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3_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典型例题】 C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典型例题】
2.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是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
思维方式。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 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即为归纳。
下表归纳正确的是( )
选项
具体事物、现象
一般性认识
A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斗资批修 中共光辉历程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2、从内容来看: 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 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 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 的要求。 (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 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 个土地革命纲领。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则增加了: (1)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 内容。 (2)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 军阀实行专政。 (3)新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3、从历史意义来看: 旧三民主义的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 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 和国政府。孙中山还以旧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 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 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 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与当时的革 命任务相结合,而且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了 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 两党和各革命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孙中山实行新三民主义 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知识点—— 比较新旧三民1、从历史背景来看: 旧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 由平等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以美国、法国的民主思想作为 政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并用以指导了辛亥革命的实践,但未能真正给中国社会指 明出路。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一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 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共产党经过二七惨案认识 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当 时是革命的民主派,有一定威望又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 地, 其领导人孙中山欢迎同共产党合作。
B 《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 立与发展
近代民主制度确
C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D 《唐璜》、《悲惨世界》、《等待戈多》 浪漫主义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典型例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基础知识,作出比较、分析, 并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A项中的“斗资 批修”是文革时期的,不属于中共光辉历程,排除A;C项中的 邓小平理论并不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B;D项中的《等待 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不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排除 D。1689年《权利法案》、1875年宪法、1889年宪法分别是英、 法、日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法律文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 案选B。
【典型例题】 B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的联系】
联系:新旧三民主义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都 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都以民权主义为核心,都以建立 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和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其中民族主义都 主张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典型例题】
1、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 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 A.共和 B.社会保障 C.人权 D.君主立宪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典型例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法西斯主义就是 独裁和专制,反法西斯主义就是维护世界民主政治,因此《临时 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都体现了对民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