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考试题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考试题

1,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共性方面和个性方面。

2,学习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教训的主要理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急剧变化,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矛盾。

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怎样解决这些面临的新课题,我们还缺乏经验。

3,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的?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主要是通过比较研究实现借鉴和提高,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推动和发展。

从学习的角度,通过比较研究可以使学习者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清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把握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4,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各有什么优势和局限性?
a。

通观比较的方法。

就是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作出全面介绍的方法。

可以使人们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认知它经过的历史过程与现状。

缺点是容易产生给人以仅仅是止于情况介绍的印象。

b。

专题比较的方法。

是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类比较的方法。

与通观比较是在整体范围内进行的比较不同,具有问题集中的特点。

能够深入到对问题里层的透析,比通观比较针对性和深入性要强得多。

人们可以把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同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异同之所在、效果的好坏搞清楚,从而取得这类问题的正确认识。

但是容易产生片面的理解。

c。

综合比较。

是运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会贯通比较的方法。

综合比较则最终使我们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提升到了认识客观规律的高度。

缺点是太宏观,太抽象,不具体生动,缺乏可操作性。

5,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以道德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原则。

6,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效和局限?
a。

形成中国人自强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重群体利益的价值取向,生成浓厚的爱国主义传统。

b。

在维护封建社会巩固和统一的同时,也禁锢了封建社会的发展。

7,斯巴达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培育的公民的核心品格?
勇敢、坚毅、忠诚、服从。

而雅典则是勇敢、智慧、节制、正义。

8,西欧中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宗教教育的名目下进行,以宗教信条为核心内容,以培养服从、勇敢、贞洁的信徒为目标。

9,英法等民主国家提倡的美德通常包括哪些?
合作、忠诚、诚实节制、容忍、礼貌等。

10,纳粹德国强调培养的品德是?
服从、勇猛、果断、残酷和坚忍。

11,当代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a。

政治养成教育。

b。

宗教教育。

12,简述美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发展阶段与阶段性特征?
A.殖民化时期的宗教教育与革命启蒙对公民意思的影响。

B.联邦化时期的党派论争对公民意识的促进。

C.国家化时期的移民同化对公民意识的提升。

D.国际化时期的公民教育与改革对公民意识的强化。

13,简述日本圣德太子在儒学本土化方面所作的主要贡献?
将儒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仁”替换为“忠”;亲自草拟《十七条宪法》,提高皇室的威望;提出“天皇”这个词。

14,简述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所倡导的国家意识的主要内容?
A。

国家至上,社会为先。

B。

家庭为根,社会为本。

C。

关怀扶持,同舟共济。

D。

求同存异,协商共识。

E。

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15,简述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的主要阶段与阶段性特征?
A。

60年代的忽视。

B。

70年代的醒悟。

C。

80年代的纠偏。

D。

90年代的定型。

16,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执政党统一领导(中国、朝鲜、古巴等);国家进行统一指导(法国等);政府实行间接管理,指导调控(美国、德国等)
17,简述永恒主义“民主公民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18,简述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19,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0,试述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21,试比较和分析斯巴达与雅典的品格教育模式,谈谈你对这两种模式优劣得失的看法。

模式:(目标、内容安排、做法)
斯巴达:以培养合格的军人为目标,安排有军事训练,有严格的纪律和严酷的惩罚;
雅典:以培养和谐的人才为目标,人们可上音乐学校、体育等学校进行学习,多有民主讨论式。

优劣得失:
斯巴达,军事力量强大,而且卓有成效。

但缺失文化教育,无文化创造的氛围。

思想狭隘。

雅典,研究学术氛围浓厚,是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但是过于民主的方式使人们的思想价值标准很难得到统一。

22,试分析和说明英国上世纪末以来,改革完全由宗教教育代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在基础教育中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原因。

(宗教教育的弱化,信徒减少;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多元对人们的影响)
23,试分析和说明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历史文化传统
二、政治制度
三、不同民族、国别,利益不同
24,分析下列理论观点的得失
1.“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可以把知识装入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

反之,每一个人的心灵原有学习真理的能力以及所用以见到真理的机能….”——柏拉图(批评了经验论,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柏拉图认为,知识先天存在于人脑中,人们只需要回忆,用心理机能代替真理的倾向是不对的。


2.在人的心灵中有着共性、一般、普遍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从感觉进入人的心灵的。

——奥古斯丁(批评了经验主义,肯定了先验论,认为知识是人所固有的。

认识到事物的普遍性与个性、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
3.每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强调出教育要遵循受教育者的内心、思想发展规律,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对性。

把受教育者看成是被动的接受者,机械化了。


4.“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的教育所致。

”——爱尔维修(环境决定论,认识到环境对人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但夸大了环境对人教育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5,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

一、存在此现象(称呼、内容、方法、目标等的不一样)
二、存在此现象的原因(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国别、利益等)
三、确定存在,做法(坚持民族性,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他国优秀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26,有的学者认为人的美德是教育和环境塑造的,有的学者认为美德有赖于人的道德本性的发挥,有的学者认为美德的培养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内在发展规律的指导,试说明和论证你对以上观点的看
法和你自己的观点。

(思路一:提出自己观点,论证,批判材料中观点;思路二:一一批判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观点,论证。

)(也可以,同意某一种观点,并给出理由)
27,试分析当代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得到强化的原因。

竞争激烈的时代。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思想不统一→思政教育
科技发展,网络等传媒技术迅速发达→对思政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中的宗教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的宗教观念意识淡化,移民不信教→靠思政教育加强统治
28,试分析和说明新加坡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提倡儒家伦理观转为提倡共同价值观的原因。

(移民增多,文化多元,无统一价值观;如只提倡单一民族价值观,不符合其他民族文化,产生文化冲突,不利于团结)
29,分析下列理论观点的得失
1,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清楚,我们不能强令儿童具有什么价值,因为我们无法控制他们的环境将来成为什么样子,也无法控制他们将来会有什么经验。

——选自(美)L . Raths,《价值与教学》
(未知)
2,行为端正以及我们称他有品德,是因为他生活于一种特殊的环境里。

——斯金纳
(得:看到环境对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失: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体性,夸大环境的作用)3,我们……建议将道德教育的目的定为逐步促进儿童朝着更为成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发展以达到对普遍的公正原则有一个明确的清晰的理解。

原文选自(美)L. Kohlberg,《道德教育与道德发展》(内容上,看待道德认知水平的成熟化发展趋势;但把目标只停留在认知水平,忽视行为方向的发展)30,试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有益启示。

(经验教训;启示)
31,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谈
客观事实(古今中外每个时代的特殊性);出现的原因(观念等);我们该如何做思政教育(与时俱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