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消防安全标志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禁止吸烟B.禁止燃烧鞭炮C.禁止放易燃物D.当心爆炸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 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 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氧气B.氮气C.甲烷D.二氧化碳4. 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在桌上起火后,可以用湿布、盖灭,其原理是()A、降低温度B、隔绝空气C、降低酒精着火点D、使酒精具有不可燃的性质5.木材燃烧时,把木材架空一些,目的是()A.使热量散失B.使木材着火点降低C.使木材变成易燃物D.使木材与氧气充分接触6.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柴架空,主要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布满灰尘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间隙增大D.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H2O2分解产生了O27. 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B.都是可再生能源C. 都属于混合物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9. 我国“神州三号”宇宙飞船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元素组成的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C. 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D. 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A.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铁丝生锈质量增大,蜡烛燃烧质量减小,所以这些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可燃物只要与空气接触就可以燃烧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11. 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 + 3O2点燃2CO2 + 3H2O 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A.CH3OH B.CH4C.C2H5OH D.H212.下列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着火13.如图是有关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装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实验不能说明滤纸和乒乓球是可燃物B.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和防止生成的气体污染空气C.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如果可燃物没有完全燃烧,说明玻璃管中的氧气量不足14.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化石燃料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淡水缺乏而苦恼15. 机动车尾气排出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其中有一种含氮约为46.7% ,它是()A.N2O B.NO C.NO2D.N2O5二、填空题16.如何合理、高效、节约地使用煤、石油、天然气这三大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化石燃料,加紧开发、研制其它清洁能源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务之急。
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气是乐山城市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
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在甲、乙两图中,安装位置正确的是;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如直接用煤作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气又浪费能源。
煤燃烧时产生的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
煤的气化是把煤变为清洁能源的重要一环,其中一个重要反应是:C+H2O高温CO+H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锂电池,从化学角度看,与使用汽油的汽车相比其优点是(举出一点即可)。
17. 用右图装置做硫燃烧的实验。
(1)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是。
(2)观察到实验现象后,为尽量减少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中,要使燃烧的硫立即熄灭,应采取的措施是,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18.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低碳生活”成为热点话题。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均答一点)。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科学家正在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
19.已知X是黑色固体,Y、Z两气体的组成元素相同,X、Y、Z、W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据此推断:(1)写出X的化学式;(2)写出上图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Z→W所需的试剂为.(4)“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化学重要思想.Y、Z两气体组成相同,但性质不同,请举出:Y、Z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20.由于石油资源不断减少,“乙醇汽油”普及。
“乙醇汽油”中的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可用高梁、玉米、薯类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制得。
请回答:(1)煤燃烧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任写一种) ;(2)乙醇是一种绿色能源,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_。
(3)为减缓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合理化建议:。
三、实验探究题21.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白色或灰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开发前景的能源之一。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若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乙:CO、H2O丙:NH3、CO2、H2O丁:CO2、CO、H2O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1)A 、B 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
(2)实验中用纯净O 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3)实验中观察到A 中 ,B 、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22.小侯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
由此她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她做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请你回答有关问题:(1)她提出的两种猜想是:① ____________;② 。
(2)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是):(3)为了使燃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请你结合燃料使用的实际,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
四、计算题23.氢气是最环保的能源,100kg 的氢气燃烧可以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ABCBD 6-10、BBCAA 11-15、CCADB二、填空题16、(1)甲 O H CO O CH 222422++点燃 (2)SO 2 置换反应 (3)无污染17、(1)空气中氧气浓度比纯氧浓度低(2)伸入氢氧化钠溶液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18、(1)化石燃料的燃烧 温室效应 (2)光合作用 O H CH H CO 2422++一定条件(3)少用私家车19、(1)C (2)↑++2u 2u 2CO C C O C 高温 (3)Ca (OH )2 (4)CO 可燃,CO 2不可燃20、(1)SO 2 (2)O H CO O OH H C 22252323++点燃 (3)少开私家车三、实验探究题21、丙 (1)颠倒后无法确定水来自于生成物还是来自于澄清石灰水 (2)空气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影响对产物的检验 (3)无水硫酸铜变蓝 丁 (4)O H CO C CO OH C 2322a )(a +↓=+22、(1)氧气浓度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 (2)在空气中燃烧红热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出白光 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使可燃物的燃烧 (3)将煤加工厂粉末状四、计算题23、 9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