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考试改革与研究本文系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教改项目《电气自动化专业考试与考核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kc06 摘要:如何通过改革传统考试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本文着重从考试的内容、题型、方式、评分、试卷质量分析和信息反馈等方面加以全面的论证。
学校教育中考试的目的是检验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是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措施,是改进教学工作、督促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对教和学都有很强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因此,考试内容和方法一定要服从培养目标的要求。
并指出针对考试环节上学生和老师转变观念的必要性。
关键词:专业能力和素质;考试模式;改革
abstract: how to through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mode,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he quality is worth thinking about.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content of the exam, questions, the way, the score, examination paper quality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feedback such aspects as the overall argument. the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purpose of a test is to test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teaching goal, is the student to the basic knowledge inspection, the basic theories, basic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solution actual problem ability main measures, i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work, to supervise the school education realizing the goal of the important mean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ll have strong guidance and promote the role. therefore, the content and method must obey the demand that develops a targe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xam link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of the necessity of change the idea.
keyword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quality;exam mode; reform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温家宝总理与国内6所重点大学校长与教育专家的会议上就谈到
大学应重新审视对人才的评价标准。
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宜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还要看其是否具有迅速学习并掌握新知识的本领和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在专门对重庆市20多家企业所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发现,企业对应届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
当然,这需要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环节进行多方位的调整,其中考试模式的调整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1 传统机电气自动化专业考试上存在的弊端
1.1 课程考试仍然是一次性期末闭卷笔试占据着主导地位,考试方式采用学期末闭卷笔试的方式结课。
过分偏重于考核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忽略了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考
核。
1.2 试卷内容还是重理论要点,轻实际操作
就现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考试内容,特别是专业课的命题内容看来,仍然偏重于知识记忆,计算。
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考核严重不足。
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学生“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学习状况的真实写照。
这不仅与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相矛盾,而且使学生在接触实际问题时感到模棱两可。
1.3 平时成绩比重偏低,给分随意
平时成绩往往包括考勤成绩、课堂表现成绩、作业成绩等。
很多同学往往抓住老师“心软”的心理,只要最后突击考试通过,老师不会难为学生。
而老师们往往也认为,平时成绩只不过是平衡卷面成绩的工具,很少有老师认真的按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加权取值,非常随意。
1.4 客观性试题比重过大
从考试题型看,大多是只有唯一答案的填空、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客观题型,综合分析等考核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观题型较少。
这样做的结果是强化了学生死记硬背的习惯,弱化了创新思维的意识和能力,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接受新知识、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意识和能力,用一张试卷是无法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的;
1.5 考试内容合理性有待提高
目前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考核内容更多地偏重于对概念、原则、公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考核,完全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再认与重现。
这只能有效地监测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却无法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运用程度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极不利于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1.6 试卷答案过于呆板
每次考试教师所给出的标准答案,虽然将每个知识点得分都能细化,但是,并不是所有课程的答案都只有唯一答案。
这种考题方式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被固化,形成定势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对也考试失去积极性,往往消极应对。
1.7 对试卷质量分析和信息反馈环节不够重视
对试卷的分析往往通过分数来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能分析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
对试卷的质量的分析仅仅从知识点的含概量进行分析,没有分析出其它能力的激发和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
2 电气自动化专业考试内容的改革
基本于上面的分析考试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否则,将严重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制约教育改革的进行。
在考试内容上,既要有考核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试题,也要有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试题,并尽量加大后者的比例。
具体到每一门课程,虽然课程性质和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可以归纳为认知性试题(20%)、理解性试题(30%)、应用性试题(40%)和综合提高性试题(10%)
四大类。
以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机械工程控制基础》为例,作为讲述自动控制理论的课程,表面上看,书本上的内容都是纯理论的。
但是教师在命题时,纯理论的内容所占比重却应该不多。
比如,“给出一个水位控制系统来分析这个系统的性能指标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这道分析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于控制理论分析方法的
理解与运用,显然要比简答题“简述控制制系统稳,准,快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更胜一筹。
更能激发学生对的工程技术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