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233例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233例

入消化内科进一步治疗。

3讨论
GERD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对于GERD引起的咽喉部表现,耳鼻咽喉科医生又称其为咽喉反流病。

咽部异物感病因复杂,GERD是常见病因之一,本组病例均行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炎者16例,说明耳鼻咽喉科此类首诊病例较多,多为内镜阴性的GERD或称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2]。

披裂慢性水肿是本病喉部检查的重要表现,但非特征性表现,须排除喉部及食管占位性病变,耳鼻咽喉科医生应该掌握GERD的诊疗方法,避免误诊。

对疑似病例可予以PPI试验性治疗,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

此类患者咽部均有慢性炎症表现,诊断上易单纯考虑咽部慢性炎症,忽视基础病GERD的存在,按慢性咽炎治疗,加重反流症状。

参考文献:
[1]钱家鸣.胃食管反流病[M]//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2-
375.
[2]陈坚,徐三荣.胃食管反流病[M]//陈灏珠,林果为,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62-1966.
[3]张艳红,杜友红,陈鲜芳,等.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反流性咽喉炎76例[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
科杂志,2010,16(4):285-286.
(修回日期:2011-08-16)
作者简介:王晓萍,女,主治医师。

通讯作者:王晓萍,Email:wxp0232@163.com.·经验交流·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233例
王晓萍,李继红,周卫东
(无锡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无锡214023)
关键词: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65.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1520(2011)06-0464-02
腺样体是儿童期重要的免疫器官,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

腺样体肥大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部分成年人也可以发病。

肥大的腺样体不同程度地阻塞后鼻孔和压迫咽鼓管,常引起耳、鼻、咽、喉和下呼吸道的多种症状[1]。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关系密切,腺样体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规手术。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应用及手术器械的发展,应用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肥大腺样体的手术,也逐渐取代传统的刮除手术。

现回顾性分析无锡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自2007年12月 2011年1月应用鼻内镜直视下联合鼻腔电动切割系统行腺样体切除术233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 2011年1月,我科行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患者233例,男184例,女49例;年龄2 30岁,平均5.9岁,病史3个月至20余年。

临床表现为睡眠时张口呼吸、打鼾、鼻塞、多涕、鼻咽部异物感、耳鸣、听力减退、腺样体面容等。

其中伴有鼻窦炎者11例,伴有分泌性中耳炎者20例(32耳),合并扁桃体肥大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第17卷
182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咽侧位片或鼻咽部CT检查,按照参考文献[2]关于鼻咽侧位X线片的标准,诊断为腺样体肥大。

1.2手术方法
常规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

放置Da-vis开口器暴露口咽部,以导尿管沿鼻腔自口咽部牵出,拉起软腭充分暴露鼻咽部,应用70ʎ鼻内镜,高亮度冷光源及摄录系统,在监视器下应用电动切割器进行腺样体吸切手术。

用切割吸引器将肥大的腺样体全部切除,使后鼻孔、鼻咽部通畅,受压迫的咽鼓管口展开,腺样体完全切除后,用干纱条压迫鼻咽部创面约5min,明确止血后抽出。

182例患者合并扁桃体Ⅱʎ Ⅲʎ肿大[3],同期行扁桃体挤切术。

20例(32耳)合并分泌性中耳炎者,在鼻内镜下行鼓膜穿刺,其中22耳抽出约0.1 0.4ml的液体,行鼓膜置管术;其余10耳穿刺时未抽出明显分泌物。

鼻内镜直视下合并鼻窦炎者,均未行鼻窦手术。

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2周,鼻腔局部应用氟替卡松鼻喷剂6 8周。

2结果
233例患者均选择经口入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所有患者均一次治愈,术后无继发出血,均无腺样体残留及咽鼓管、软腭损伤。

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鼻咽部黏膜光滑仅局部有轻度瘢痕。

所有患者张口呼吸、打鼾症状消失,听力恢复正常。

合并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者,经药物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重视,腺样体肥大患儿的就诊率正逐渐增加。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引起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

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不能在直视下进行,完全依靠手术者的经验和感觉,有腺样体残留及损伤咽鼓管的危险。

近年来,随着微型电动切割系统在内镜鼻窦外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为腺样体完全切除提供了理想的手术器械[4]。

由于该器械能边吸血边切除组织,电动钻头切割时可与钻身同一方向,切割刀片向侧方开启,分层推进,连续切割,术野清晰,对鼻咽侧壁、咽鼓管口周围肥大的腺样体亦能切除干净,而不至于损伤正常组织,伤面整齐光滑,手术操作简单准确,避免了咽鼓管口的损伤和腺样体残留。

在国内推荐的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指南中[5],腺样体切除配合药物治疗儿童(特别是10岁以下)慢性鼻窦炎,可获得理想的疗效,可以避免鼻内镜下的鼻窦手术。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也证实,11例腺样体肥大伴鼻窦炎患者及20例(32耳)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鼻内镜下微型电动切割系统切除腺样体后,再辅以药物治疗,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基本治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国内不少学者也进行了同样的手术[6-7],均取得较好疗效。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野清洗,切除准确,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王雪梅,何晓松,柳友华,等.儿童腺样体肥大110例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6):
6.
[2]邹明舜.儿童增殖腺-鼻咽腔比率测定的临床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3):190-192.[3]郑中立,主编.耳鼻咽喉科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97.
[4]Murray N,Fitzpatrick P,Guarisco JL.Powered partial ade-noidecto-my[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2,128(4):792-796.
[5]许庚,李源.儿童慢性鼻窦性手术治疗的思考与临床指引[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4):
242.
[6]李琴,周再群,李湘胜,等.鼻内镜下吸切割器行小儿腺样体切除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
科杂志,2007,13(1):58-59.
[7]袁晓辉,薛艳峰,聂珍珠,等.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42例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
杂志,2008,14(1):55-57.
(修回日期:2011-11-07)
杨军,等:以咽部异物感为主诉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第6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