻炼教师学习实践;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环境,并安排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承担一定量的实践教学任务。
开展教学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和制定、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双方共建实训基地、安排就业岗位。
完善激励机制。
继续执行行业兼职教师的选聘制度,完善对在推进合作中作出贡献的幼儿园负责人、教师进行奖励的制度。
完善评价机制。
对专任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兼职教师的评价,充分考虑学生的技能学习效果、教师教与学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教师的额外付出程度。
进一步完善政园校合作的领导保障机制、队伍保障机制、经费投入机制及考核评估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等专业教学改革
1.适应区域产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原有的“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融入“循岗导教”,形成“循岗导教、学训驱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一年的时间到幼儿园顶岗实习,切实形成学生与岗位的零对接。
为保证两段实习效果,我们完善校内实习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制定《学生两段实习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学生两段实习联系制度、在顶岗实习前进行安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
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监控,将理论教学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以制度建设保证顶岗实习的效果。
增强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专业教学能力和社会能力及就业与创新能力。
2.开展系统培养研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市场调研,根据高职教育突出实践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的特点,结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重视岗位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专业理事会的统筹下,制定有行业专家、企业骨干、学院三方参与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知识、技能、专业素养并举,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相结合的合理的课程结构。
三、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系统培养研究
1.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载体,综合考虑行业就业需要、生源特点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2012级开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制与修订时,采取两套方案。
一是针对中职幼教专业及有艺体特长生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职业道德、综合素质与教育观念的提升,注重中高职教育的延续性;二是针对普通高中生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优化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使学生既有一技之长,又能全面发展。
2.加强与仙桃市理工中专学校和第三技校幼教专业的合作,开展中职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衔接研究,探索系统培养的衔接办法。
3.注重在实践中学、实践中发展。
加强与区域行业的紧密联系,关注中高职毕业生在职继续职业教育的需求,提供条件,与行业一起合作,交替培养,打造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的“双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