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信道传输模型 2011_PDF
第二章 信道传输模型 2011_PDF
Distance d (km)
2011/3/22
26
地面反射(双线)模型
ELOS d1 ht Ei d11 Er=Eg θi θo hr
d
2011/3/22 27
地面反射(双线)模型
当 d ht hr
地面反射模型接受功率
ht2 hr2 Pr = Pt Gt Gr 4 d
PL(dB) = 40 log d − (10 log Gt + 10 log Gr + 20 log ht + 20 log hr )
En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
刘 涛
E-mail: ttlyz@
2011/3/22 1
En
第二章 无线信道传输模型
2011/3/22
2
主要内容
无线电波传播介绍 大尺度衰落
• 自由空间传播、反射、绕射、散射、室内外传播模型
小尺度衰落
• 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相干带宽、瑞利和莱斯分布
2011/3/22
2011/3/22
9
无线电波传播概述
2011/3/22
10
无线电波传播概述
移动通信环境的几个效应
• 空间传播损耗---Path loss • 阴影效应:由地形结构引起,表现为慢衰落 • 多径效应:由移动体周围的局部散射体引起的多径传 播,表现为快衰落 • 多普勒效应:由于移动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引起多径 条件下多普勒频谱展宽
2011/3/22
18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发射功率为PT,发射天 线为各向均匀辐射,则 以发射源为中心,d为半 径的球面上单位面积的 功率为:
PR d PT
PT 2 W /m PDi = 2 4πd
2011/3/22 19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由于天线有方向性( 设发射天线增益为GT ),故在主波束方向 通过单位面积的功率 为:
2011/3/22
6
无线电波传播概述
对无线电波传播进行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
• 理论分析:用电磁场理论和统计理论分析电波在移动 环境中的传播特性,并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无线信道 • 现场电波实测: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做电波实测实 验,验证和校正理论分析结果 • 计算机模拟:灵活快速地模拟各种移动环境
2011/3/22 7
2011/3/22
25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Path Loss in Free-space
130
Path Loss Lf (dB)
120 110 100 90 80 70 0 5 10 15 20 25 30
fc=150MHz fc=200MHz fc=400MHz fc=800MHz fc=1000MHz fc=1500MHz
PL(dB) = 32.4 + 20lg f ( MHz ) + 20lg d ( km)
2011/3/22 23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Friis自由空间模型仅当发射天线远场值时适用 远场距离(Fraunhofer距离)
d f = 2D
d f >&t;> λ
2011/3/22 24
D为天线最大尺寸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大尺度传播模型使用近地距离d0作为接受功率的参考点
以分贝表示
d0 Pr (d ) = Pr (d 0 ) d
2
d ≥ d0 ≥ d f
Pr ( d 0 ) d0 P = 10lg + 20lg d ≥ d ≥ d 0 r ( d )(dBm) f 0.001W d
2011/3/22 11
无线电波传播概述
快衰落
慢衰落
信号强度(dB)
路径损耗
距离
2011/3/22
12
En
大尺度衰落
2011/3/22
13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 。反射发生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和墙壁表面。
反射 λ << D
2011/3/22 14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φ = ν2
2
π
2011/3/22
33
绕射损耗
费涅尔区表示从发射机到接 受机次级波路径比LOS路径 长 nλ / 2 的连续区域。费 涅尔同心圆半径为
n ∆= λ ⇒ 2 nλd1d 2 rn = (d1 + d 2 )
2011/3/22 34
绕射损耗
阴影区的绕射波场强为围绕阻挡物的所有次级波 的矢量和。刃形绕射波场强Ed 为
绕射损耗
当v < -0.5时,障碍物对直射波的传播基本上没有 影响 当v = 0时,TR直射线从障碍物顶点擦过时,绕 射损耗约6dB 当v > 0时,TR直射线低于障碍物顶点,损耗急剧 增加。
2011/3/22
38
绕射损耗
超出直射路径的长度导致相移,费涅尔区表达了 相对于障碍物位置的相移。 一般来说,当阻挡体不阻挡第一费涅尔区时绕射 损耗最小,绕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经验表面 ,在视距微波链路设计时,只要55% 的第一费涅 尔区无阻挡,其它费涅尔区的情况基本不影响绕 射损耗。
散射 λ >> D
2011/3/22 16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典型的无线信道电波传播路径
2011/3/22 17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是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 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 只要地面上空的大气层是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其相对 介电常数和相对导磁率都等于1,传播路径上没有障碍物 阻挡,到达接收天线的地面反射信号场强也可以忽略不 计,在这种情况下,电波可视作在自由空间传播。 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单位面积中的能量会因 为扩散而减少。这种减少,称为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3
无线电波传播概述
对移动无线电波传播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无 线移动信道的研究 基站天线和移动终端天线之间或两付天线之间的传播路 径,称为无线移动信道 无线电波传播环境直接关系到无线通信设备要采用的无 线传输技术,关系到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能力和服务质 量
2011/3/22
4
无线电波传播概述
其中:E0 为自由空间场强,F (v) 为费涅尔积分。 对比自由空间,刃形绕射增益为:
Gd = 20 log F (ν )
2011/3/22 35
绕射损耗
2011/3/22
36
绕射损耗
上图的近似解由Lee给出:
Gd (dB) 0 v ≤ −1 −1 ≤ v ≤ 0 0 ≤ v ≤1 1 ≤ v ≤ 2.4 v > 2.4
λ PR = PT GT GR 4πd
路径损耗以分贝表示
2
2 Pt GT GR λ PL(dB) = 10 log = −10 log 2 Pr (4πd )
2011/3/22 22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若不考虑天线增益
2 Pt λ PL(dB) = 10 log = −10 log 2 Pr (4πd ) 以 λ = c / f 代入
γ
∆ = ( p1 + p2 ) − (d1 + d 2 )
R
d1
d2
ht
hr
h 2 (d1 + d 2 ) ≈ 2d1d 2 相应的相位差:
πh 2 (d1 + d 2 ) ≈ φ= λ λd1d 2
2π∆
直接视距路径和绕射路径的相位差是阻挡物高度和位置的 函数
2011/3/22 31
绕射损耗
p1 T
PR d PT
PT GT PD = 2 4πd
2011/3/22 20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设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为 Aeff,则接收天线所截获 的功率为:
PT
PR d
PT GT PR = Aeff 2 4πd 2 λ Aeff = GR 4π
2011/3/22 21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代入Pr公式。得到:
2011/3/22 44
对数阴影路径损耗模型
慢衰落的特性是与环境特征密切相关的,可用电场实 测的方法找出其统计规律。 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接收信号的局部均值近 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可用一简单的统计模型说明不可预测的“阴影”。 在对数距离路径损耗 公式中,增加一个0-均值高斯 随机变量
Fresnel认为: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阵面上的每一点都 是产生球面子波的次波源,空间其它点任意时刻的波动 是波阵面上的所有次级波源发射子波的干涉叠加,进一 步 完善了Huygens原理,称为Huygens-Fresnel原理。
绕射损耗
2011/3/22
30
绕射损耗
p1 T
β α
附加路径长度
h p2
2011/3/22 37
G = 20log(0.5 − 0.62v ) d (dB) = Gd (dB) 20log(0.5exp( −0.95v ))
2 G = − − − v (dB) 20log 0.4 0.1184 (0.38 0.1 ) d
(
)
Gd (dB)
0.225 20log v
2011/3/22 43
对数阴影路径损耗模型
慢衰落是以较大的空间尺度来度量的衰落。 慢衰落速率主要决定于传播环境,即移动台周围 地形,包括山丘起伏,建筑物的分布与高度,街 道走向,基站天线的位置与高度,移动台行进速 度等,而与频率无关。 慢衰落的深度,即接收信号局部中值电平变化的 幅度取决于信号频率与障碍物状况。
无线电波传播概述
无线电波传播研究结果一般以两种方式给出
• 对移动环境中电波传播特性的某种统计描述,为研究 移动信道抗衰落技术提供了基本依据 • 建立电波传输模型,包括图表和计算公式等。应用电 波传播模型可对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的损耗进行预 测,直接为系统工程设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