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与意义

初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与意义

初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与意义
发表时间:2014-09-30T15:54:53.85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4年11月总第189期供稿作者:廖佳峰[导读] 化学的魅力所在是化学本身的灵魂——实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都离不开化学实验。

廖佳峰江西省赣州市全南中学341000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增强对化学知识的记忆,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有效手段。

本文主要探讨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学化学化学实验思维能力应用探究
化学的魅力所在是化学本身的灵魂——实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都离不开化学实验。

其中化学实验的实践途径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

为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能,正可应用化学实验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化学实验。

我们知道大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是很好奇的,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方面,实验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

所以高质量的化学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教师想让学生学好化学,也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充分体现创新思维具有的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性等,诱发探究动机。

“学贵有疑”,疑是探究的源头。

学生产生疑问是自主学习的开端,教师应在教学中尽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促使学生质疑。

学生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要去研究学习,产生探究的动机。

一、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方法
1.应注意以下实验的设计:
(1)实验要具有探究性。

首先应把化学规律隐藏在实验较深的层次,让学生自己去挖掘;需要引导学生去跨越实验的条件和结果之间存在的较大距离;需要学生通过尝试错误、得出假设并验证假设来寻找不太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2)实验要注重内容主干与形式质量。

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应该是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即为学科知识的主干。

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探究学习方式开始会比较耗时,但由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也完全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少花时间用于反复巩固。

2.从以下两种基本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形式来看:
(1)实验演示。

为了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接受化学知识,为理解提供直观材料,课堂一般会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并且通过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把部分有探究价值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

(2)实验分组。

对于一些工作量较大的实验最好通过学生分组来完成。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为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可以通过增加实验的未知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一方法来实行。

而要选择可以作为探究性的实验,一般选所验证的性质符合学生认知的实验。

为了让学生上课的质量更高,这类实验可在传授此知识之前进行。

但老师可以看情况提示、引导学生完成一些学生自己确实难以独立完成的实验。

二、在实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学生的进步,老师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
1.学生更加积极主动。

在多次这样的试验模式练习中,学生渐渐养成了按照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的方法进行实验的习惯。

2.学生对知识结构更加清楚。

学生为了做好实验,在还不清楚化学知识的本质时,会先自己查阅资料,这一过程他们相当于是在做课前预习。

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实验中,不仅给他们带来了亲身体验的快乐,还使他们能够较好地将实验现象与化学本质规律结合起来,这些都使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得到了优化与完善。

3.教师的观念也在改变。

在实验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明白传授知识并不是只靠课堂上自己一味讲课,学生的独立性也不可忽略,他们对教育有了全新的感受与深刻的认识,并且也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相长”这个道理。

三、实验教学对化学教学的作用
1.学生的灵感被发现,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强。

化学实验前,应让学生认识化学仪器以及使用化学仪器需要注意的问题,明白化学药品的作用及实验原理。

学生要有严谨的态度,必须注意细节,认真观察化学变化,并且有目的抓重点地实验。

实验中需引导学生观察全面,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有更为感性的认识。

2.学生思维的培养。

课堂演示实验上,教师应围绕实验现象让学生自己发出疑问,由表面到本质不断点拨,慢慢深入到教学中,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思维能力慢慢得到提高。

在高考前,化学复习应从基本概念出发,且化学知识点应重点掌握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与热能,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电池、电解池,“四同”概念,各种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离子方程式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化学实验复习则应了解实验基本常识、实验的基本操作等。

所以,化学教学应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智能,而不是只传授给学生化学概念和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