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

4、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性
煤层沼气含量一般在2.07ml/g以下,随着煤层埋藏深度加大沼气含量增加,3号煤层属低沼气煤层。
煤尘无爆炸危险,无井下煤层自燃现象。
5、水文地质
全井田为单斜构造,轻微波浪起伏,断裂较少各含水层间有良好的泥岩、粉砂岩存在,因此地下水无水力联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井下开采系统无大的水患威胁。本矿井开采后涌水量不大。昼夜采煤亿吨涌水量在0.5——1.0m3之间。
3、工作面长度及年推进度15
4、回采工艺17
第六章 井下运输22
1、运输系统和方式22
2、运输设备的选择ﻩ23
第七章 矿井提升ﻩ28
第八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ﻩ32
1、通风系统32
2、风量计算33
3、通风阻力计算及扇风机36
4、预防特殊灾害措施及避灾路线ﻩ39
第九章 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1
第一章 矿区概况基地质特征
M——块段平均煤层厚度
D——容重(t/m3)1.45
附:矿井工业储量分级表
煤层名称
储量级别及数量(万吨)
合计
备注
A
B
C
3
8274.53
12028.07
2042.06
22344.66
合计
8274.53
12028.07
2042.06
22344.66
各种储量百分比
3、可采储量的计算
Zk=(Z-P)C
Zk--矿井可采储量 万吨
1、矿区概述
成庄矿井是山西沁水煤田的一个井田,位于晋东南地区,距晋城市中心20公里。
太焦铁路由矿区东部通过,向南可与京广、陇海等相接,各乡村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
附:交通位置示意图
地方大宗材料(砖、瓦、石、石灰)矿区及其附近县乡均由生产,运距较近。
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沙等材料由铁路运至晋城,再由公路转运矿井。
Z——矿井工业储量 万吨
P——矿井永久性保安煤柱损失
C——采区回收率
煤层名称
工业储量(万吨)
煤柱损失(万吨)
回采率
%
矿井可采煤量(万吨)
境界
断层
合计
3
22344.6
1900.50
77.25
15793.28
合计
22344.66
附:矿井可采储量计算表
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1、矿井工作制度
本矿井实行“三八”工作制。每天两班生产,一班准备。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4小时,矿井设计工作日为300天。
102
附斜井
运材料、设备
520949
+816
570
18
102
中央回风井
通风
517529
+900
260
90
5
2、开采水平布置
运输大巷布置
根据调查了解,晋局现有生产矿井主要运输大巷均布置在三号煤层底板岩石中,距三号煤层20m左右。据矿方反映,由于距煤层太近,巷道压力较大,造成巷道维护困难。故将辅运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下30米的岩层中。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
———————————————————————————————— 作者:
———————————————————————————————— 日期:

目录
第一章矿区概况基地质特征3
1、矿区概述3
2、井田地质特征3
3、煤层埋藏特征4
4、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性ﻩ5
5、水文地质5
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ﻩ6
第二章 井田境界与储量
1、井田边界
北以大阳井田为界
南以四河井田为界
东以长河井田为界
西以三联钻孔连线为界
井田南北走向9.7km,东西宽7.0km,面积67.9km2
2、 地质储量的计算
依据地质精查报告所提供的3号煤层底板登高线储量计算图为准,采用地质均段法。
计算公式:Q=S*M*D
Q——储量(KT)
S——块段平面投影面积
总之,主要建筑材料容易解决,对矿井建设比较有利。
矿井水源,电力充足。
2、 井田地质特征
本区受新华夏构造太行山隆起断裂带,晋东南山之形构造影响。总观全井田构造形态主要为北北东逐渐转为向东向,倾向西北的单斜构造。地质倾角3-15度,一般在10度以内。
总观全区构造简单(附:地质综合柱状图)
3、煤层埋藏特征
备注







均夹Biblioteka 石顶板岩石底板岩石

3.45
3.45
3.1
3.33
1.45
粉砂岩
泥岩
泥岩
粉砂岩
2-8°
煤层分析资料表
煤层
名称
煤层工业分析
胶质层厚
粘结性
备注
水分
%
灰份
%
硫份
%
挥发份

可燃性
挥发份
%
发热量
(大卡/公斤)
磷份
%
X
Y

≤9
≤10
0.36-0.54
6.54-9.46
8000
0.014-0.42
2、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公式T=ZK/A*K
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ZK——矿井可采储量
K——储量备用系数(取1.4)
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年)
T=15793.28/(150*1.4)=75年
第四章 井田开拓
1、井筒位置、形式及数目
开凿三个井筒,主斜井落平标高为+730m,落平后沿煤层做下山至+640水平与南、北翼大巷相连;附井在+640m水平落平,做+640m水平石门与南北翼大巷相连。这种开拓方式有利于井下煤流运输胶带机化。
顶底板岩性:3号煤层顶板一般为砂岩或泥岩,常有薄层炭质泥岩或页岩。伪顶厚0.1米,层理发育、质软,随采随落。直接顶为1-2米厚的深灰色风沙岩,质较坚硬;老顶为灰色中粒砂岩,一般厚8米。底板为深灰色粉砂岩或泥岩,一般厚2米。
附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名 称
煤层厚度(米)
容重
吨/米2
顶底板岩石
煤层倾角
层间距
煤质
井田内均为中等变质的无烟煤,以亮煤、镜煤为主,层理或裂隙发育,燃点于耐热强度均很高。3号煤为低~、低硫煤,易选、灰熔点大于12500C
煤层
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及下二迭统山西组。总厚度116.97~185.15m平均厚141.73m。含煤11层,煤层总厚度7.05m,含煤系数10%。其中可采煤层为3号煤层,可采厚度3.45米。
井口位置设于史村东约200m处,主斜井标高位+824m,附斜井标高为+816m,两井筒相距70m,单水平开采。在+640m水平主石门与大巷相交处北车120m处开一个回风立井。
附:井筒特征表
井峒名称
井峒作用
位置
标高
(米)
长度
(米)
倾角
(度)
方位角
(度)
X
Y
主斜井
运煤、行人
520220
+824
418
13
1、井田边界ﻩ6
2、地质储量的计算ﻩ6
3、可采储量的计算ﻩ7
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8
1、矿井工作制度8
2、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8
第四章井田开拓8
1、井筒位置、形式及数目ﻩ8
2、开采水平布置9
3、盘区尺寸及开采顺序10
4、矿井开拓方式ﻩ11
第五章采煤方法ﻩ13
1、采煤方法的选择13
2、采煤机械选型与配置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