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机构的结构分析
B 4
1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基本步骤: 1、清楚真实机械的运动,确定构件数目。 2、确定运动副的种类和数目。 3、选择恰当的视图方向和原动件位置。 4、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 绘出机构运动简图。
实际长度(m) l 图上长度(mm)
5、不动构件画上阴影线,已知运动构件画上箭头。
§1.1运动副
未组成高副之前,自由度为3 组成高副之后,自由度为2 高副提供了1个约束,保留2个自由度。
§1.1运动副
Question:高副提供了哪个方向的约束? 两构件一旦接触,沿接触处公法线方向动的自由度 即被约束。
§1.1运动副
Tip:平面运动副提供约束的情况
§1.1运动副
移动副:活塞与气缸体
转动副:曲轴与连杆; 连杆与活塞; 轴与壳体。
高副:齿轮与齿轮; 凸轮与顶杆
§1.1运动副
转动副:连杆与游梁; 游梁与支架; 曲柄与连杆; 支架与曲柄。
§1.1运动副
空间运动副 构件1自由度为6 球面副提供3个约束 剩下3个自由度
提供了3个约束, Ⅲ级副
球面副spherical joint
§1.1运动副
原动件数目大于机构自由度时,从动件无法运动。
§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DOF of planar mechanism
Question: 原动件数目与机构自由度相等,机构就具有确定的运动 呢?
n=4
PL =6 PH =0
F=3n—2 PL—PH =3*4—2 *6—0 =0 自由度为0时,机构无法运动。
PL =4 PH =0
F=3n—2 PL—PH =3*3—2 *4—0 =1 自由度与原动件数目相等,具有确定的运动。
§ 1.4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多了一个构件CD,带入了3个自由度, 带入了两个转动副,带入了4个约束。 虚约束:重复而对机构的运动不起限制作用的约束。
§ 1.4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平面
3个自由度:x轴移动 y轴移动
平面内转动
空间
6个自由度:x轴移动、转动
y轴移动、转动
z轴移动、转动
§1.1运动副
§1.1 运动副 运动副kinematic pairs: 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并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 运动副元素:参加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表面, 面、线、点 1、低副lower pairs: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 A、转动副revolving joint 、铰链: 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只能在一个平面内相对转动。 B、移动副translating joint : 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只能在一个平面内相对移动。
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echanism
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echanism
主要内容:平面机构
1、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 2、掌握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构件的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 of link: 相对于参考系,构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
必定与原机械具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特性。
机构示意图schematic diagram of mechanism
怎么画? 构件的表达方式、运动副的表达方式。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一、部分运动副和构件的表示方法
binary link
两副元素构件
ternary link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1、轨迹重合问题
§ 1.4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2、轴线重合或导路平行 两构件 移动副 导路平行 一个移动副
§ 1.4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两构件 转动副 轴线重合 一个转动副1
§ 1.4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两构件 高副
接触点公法线重合
一个高副
§ 1.4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 两构件 高副
二、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游梁 3 D C
B
A
2 连杆
4
抽油机
机架
1 曲柄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3 D C
1和 4 1和 2 2和 3 3和 4
A B C D
转动副 转动副 转动副 转动副
B
A
2
4
抽油机
1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基本步骤: 1、清楚真实机械的运动,确定构件数目。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F=3n—2 PL—PH—F′ =3*3—2 *3—1 — 1 =1
§ 1.4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2、将滚子与构件焊成一体
n=2
PL =2 PH =1
F=3n—2 PL—PH =3*2—2 *2—1 =1
§ 1.4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三、虚约束redundant constraint n=3
构件1自由度为6 螺旋副提供了5个约束 剩下1个自由度 提供了5个约束,Ⅴ级副
螺旋副helical joint
§1.1运动副
肘关节 elbow joint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为什么? 机构结构学、运动学、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的需要。 什么是? 抛开构件外形和运动副结构,一定比例确定运动副位 置,简单线条和符号表示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化 图形。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二、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课堂练习:活塞泵1 5个构件 1绕A转动 2平面运动 3绕D转动 4往复移动 5固定不动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1和 5 1和 2 2和 3 3和 5 3和 4 4和 5
A B C D E EF
转动副 转动副 转动副 转动副 高副 移动副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echanism
结构分析目的:
1、研究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根据结构特点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
平面机构planar mechanism:所有构件都在相互平行 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 空间机构spatial mechanism:至少一个构件不在相互 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
抽油机自由度 n=3
PL =4
PH =0
F=3n—2 PL—PH =3*3—2 *4—0 =1
机构自由度与原动件数目相等。
§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DOF of planar mechanism
活塞泵自由度 n=4
PL =5
PH =1
F=3n—2 PL—PH =3*4—2 *5—1 =1
机构自由度与原动件数目相等。
Question: 如果不相等,会怎样呢?1 n=4 PL =5 PH =0
F=3n—2 PL—PH =3*4—2 *5—0 =2 原动件数目小于机构自由度时,
从动件运动的不确定性。
§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DOF of planar mechanism
n=3
PL =4 PH =0
F=3n—2 PL—PH =3*3—2 *4—0 =1
§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DOF of planar mechanism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1、F>0,表示机构可以运动; 2、F等于原动件数目,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n=4
PL =6 PH =0 F=3n—2 PL—PH =3*4—2 *6—0 =0 理论计算:自由度为0,机构不能运动。 工程实际:可以运动。
§ 1.4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n=3
PL =3 PH =1 F=3n—2 PL—PH =3*3—2 *3—1 =2
理论计算:两个原动件。 工程实际:一个原动件。
§ 1.4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事项
二、局部自由度 local ( redundant ) degree of freedom 与输出构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 1、减去局部自由度 n=3 PL =3 PH =1 F′=1
第1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echanism
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echanism
Question1:什么是机构运动简图?怎样画出与实际 机械一致的机构运动简图? 即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
Question2:在什么条件下,机构的各构件间具有确定的 相对运动? 即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机构中共有k个构件 活动构件数目n=k-1,自由度数目3n 低副数目PL个,约束数目2 PL个 高副数目PH个,约束数目1 PH个 机构自由度等于活动构件的总自由度减去运动副 带来的总约束。 F=3n—2 PL—PH 公式表明:机构自由度与活动构件数目以及运动副 性质和数量有关。
§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DOF of planar mechanism
活塞泵的机构运动简图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三、机构的组成 1、固定构件:机架 fixed link 2、原动件 driving link 输入构件 input link
从动件 原动件
3、从动件 driven link: 输出构件 output link
机架
§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DOF of planar mechanism 什么是? 相对于机架,机构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 构件: 提供自由度 1个 1个低副 1个高副 3个自由度 2个约束 1个约束
3 局部自由度
复合铰链2
§ 1.4 计算自由度时的注意束 1 6
虚约束
n=6 PL =7 PH =2 F=3n—2 PL—PH =3*6—2 *7—2 =2
第一章需掌握内容: 1、运动副概念,工程实例。 2、看懂并正确绘制实际机械的机构运动简图。 3、正确进行机构自由度计算,并清楚指出 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4、清楚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作业: 1.1 1.3 (a)(b) 1.4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