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生物生态系统概述.ppt

八年级生物生态系统概述.ppt


1-1
图1-2
1-3
(二)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养和异养成分在空间上通常是分层的
ⅢC Ⅱ
空气 Ⅰ
ⅢA
ⅢB 土壤 母质
太阳能

自养层 Ⅰ
异养层
ⅢA
ⅢC
ⅢB 沉积物
母质
Ⅳ 图图11-.14 陆地生态系统(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池塘)的结构比较。
四、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的基本过程
解成为无机物释回环境中,然后再一次被植物吸收利用,
重新进入食物链,参加生态系统的物质再循环。

生物地化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生态系
统之间各种物质或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
水圈、土壤圈、岩石圈之间的交换。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的,能量是通过物质载体来流动的,但是, 两者又有根本区别。能量来源于太阳,在食物链中 向着一个方向逐级流动,不断消耗和散失;而营养 物质来源于地球并可被生物多次利用,在生态系统 中不断地循环,或从一个生态系统消失而又在另一 个生态系统出现。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 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构成的一个 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整体性,在任何情况下,生物群落都 不可能单独存在,它总是和环境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组成 有序的整体。如一个湖泊、一片草地。
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为生态学研究和发展 奠定了新的基础,极大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系统成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中心。
库(pool):研究生态系统中某一物质在生物或非生物环境中贮存
的数量。 贮存库(reservoir pool)、
交换库或循环库(exchange or cycling pool)
流通率: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库与库之间流通的速率。
周转率:某物质的流通率与库含量之比即为周转率。
周转时间:周转率的倒数
周转率
第一章 生态系统概述
学 习 目 的:
• 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核心思想、生态 系统的基本功能成分和生物生产、能量流动与 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
• 了解维持生态稳定的机制以及生物圈主要生态 系统类型,同时初步认识生物圈的形成与进化。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一、什么叫生态系统(ecosystem)
牧食食物链或称植食食物链(grazing food chain) 碎屑食物链(detritus food chain) 寄生食物链
2、食物网(food web):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 形成网状营养结构,称之为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繁多,一种生物往往有多种食 物对象,同一种生物也可被多种摄食,因此一种生物不可 能固定在一条食物链上。食物网更能真实地反映生态系统 内各种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
生物大分子 基因 细胞 组织 器官 个体
生态系统
全球都是生命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1、非生物成分(abiotic component):生命支持系统 2、生物成分(biotic component):生态系统的主体
功能性组分——功能群:
• 生产者(producers) • 消费者(consumers) :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寄
生动物、异养微生物 • 分解者(decomposers) • 流通者(circulator):昆虫传粉 • 调控者(regulator):顶极生物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food chain):是指生物之间通过食 与被食形成一环套一环的链状营养关系。 食物链类型:
物理信息:声、光、色等,吸引、排斥、警告、恐吓等 行为信息:识别、威协、挑战、炫耀等
信息传递与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作 用与能 流、物流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 成一个整体,并具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六、生态系统的自校稳态和生态平衡
1、反馈机制(feedback mechanism):生态系统自我调节
通过反馈机制来实现
反馈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 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 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 叫反馈。
反馈有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和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之分。
正、负反馈作用同时存在,在系统发展的不同阶 段作用强度不同,大发展阶段系统调节以正反馈为主, 系统生物量、体积、多样性、复杂性迅速增加,大发 展过后,随即是一段减速增加阶段,负反馈逐渐起作 用,系统的各个参数趋向于在一个恒定水平附波动。
呼吸代谢
未同化的
未被取食
动物未吃进的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服从热力学定律 。 摄食是一种形式的化学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化学能的过程。 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和能量,一部分呼吸消耗, 剩余提供给下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利用一部分净初级产量, 利用的部分(摄食量)有一些不能被同化排出体外。被同化吸 收的量又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机体的生命活动,转变成热能而散 失,还有一部分以代谢废物(如尿液)的形式排出。其余的才 是转化为植食性动物的繁殖与生长,也就是能够提供给下一营 养级利用的能量。
(一)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和能量流动 (ene(CH2O)+ O2
生态系统的能源来自太阳,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转 化为化学潜能贮存在被结合的有机物分子键中。
食物种群=
动物得到的= 动物未得到的
被 更 高 营养
次级生产量= 级取食
被同化的=
动物吃进的=
1-5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ycle of matter)

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同时吸收各种养分,主要是
无机物质(如NO3-、PO43-等),转变为生物体中各
种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等)。它们
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并在各营养级之间传递、
转化,当生物死亡后,机体内各种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

流通率 库中营养物质量
库中营养物质量
周转时间 =
流通率
五、生态系统的信息联系
营养信息: 在某种意义上说,食物链、食物网就代表着一 种信息传递系统
化学信息:生物代谢产生的物质,如酶、维生素、生长素、 抗生素、性引诱剂均属于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有的相互 制约,有的互相促进,有的相互吸引,也有的相互排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