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瓜分二战后缴获的日本海军舰只,抓阄定夺
百年前中日甲午战争黄海决战一役,清朝海军全军覆
没。
8000 吨级主力舰镇远、靖远两舰在威海卫被日本俘获,日人为夸示其战绩,侮辱中国海军,将虏获两舰首锚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锚外并以靖远舰12英寸穿甲炮弹弹头12 发围绕;弹头尖端挂以靖远舰锚链百余尺,形成一露天参观所。
锚前标有甲午海战经过,极尽侮辱中国海军之能事,荒诞不经。
数十年来中国侨胞、留学生凡经上野公园环游至此,莫不痛心疾首,难过万分,其中尤以海军将士为最,每每见此场景伤心落泪,愤怒难平。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为血洗国耻,索回铁锚以免长期蒙羞,遂于1947年2月调派(国民党政府)国防部第二厅海军少校参谋钟汉波为中国驻日代表团军事组海军首席参谋,专办索还业务。
钟少校抵日后即发现交涉的对象并非战败国日本,而是占领军最高统帅部———麦克阿瑟将军的盟军总部。
事前中国驻日代表团归还赔偿组曾屡次交涉年余,但盟军总部谓此事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战败投降毫无瓜葛而不予理睬。
钟少校遂会同驻日中国法学专家,就战争与侵占的时效与延伸反复研究,并依类似国际判例为据汇整备齐后,于同年 4 月单独赴盟军总部与第二组组长普斯上校交涉,钟少校除依法理力争外,并表达中国政府在以德报怨的整体架构上,索还铁锚以洗国耻的强烈
愿望。
经数次恳谈交涉后,盟军总部最后终于同意依中国意愿索还铁锚。
随后,在钟少校的监督下,重达4 吨的铁锚两个,每发重130 公斤穿甲弹12 枚及36.5 米长锚链分别拆解装箱运往东京石川岛造船厂待运,上野公园内的日文碑志,则予以捣毁。
同年5 月1 日,盟军总部与中国驻日代表在东京之浦东海码头举行接收典礼,由钟汉波少校代表签收。
第一批锚链及炮弹交中国缉私舰“飞星”号于1947年5月4日运返上海;第二批舰锚两个于同年10 月23 日由招商局“顺隆” 号商轮运返上海。
各件随后均由海军总部转运青岛海军官校校园陈列。
自此,甲午战役被俘的失物,重归故国。
四强均分日舰
抗战结束后,盟军总部决定将日本三军装备就地彻底捣毁。
日本海军方面残存的大型作战舰只如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等,或被解体拆毁,或拖往原子弹试爆场作为靶舰。
所余潜艇,不是被拖往外海凿沉,就是在船坞中以电焊烧断。
剩下百余艘驱逐舰、巡防舰及运输舰,则先由盟军将舰上武器系统及电子装备拆除,再由原日本海军官兵负责开航,担
任散落各处日军及眷属遣返日本的任务,遣送日俘的任务于1947 年初结束,盟军总部决议剩余堪用舰船由对日参战的中、美、英、苏四强均分,作为日军战败象征性的赔偿。
为数142 艘的赔偿军舰,由
盟军总部指定于同年 5 月底向横须
贺及佐世保军港报到,由四强各派代表共同登舰检验,中国则派钟汉波巡回各舰检视轮航通讯装备,验舰日期自6月8 日至31 日。
为昭信后人,四强均分日舰典礼于6 月28 日在东京第一大厦(即盟军总部)礼堂公开举行。
典礼由美国远东海军司令葛莱芬中将主持,中国驻日代表团各单位团员均参加了典礼,前来观礼的百余来宾中,当地华侨即占出席人数的60%。
典
礼隆重揭幕后,由四国先抽定抽签顺位,中国抽得第二;再抽取均分舰份,中国抽得第二份军舰,含驱逐舰7 艘、护航舰4 艘、巡防舰13 艘、扫雷艇7 艘及各型运输舰3 艘,合计34 艘总吨位记3 万5 千余吨。
中国抽得的舰份,以吨位及舰况言,均较美、英、苏为佳,抽签结果可称极为满意。
观礼华侨于典礼完毕后,纷纷向在场的中国海军士兵致贺,热烈空前。
1947 年6 月28 日在東京盟軍總部大禮堂舉行日本賠償艦的抽籤儀式,馬德建上校代表中華民國抽籤,抽中四組籤中最好的一支, 在場觀禮的僑胞代表紛紛鼓掌. 抽籤後經各國派員驗船, 後移交中國部份共34 艘分四批,分別在上海與青島接收
上海江南造船廠接收第一批日艦,国府水兵手持缴获日本的
38 式步槍组成仪仗队
上海江南造船廠接收第一批繳獲日本艦只的現場
东洋舰队迷雾乍现第一批赔偿舰队,含驱逐舰雪风、初梅、枫等3 舰,护航舰四阪号及4 艘巡防舰,由护航舰若鹰号担任旗舰,钟汉波坐镇指挥,由日本高冈部下原日本海军官兵200 余人共同开航。
途经东海面适逢大雾,其中巡防舰1 艘轮机故障漂流,待修复后大雾始逐渐退去。
经52小时航行,8艘军舰终于驶抵长江口。
1947年7月3日下午2时许,8 艘军舰已在上海吴淞口内安全港一字阵列下锚等候,此时上海市民奔走相告,万千民众聚集黄浦江畔,群呼“东洋兵舰来投降了!”,情绪高涨,面露欢愉之色,兴奋不已!随后,由上海第一基地司令部官兵百余人乘坐炮艇登舰,带领进入黄浦江面。
午后3 时,各舰以单列纵队,乘风破浪鱼贯驶入黄浦江,各舰主桅均悬挂日本俘虏旗(红蓝两色E 字缺角旗),舰尾挂日本商船旗。
这批舰中,有日海军著名的雪风驱逐舰,它因参加过多次重大海战,并经历4 年太平洋浴血苦战而未遭美军击沉,被日本海军视为日本永不战败军魂的象征。
由于此一原因,雪风号在舰队中格外引人注目。
赔偿舰队经过外滩时,伫立守候多时的万千民众夹江欢呼,声
入云霄,万人空巷,一吐多年来受日军凌辱之气。
日暮时分,各舰分别泊于高昌庙江南造船厂前江面,由我海军官兵分别登舰在各部门详细检验。
赔偿军舰之接收仪式,于7 月6 日上午在高昌庙码头举行,典礼由基地司令方莹少将代表桂永清总司令主持,并邀请地方官员参加盛典。
典礼简单而隆重,场面感人,八年抗战,血耻洗清!各舰分别接收后予以更名,立即服役。
第二批日军降舰9艘,于7月底驶抵上海,7月31 日在高昌庙
码头受降;第三批赔偿军舰8 艘及第四批9 艘,则分别于8 月底10 月初驶抵青岛海军基地,于8 月29 日及10 月3 日分别由中国正式接收。
其中由钟少校指挥的第三批赔偿舰队,含吨位最大的汾阳号驱逐舰。
至此,八年浴血抗战缴获的日本海军34 艘各型舰只,收归国府另外,滞留在中国的约300 余艘炮艇、猎潜艇、巡逻
艇
亦被国府悉数收缴
接收"雪風"號时,艦砲已全部拆除
日“雪風”艦,国军缴获后命名“丹陽”,舷號12,艦主砲已換成美式單裝5吋(127mm)砲三門
原日本"四阪"號海防艦,國府繳獲後命名“惠安”。
以下文字为国民党海军注解(原文):“惠安”艦於1949 年四月廿三日長江突圍之役由艦長吳建安中校帶領投共,廿
八日被空軍派機炸沉於燕子磯,後於1953 年十二月廿四日為中共航務工程總局第二工程隊撈起送上海整修,1955 年重新武裝成為中共之護衛艦,仍名"惠安";1 982 年將火砲換裝為三門100公釐砲,四門37 公釐砲. "惠安"艦後成為中共唯一的一艘訓練艦,直到1990 年新的"鄭和"號訓練艦服役後方才除役, 目前北京軍史館有一艘"惠安"艦的模型. (一說"惠安"艦取代了1954 年五月十八日被國府空軍4 架F-47 戰機於浙江外海草鞋嶼附近擊沉的"瑞金"艦名,原"瑞金"號為一艘美製運輸
艦所改裝的砲艦)
原日本"初梅"驅逐艦,國府繳獲後命名"信陽"號,舷號82,是繳獲34 艘中最大的
接十七號艦原日本“宵月”號驅逐艦,國府繳獲後命名“汾陽”
日本海軍擇捉型海防艦“隱岐”接收當時, 後本艦被命名為
固安” , 1949 年後成為中共海軍的“長白”艦
中共海軍舷號218的“長白”號護衛艦, 即原來國府海軍的固安”艦, 更早為日本海軍擇捉型海防艦“隱岐”號
1958 年蔣總統校閱“丹陽”艦,原日本“雪風”艦,當時仍
是舊式火砲時代。
“陽”字號是國府海軍驅逐艦,丹陽是當時國府海軍旗艦
丹陽艦(原日本“雪風”艦)的輪機艙控制室
丹陽艦(原日本“雪風”艦)的駕駛台
1967 年丹陽艦退役後錨與舵輪交還日本, 此為移交典禮, 該等物品現陳列在江田島海軍學校原址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技術學校
但是,丹陽艦的螺旋槳留在了在台灣
1947 年收归国府的34 艘日舰一览表12 丹陽衡陽惠陽
82 信陽
華陽
惠安
76 正安(雪峰)
接五
威海
接十二
同安
接十四
72成安71 泰安73營口遼海
吉安
新安
黃安
74潮安77 臨安固安
汾陽
武彝
瀋陽
盧山
311 武陵70 永靖106 雅龍107 富陵掃201 掃202
掃203
接廿九
“陽”字號是國府海軍驅逐艦,
“安”字號是國府海軍海防艦(大陸稱爲護衛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