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规划的创新观念研究

土地规划的创新观念研究


土地 利用规划 . 是综合协 调资源供需矛盾 , 统 筹土地利用 结 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 ( 土资发[ 2 0 0 2 1 1 8 9号) 、 《 县( 市) 级土地 构、 布局和区域 协调发展的中长期 空间规划 。空间规 划最 基本 的 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 设措 南( 试行 ) 》 和《 县( 市) 级土地利用规
特征 是地域性 。我 国上轮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采用 的基本模式 为 划数据库标准( 试行 ) 》 的要求 . 本轮规划修 编要在地籍数据库 的基 “ 用地指标 调控 与规 划分区相 结合 ” , 其着重强调的是规划 对用 地 础上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 作 数量 的指标要求 , 而缺乏 空间布局 约束 , 在规划 的分 区方案 中, 对 为修订规划成果 的主要载体 ,使规划修编与规划管理信息 系统建 分 区内部土地利用 的要求过于笼统 , 不 能承担起 有效 的控 制分区 设 同步进行 , 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这是本轮规划修编最突出 、 最严
( 四) 吸 收 公 众 参 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 为国家的宏观规划,其编制应该是各级
用 的思想和理念贯彻进 去, 实现土地生产力 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 , 人民政府的事情, 而不是 匡 I 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部 门规划, 因此, 规划
保证土地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 ,并具有 良好 的经济效益和社 的编制应 由政府 主 导, 各有关部 门、 有关 专家和相关社会群体共同
⑩⑧ ⑩⑩⑥⑩⑥⑥ ) ⑩
口 吴金 瑶


土地规划的新理念
( 二) 系统 工 程 方 法
( 一) 理 性 发展
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 是着 眼于调控宏 观经济运行 和经 济社会
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在规划理念上过分强调对农用地 ,特 别 可 持续发展 的高层次 、 综合性 的规划 土地是经济社 会发展 的基 是耕地的保护 , 没有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促进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 本物质载体 , 是国家最 主要 、 可调控 的资源 , 这一特点决定 了土地 保护生态环境 , 协调社会关系, 贯彻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手段。 利用规划在更高层次 、 更宽领域 发挥作用 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土 新一 轮土地利用 总体 规划应该充分 借鉴 国际上的 “ 理性 发 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的过程是多 目标的统筹协调过程。因此 , 在 展” 理念 , 按照“ 五个统筹 ” 的要求 , 在确定规划指 导思想 、 原则 、 规 规 划过程 中采用 以数学模 型为主要手段 的系统优化方法 就成为 划 目标 、 建 设用 地指标分配时 , 妥善处理好 “ 经济、 社会发展与 资 必 然 . 可以运 用不 同的规划 方法 来解决 , 如线性规划 、 灰色线性规
内部 用 地 的功 能 。
格 的技术要求 , 对提升整 可持续发展理论
这 两个 数据库和规 划管理信息 系统的建设应 当以地 理信息
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既满足 当代人 的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 满 技术 为基础 ,重点普及遥感技术 、 G I S技术 、 G P S 技术等现代化手 足其未来需求能 : J _ J 的发展。 其 中最本质的问题是不损及我们所 依 段, 使土地规 划从野外调查 、 资料搜集 、 信息处理 、 计算模 拟 、 规划 赖 的资源与环境 。而土地是人类赖 以生存 的宝贵资源, 在 正确 的 成 图到监督实施全过程实现信息化 。同时, 基 于土地规划 中需要 管理下, 可以不断更新和利用。 反之, 它会退化 、 耗竭 。 故对土地的 解 决的许多问题 ( 如资源优化配置 、 地 区经 济社会同人 口、 资源 、
目标 、 社会进步 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 目标 的高度协 调统一。
( 二) 空 间规 划 、 可持 续发 展
会 经济 的发展一定会 有很好 的保障作用和促进 作用。
( 三) 应 用地 理 信 .  ̄ - ( 3 s ) 技 术
1 . 空间规划理论
按照 国士资源部 《 国土资源部关 于开 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
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 土地利用规划的 目标无非是建设发达的经 互 系统, 为决 策者对半结构化 问题 进行有效决策 支持 , 提 高决策 济、 健康 的环境 和高质量的生活 . 因此强调人与环境 “ 和谐相处 ”、 的透 明度与决策的科 学性 。
“ 不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 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土 地利用规划的主题 。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把土地可持续利
源保护” 、 “ 人与 自然 和谐发展 ” 等方面 的关系 , 在规划修 编的操作 划 、 模糊线性 规划 、 非线性规 划 、 动态规划 、 参数规划 和多 目标规 过程 中树立全局观念 、 弹性 观念和动态 观念。真正实现经济发展 划 等。 如按这样的思路 , 规划 的适用性 会大大提高 , 规划对地方社
会效益 , 即达到生态合理性 、 经济有效性 和社会 可接受性 。
二、 土地 规 划 创 新 方 法
( 一) 评 价 方 法
参 与, 规 划的主体要 由以政 府各 职能部 门和规划管理部 门为主向 以政府规划部门和社会重要研究机构为主转变。 公众参与不仅是
像 上轮 规划一样为 了提供信息资 料 , 而是要参与规划 目标 、 指标
开发 利用, 要 限制在土地人 口承载力的限度 内, 同时采用人工 生 环 境协调 发展等 ) 具有半结构化 的特点( 即对所需解决 的问题虽
态措施( 包括邻域或更大的区域) , 确保土地持续利用。
有 一定 的了解, 但又难 以精 确把握其 发展演 化的规律 ) , 因此要特
土地是一切社会 、 经济活动的基础和资源 , 同时也是生态系统 别 重视将决策支持系统 ( D S S ) 技术 引入 士地规划 , 通过人 一机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