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7八上·沂源期中)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代表作有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等,《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选》。
B . 刘鹗,笔名洪都百炼生,著有《老残游记》,该书写了一个江湖艺人老残在各地的见闻和活动。
C . 酬赠诗,是诗人赠送酬答之作,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送给亲友等的作品,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D .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山水游记散文以《永州八记》为代表,著有《柳河东集》。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2. (6分) (2019九下·北京月考)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搜集了一些资料,对中国流行音乐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流行音乐滥觞于19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在中国传统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国爵士乐、百老汇歌舞剧等西方流行音乐元素而发展起来的,当时就产生了黎锦辉、周璇、胡蝶等一代歌手,《何日君再来》《夜来香》等名曲至今还在传唱。
这些名曲在当时①穿着欧美流行音乐的外衣,①在文字肌理,所述情感等方面都体现着中国古典气质的文化美感。
一直到1980年,当时香港黄霑创作的《沧海一声笑》出现,台湾邓丽君的诸多名曲《但愿人长久》《独上西楼》等名曲也成为流行音乐典型,从此港台歌曲②整个华语世界。
1990年,张学友《秋意浓》、陈升的《one night in北京》将流行音乐的古典倾向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随后陶喆的《Susan说》更是一首让人们欣赏到将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精熟之作。
但是,这些歌手并末意识到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所以并未形成潮流。
直到2000年以后,随着周杰伦和方文山这一对搭档的横空出世,《娘子》《东风破》《菊花台》等名曲的推出,将“中国风”这一概念正式带入歌坛,也掀起了一股新古典主义音乐的时代潮流。
流行音乐歌词对古典诗词的现代化改造中,“转化”“转品”“通感”等在古典诗词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在中国风歌词中也大量使用。
“转化”就是打破“物”与“我”的界限,实现物我同一,如(甲)。
而“转品”是模糊词性的边界,使得一个词的词性自由转换,让词语焕发别样的生机,如(乙)。
“通感”则是打通“人”与“物”的感官和情感,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如(丙)。
(1)同学将文中画线字放在一起比较学习,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掀”和“欣”读音不同,“换”和“焕”读音也不同。
B . “沧”字应写成“苍”,“档”字应写成“挡”。
C . “情”的第三笔和“转”的第三笔都是竖。
D . “理”的第九笔是竖,“型”的第八笔是横。
(2)查阅词典,“滥觞”有以下几个义项,其中与文中画线句“滥觞”意义相同的是()A . 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
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
”B . 指小水。
例如:南朝谢灵运《三月三日待宴西池》诗:“滥觞运迤,周流兰殿。
”C . 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
例如:虞世南《琵琶赋》:“强秦创其滥觞,盛汉尽其深致。
”D . 波及,影响。
这是“滥觞”的动词用法。
例如:宋代魏庆之在《诗人玉屑·沧浪诗评》中评价盛唐诗时这样写道:“盛唐人诗,亦有一二滥觞晚唐者。
”(3)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①②的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①不仅而且②引导B . ①虽然但是②引导C . ①不仅而且②引领D . ①虽然但是②引领(4)文中第二段的(甲)(乙)(丙)处应分别填()①《千里之外》中的“一身琉璃白,透明了尘埃”②《菊花台》中的“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③《东风破》中的“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A . ①②③B . ③①②C . ①③②D . ③②①(5)流行音乐“歌词研究小组”专门研究了方文山的歌词,画线的A、B两处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
方文山的“中国风”作品,大多让听众在诗画尽现眼前的审美体验中感受到一个含蓄唯美,触动柔肠的故事。
前期作品如《东风破》《千里之外》,后期如《烟花易冷》《红尘客楼》《天涯过客》。
以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东风破》为例,A整首歌曲以故地重游为故事背景,勾勒出“孤窗独守”“独火摇曳”“琵琶声幽”等,以“赋比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B含蓄委婉地进述了重温旧梦,一切悄无声息,伊人远去,空留残骸断壁的圆满结局。
在二胡与琵琶等传统乐器如泣如诉的曲调配合中,让整首歌的意境浑圆天成,令人回味。
A句修改:________B句修改:________(6)歌词研究小组的同学们还发现:“中国风”音乐歌词对“诗词古文”的美学风格进行继承和发展,根据同学们收集的琼瑶写的歌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琼瑶写的这首歌词改编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请写出歌词中画线句的原诗句:“________,________。
”(7)周杰伦有一首歌曲叫《兰亭序》,就是以中国的书法文化为歌曲的创意点,把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魅力。
下面对《兰亭序》这幅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 . 这是《兰亭序》帖,它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 . 在“惠风和畅”“茂林修竹”的环境中,王羲之“游目骋怀”,乘兴书写了这一书法作品。
C . 这幅书法作品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D . 此帖各字大小错落,字列之间宽紧合宜,整幅作品气脉贯通,率意中尽显天然之美。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3. (7分)古诗文名句积累。
(1)此物何足贵?________。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2) ________,晓月当帘挂玉弓。
(李贺《南园十三首》)(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崔颢《黄鹤楼》)(4) ________,五千貂锦丧胡尘。
(陈陶《陇西行》)(5)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渡荆门送别》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7)《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和《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 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语言表达 (共3题;共7分)4. (1分) (2019八上·台州期末)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林寒涧肃________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③人恒过________④往之女家________⑤月色入户________⑥东皋薄暮望________5. (1分) (2019九上·奉化期中) 酒杯,用来饮酒的器具。
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酒杯的称呼,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蛊、角、壶、酌、钟、爵、杯等。
6. (5分) (2019九下·江都模拟) 综合实践活动。
(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
(50字以内)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
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2)学校志愿者行动队到某小区发放有关废旧电池危害的宣传单时,看见一位小伙子正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你赶忙上前劝阻。
针对小伙子下面这句话,请你结合(相关链接)中的知识对其进行规劝,规劝时语言得体,内容恰当。
相关链接:电池主要成份为锰、汞、锌等重金属。
被遗弃的废电池腐烂后,其重金属成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小伙子说:小毛孩管什么闲事!我只是扔个破电池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说:________(3)九三班小文同学因家中临时有事,想给班主任梁老师写一份请假条,请你帮他完成这个任务。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7. (7分) (2018八上·平潭期中)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在大草地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
在这个沼泽地带几乎大雨连绵不断,只有沿着一条为红军当向导的本地山民才认得出像迷宫一样的曲折足迹,才能穿过它的中心。
沿途又损失了许多人员和牲口。
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
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
没有树木遮荫,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
到了夜里他们就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
但是他们还是胜利地经过了这个考验,至少比追逐他们的白军强,白军迷路折回,只有少数的人生还。
上面文字选自________(填作者名)的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主要记述了红军________的情景。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8. (16分) (2015八上·徐州期中) 课外阅读。
寂寞的稻草人李汉荣①播种时节和谷豆熟了的日子,田地里就会站起一些A稻草人。
它们大都头上戴一顶旧草帽,身上穿着破旧衣服,有的扬起手臂,仿佛正在用力抛掷什么厉害物件;有的手举竹竿,仿佛正向可疑的目标用力挥去,却迟迟没有挥下去。
那竹竿,就那样被费劲地举着,倾斜着悬在半空,让过路的好心人看了,都有点同情那一直举着而不能放下去的手臂,它太辛苦、太疲惫了。
人这么一想,就为自己悠闲的手感到不好意思了。
②我家地里的稻草人,与别人家地里的稻草人一样,总是穿着父亲穿过的破旧衣服,戴着一顶破草帽,不论白天黑夜风吹日晒,都寂寞地站在田头,守护着我们的庄稼和日子。
③我们的父亲勤劳、清贫,但他很善良,有着柔软的心肠。
他不忍心让忙里忙外、缝衣纳鞋的妻子,再穿着旧衣服、戴顶破草帽,以稻草人的形象,站在田野里受日晒雨淋,受鸟儿嬉笑。
他更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以稻草人的样子去开始生活,他不让孩子在烈日下暴晒童年。
④所以,那时,在我的家乡,田野里站着的稻草人,几乎都是男人的形象,都是父亲的形象。
我们的父亲,他坚决地做了稻草人的原型。
我们的父亲,他有着比稻草还柔软、温和的心肠。
⑤被父亲们守护的田野,笼罩着丰富的氛围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