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配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观察组60例采用电针加西比灵配合治疗,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疗法。
结果经
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观察组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
结论针刺加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偏头痛电针疗法西比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是由于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引起的搏动性头痛。
以
中青年女性多见。
反复发作,常因劳累、紧张、天气变化、情绪波动、进食某种
食物等诱发,发作时患者自觉视物不清,眼前有闪光点,约数分钟到一小时左右
出现疼痛并逐渐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在安静环境内或睡觉后有缓解,止后如常人。
偏头痛至目前无彻底治愈永不复发的特效方法。
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
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笔者收治的60例观察组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经系统查体及行
脑电图及CT检查排出了其它疾患引起的头痛,其中女性:54例,男性6例,年
龄6-45岁,病程1-27年。
并设电针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与
治疗组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电针:上星+大椎+阿是穴。
前头痛+印堂,侧头痛+太阳,后头痛+凤池,头顶痛+百会。
上星穴平刺0.5寸,大椎穴向上斜刺0.5寸,针刺得气后接6805
型治疗仪,选用连线波,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10-20分钟,电针频率
200HZ,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间歇5天,根据病情再行第二疗程。
1.2.2 西比灵:小剂量2.5mg(半片),每晚睡前口服,疗程同电针组,连续服用。
1.2.3 电针对照组仅行电针疗法,10天为一疗程。
1.3 疗效标准:显效:疼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半年内未见复发;有效:疼痛
及伴随症状缓解,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前明显减少或缩短,在劳累情绪或天气
变化后仍有头痛,但不影响工作;无效:疼痛及伴随症状减轻,半年内复发3次
以上。
2 结果
经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显效率68.3%。
对照组30例显效18例,有效8 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显效60%。
两组对照,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典型病例:杨某,女,43岁,教师,2007年8月10日就诊,自述偏头痛20
余年,曾在几家大医院系统检查,诊断偏头痛,多方就诊未见良好效果,昨日因
天气变化又发作。
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脑血流图示:双侧颈内动脉血管波幅不
对称。
给予电针+西比灵疗法,并嘱其为了更好的疗效一定要坚持治疗。
病人遵
医嘱共治疗4个疗程,治愈而归,后电话随访半年内未复发,疗效显著。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偏头痛多因风邪袭于少阳或肝火郁结所致脑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针灸学认为电针能加强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督脉为诸阳之会,其别络散于头部,电针上星、大椎穴能调节脑部经络的气血运行,使其“通而不痛”。
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精神因素、血小板功能异常、
以及前列腺素5-羟色胺、组织胺、神经肽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参与,有的明显
增加,有的相互之间平衡失调,从而导致颅内外血管舒缩异常,引起偏头痛发作。
西比灵为钙离子拮抗长效剂,抑制Ca2+内流,能有效地抑制平滑肌收缩,防止脑
血管痉挛,抑制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对抗5-HT和组
织胺的作用,起到保护脑细胞并防止反应性颅内外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发作。
且
小剂量治疗量对偏头痛的发作控制率、有效率优于常规量[1]。
二者联合使用效果
显著,复发率低,并嘱其间歇期注意心理调适,饮食调养,从而使疾病得以康复,不失为临床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应用体会。
参考文献
[1] 杨森,王虎,王琦,等.小剂量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现代内科
学杂志,2006,3(3)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