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础教案4-1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会计基础教案4-1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第 8次课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步骤1、组织教学:(1分钟)1、师生互相问好2、考勤。

步骤2、回忆上次课的内容,并进行提问,学生回答。

(5分钟)上一章中大家学习了账户与复式记账法,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那么现在就来问问大家第二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会计的六要素是什么?会计的恒等式是?什么是平行登记?平行登记的规则是什么?什么是复式记账?什么是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是?步骤3、教师总结,引出本节课内容。

(5分钟)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规定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类。

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三个要素构成了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利润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利润表。

会计恒等式是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并且无论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

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根据同一会计凭证,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总括登记,又要在有关明细账中进行明细登记的方法叫作平行登记;平行登记规则可以概括为同期、同方向、同金额。

复式记账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是指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称为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导言:在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企业会根据本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情况和管理上的要求,相应设置不同的账户,并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提供信息。

引出:意大利的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于1494年出版了《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系统介绍了复式记账法,并开始了近代会计的历史。

歌德曾给予复式记账法高度评价,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种记账法在经济生活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

由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比较复杂,经济活动比较频繁,其会计业务具有代表性。

因此,本章我们学习复式记账的运用主要以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为例来说明的。

步骤4:知识讲授: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与主要经济业务(35分钟)在介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之前,先让学生思考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可采用引导式提问启发学生(例如就教室内已有的物品问学生该物品经过什么阶段才出现在大家面前?)然后由教师总结。

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与主要经济业务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由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过程组成。

1.供应过程,亦称储备过程,它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生产的准备阶段。

主要经济业务是:材料采购和因材料采购而发生的增值税的核算和货款结算等2.生产过程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产品的形成阶段。

主要经济业务是: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销售过程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第三个阶段。

主要经济业务是:销售产品,以及因产品销售同客户发生的货款结算,依法计算交纳销售税金等。

在这三个过程中,货币资金依次不断改变其形态,称为资金循环,周而复始地不断演变,称为资金的周转。

具体过程如图。

二、工业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讲授前先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任何一个工业性企业,任何一件产品从“无”到“有”,在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这三个具体过程中,资金依次会经历什么样的变化?(可以和第一个问题中学生回答的教室中的某一物品联系起来问学生)教师总结:该部分建议边画循环周转图边讲授工业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图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资金货币储备生产成品货币资金分配投入资金与退出1.供应过程企业的资金形态由货币资金形态转变为储备资金形态;2.生产过程企业的资金形态由储备资金和部分货币资金先转化为生产资金,再转化为成品资金。

3.销售过程企业的资金形态由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

销售过程的完成,标志着一个经营周期的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新一轮经营周期。

随着生产经营活动不间断地进行,其经营资金依次从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直至回复到货币资金,资金形成周而复始地循环和周转。

三、工业企业在供、产、销过程中,需要计算的成本。

1.供应过程需要计算材料的采购成本;2.生产过程需要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3.销售过程需要计算产品的销售成本;步骤5、知识讲授: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27分钟)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企业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

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的方式。

目前我国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投资者投入和向银行、金融机构筹集以及发行债券等。

因此,实收资本业务和借款业务的核算,就构成了资金筹集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一、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的内容1、投资者投入业务2、借款、发行债券业务二、账户(一)、“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类账户1、A、国家资本B、法人资本C、外商资本D、个人资本2、贷方:实际收到的投入资本借方:投入资本的减少额余额:贷方,投入资本的实有数明细:按投资者设置例1:某企业收到A公司货币投资1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实收资本 100000例2:企业收到某单位投入的全新设备一套,价值300000元。

借:固定资产 300000贷:实收资本 300000(二)、“短期借款”——负债类账户1、期限1年以内(包括1年)2、贷方:企业借入的短期借款数(只包括本金,不包括利息)借方:企业归还的短期借款数余额:贷方,企业未归还的数额明细:按借款单位例3:7月1日,某公司向工商银行借入3个月期,年利率为10%的短期借款100000元,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借入款项存入银行。

1)借入: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短期借款 1000002)提利息:借:财务费用 833贷:预提费用 8333)还款:借:短期借款 100000财务费用 834预提费用 1666贷:银行存款 102500(三)、“长期借款”——负债类1、期限在1年以上(不包括1年——2、贷方:借入的各种长期借款(本金及利息)借方:归还的各种长期借款余额:贷方,尚未归还的本金及利息明细:按债权人设一、投入资本的核算(一)账户设置1.“实收资本”账户“实收资本”账户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

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实收资本”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实收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股份公司为“股本”)。

该账户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其贷方登记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数,借方登记企业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的注册资本数,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实有的资本(或股本)数额。

该账户按投资者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企业收到的所有者的投资都应按实际投资数额入账。

其中,以货币资金投资的,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作为投资者的投资入账;以实物形态投资的,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入账(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除外)。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和收益、所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不得直接增减投入资本。

2.“资本公积”账户投资者投入的所认缴的资本金称为投入资本,在股份有限公司称为股本。

投资者投入的超过其所认缴的资本金的数额,不能计入投入资本或股本,而只能作为资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

如溢价发行股票,应当按股票面值作为股本入账,而溢价款则作为资本公积入账。

“资本公积”账户用来核算企业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及其结余情况。

该账户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其贷方登记资本公积的增加,借方登记资本公积的减少,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资本公积实有的数额。

该账户按资本公积的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二)核算举例例1:企业收到银行收账通知,大连万达电机厂投资款2000000元已收款入账。

该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资产要素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发生变化。

一方面,使企业资产要素中的银行存款项目增加了2000000元,应借记“银行存款”账户;另一方面,使企业所有者权益要素中的投资者投入资本项目也增加了2000000元,应贷记“实收资本”账户。

因此,该笔经济业务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2000000贷:实收资本---大连万达电机厂 2000000例2:企业收到吉利公司投入的一套全新设备,价值2000000元。

该笔经济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使企业资产要素中的固定资产项目增加了2000000元,应借记“固定资产”账户;另一方面,使企业所有者权益要素中的投入资本项目增加了2000000元,应贷记“实收资本”账户。

因此,该笔经济业务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2000000贷:实收资本 2000000例3:海宁股份有限公司经批准增资配股1000万元,向企业法人增配股票600万元,向社会公众增配股票400万元,股票以1:3溢价配售。

8月8日,海宁公司收到社会公众配股款1200万元,存入银行。

该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资产要素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发生变化。

一方面,使企业资产要素中的银行存款项目增加了元,应借记“银行存款”账户;另一方面,使企业所有者权益要素中的股本和资本公积项目分别增加了4000000元和8000000元,应贷记“股本”和“资本公积”账户。

因此,该笔经济业务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股本 4000000资本公积 8000000二、借入资金的核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经常需要向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以补充资金的不足。

企业从银行借入的款项,必须按银行借款规定办理手续,支付利息,到期归还。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借款按归还期限长短不同可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归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借款,长期借款是指归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借款。

(一)账户设置1.“短期借款“账户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

无论借入款项的来源如何,企业均需要向债权人按期偿还借款的本金及利息,并及时、如实反映款项的借入、利息的结算和本息的偿还情况。

为此应设置“短期借款”科目,该账户的贷方登记取得借款的本金数额,借方登记偿还借款的本金数额,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偿还的借款本金数额。

本科目按照债权人的名称设置明细账户,并按借款种类、贷款人和币种进行明细核算。

短期借款利息属筹资费用,应记入“财务费用”科目。

在实际工作中,银行一般于每季度末收取短期借款利息,为此,短期借款利息一般采用月末预提的方式进行核算。

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短期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实际支付利息时,根据已预提利息,借记“应付利息”科目,根据应计利息,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根据应付利息总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短期借款到期偿还本金时,应借记“短期借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