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华山旅游简易规划

九华山旅游简易规划


(一)区位条件
九华山位于荔城西北部城郊乡和西天尾、常太镇交界处,荔城大道旁。 距市区约10公里处,是莆田北干山脉的主山,与壶公山南北相峙。
(二)自然条件
海拔741.8米。九华山上有远古地壳变迁的遗迹粘蠔石,船
篙石等。据考证,九华山在新生代第三纪地壳上升前,为 海中屿礁,随着屿礁渐隆为高山,粘蠔石就遗存山顶,成 为罕见的地理现象。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莆田南北洋 原为长满蒲草的沼泽地一样,使人联想到更远古时此处于 海天泽国中之情形。境内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 无严寒,夏无酷暑。流经境内的河流主要是延寿溪,境内 还有两个水库----东圳水库和石盘水库。旅游区内种的主 要树种为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杉和一些果树如枇杷、香蕉、 龙眼等。
九华山半山腰有两 个人工小湖
登山途中阔叶林为 天然氧吧,可进行 森林浴 沃柄岭古官道的古 榕树 沿途可看到多种鸟 类活动
CAC独林
CD野生动物栖息 地
CDC鸟类栖息地
D天象与气候
DA光现象
DAA日月星辰观 察地
九华山顶可看日出, 赏月
DB天气与气候现 象
DBB避暑气候地
九华山顶多风,相 对而较高,山顶气 温与山脚有差异在 炎夏是个清暑的好 地方
H人文习俗见下表
评价项 目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赋值 30-22 21-13 12-6 5- 1 25-20 19-13 12-6 5- 1 15-13 12-9 8- 4 3- 1 10-8 7- 5 4- 3
主类 A.地文景观
亚类 AA综合景观旅游地
基本类型 AA垂直自立景观
实物 登山途中植被变化, 由山角常绿阔叶林 →山顶灌木丛 九华山海拔最顶点 的石峰 东圳水库,石盘水 库和延寿溪
AC地质地貌过程 形迹 B水域风光 BA河段
ACA凸峰
BAA风光游憩 河段
BB天然湖与池沼
C生物景观 CA树林 CAA林地
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析与调查评价
一、九华山旅游资源评价
(一)九华山旅游资源总体特色: 1.自然生态资源:
山湖(东圳水库)景观一体,绿色天然氧吧。
2.历史文化资源:
古今兼融,佛道一体,激情红色之旅(沃柄岭 村,苦竹寺),闽中丝绸之路(古官道)
九华山旅游区人文景观特色突出,自然环境
优越。根据旅游资源基本类型释义 的分类系 统,对九华山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 本旅游区旅游资源主要有七个主类,十三个 亚类。 见下表:
第一章 九华山概况
九华山位于荔城西北部城郊乡和西天尾、常太镇交 界处。这里山势高峻,绵延无尽头,风景优美奇特, 是莆田大好河山中又一朵奇葩。 九华山,又名莲花峰、陈岩山、陈仙山。 史书记载,九华山“山峰三迭,如云飞,如 ,山 上的九座山峰,攒矗如青莲花,即如九朵莲花,相 依相连,苍翠欲滴,因此,称为九花(音华)山, 雅称“九华叠翠”。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九华山海拔七百四十一米,雄踞兴化平原西陲,显 得格外挺拔高峻。
(三)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秦末汉初(公元前208年),因陈仙修道之地,而得名 陈岩山(原名霞山)。南宋(1149年)学者郑樵见此 山形九峰攒簇,犹如青莲,奇峰恋秀,松柏苍翠,逐改 称"九华山"。清顺治(1644-1661年在位)年间,林尧 英标景点称"九华迭翠"。从此成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而闻名于世。九华山南半山腰"天崖仙师洞,宝泉寺"一 带仍称"陈岩山",又称陈仙山,莲花峰。 汉武帝时(公元前132年)江西九江何氏兄弟,因避乱 诚赴陈岩晋谒陈仙指点玄机,后隐居九鲤修道升仙;南 宋时,陈胡二仙超度黄孔应递入仙班。自古迄今,求仙 祈梦,指点迷津者甚众。陈经邦之"邑东山人水"刘克庄 之"莫咏梅花",陈文龙之"宝贵无心想",郭尚先之"提 灯聊玩"数百年来成为美谈。 九华山陈岩数度沧桑,清初莆田南少林被焚,波及陈岩 夷为平地。光绪十九年(1893年)普静禅师募缘重建 陈岩寺。民国十五年(1926年)僧禅修重建陈岩寺, 因山有"淘金井"泉甘而清,故名。
观赏游憩使用 价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重踏闽中古道 寻找红色记忆 探寻南少林之源 体验祈梦求签之旅
------九华山旅游规划
第三组 组长:刘建蓉 副组长:余真 组员:王建 黄贤兴 李朝霞 戴斌 杨婷 王生 陈虹 徐伟飞 许明望
目 录
第一章
九华山概况 第二章 九华山资源分析与调查评价 第三章 九华山规划开发目标 第四章 九华山市场定位分析与形象创意 第五章 九华山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项目设计 第六章 九华山旅游区设施规划设计 第七章 九华山投资效益分析 第八章 环保及环境承载力测算 第九章 九华山保障系统




相传,陈仙羽化在九华山巅,俗称"仙公尾"。后人为纪念 陈仙公羽化圣地,在山巅天然石洞、修建燕子洞以作永志。 在他修道之处,陈岩"仙公洞"(即天崖仙师洞)奉祀陈仙 师。把"霞山"尊称"陈岩山"。陈仙灵异,为世人所敬仰。 登山进香,祈求梦兆,求签问卜者甚众,络绎不绝,香火 鼎盛。 九华迭翠,陈岩幽景胜地吸引着莆田历代文人墨客去揽胜 畅游。如唐代陈峤,许龟图,黄彦修在北岩精舍,唐代徐 寅,宋代蔡襄、郑樵、徐铎、张少瑛、刘克庄、方翥、明 代柯潜,黄仲昭、清代郭尚先,江春霖等许多名人均为名 山古迹作诗赞美,增色添辉。 陈岩圣地,诸神灵异,百姓敬仰。"圣贤威灵敷五福,庶 民虔诚求平安"。各地善男信女登山进香祈梦,求签问卜 者,络绎不绝。散步祠前,向南俯瞰,荔城新貌,尽收眼 底;向东远眺,涵江古镇列洌在目。尤其夜景荔涵两地灯 火辉煌,玲珑闪烁,如入仙景。
福建莆田著名古官 道,被称为莆田的 丝绸之路 苦竹寺
E遗址遗迹
EB社会经济文化 活动遗址遗迹
EBC交通遗迹
EBE废弃寺庙
F建筑与设施
FA综合人文旅游 地 FC景观建筑与附 属型建筑 FG水工建筑
FAC宗教与祭祀 活动场所 FCT人工洞
山顶有道教宫观 燕子洞
FGA水库观光游 憩区段 HCE 宗教活动
东圳水库 燕子洞祀梦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