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一、填空题1、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2、复合材料中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为增强剂。
与第一、二代复合材料相比,第三代复合材料主要是在基体方面作了改进。
3、激光器主要由工作物质、泵浦源和谐振腔构成,它主要是解决粒子反转问题。
4、非线性方程有一种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外界微小的扰动都将导致解的巨大变化,有时甚至会面目全非,即洛伦兹提出所谓蝴蝶效应。
5、19世纪末由物理学领域所谓“两朵乌云”引发的革命,最终产生了相对论和量子论两大理论。
6、按是否随它本身的转化或人类的利用而日益减少来划分,能源可分为 再生 和非再生。
7、集成度是标志集成电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即指在一定面积的硅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元件的数量。
8、2005年10月我国的神舟6号飞船顺利升空和安全着陆,首次进行了多人多天的飞行,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出重要一步。
9、以光谱或温度为横坐标,光度或绝对星等为纵坐标的图谱叫赫罗图图。
处在该图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对角线狭窄带区内的恒星为主序系星。
10、在距地面约36000千米的赤道上空等间隔放置3颗静止(同步)卫星就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信。
11、在系统实现空间、时间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如果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扰,仅是依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来达到,这种系统称之为自组织。
12、基因是 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殊片段。
13、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从还原论到统论;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从决定论思维方式到非决定论思维;从精确思维到模糊思维。
二、关联题1物质波d a 普朗克5阿基米德d a《天体运行伦》2能量子假说b伽莫夫6赖尔 b b《地质学原理》a3宇宙大爆炸c哈勃7 林耐c c《自然系统》b4星系红移定律 d 德布罗意8哥白尼a d 《论杠杆》 c9 维纳c a 系统论13 STM b a全球定位系统10 贝塔朗菲a b 原子论14 GPS a b 扫描隧道显微镜11道尔顿b c 控制论15 ES c c胚胎干细胞12申农 d d信息论16 HGP d d人类基因组计划三、单项选择题1、分形与混沌是(A)的。
A、内在一致B、实质不同C、外在相似D、完全不同2、下列(D)不能作为研究微观粒子结构的工具。
A、对撞机B、回旋加速器C、空间探测仪D、显微镜3、下列属于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的是(C)。
A、河外星系B、超新星爆炸C、脉冲星D、黑洞4、迄今为止人类认识到自然界共有四种相互作用,即( B )。
A、电力、磁力、弱力、强力B、弱力、强力、引力、电磁力C、电力、磁力、引力、排斥力D、引力、排斥力、弱力、强力5、酸雨是pH值( C )的降水。
A、等于5.6B、大于5.6C、小于5.6D、小于76、下列(D)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A、细胞工程B、酶工程C、发酵工程D、蛋白质工程7、科学研究表明木星上的大红斑是一种(D)。
A、蝴蝶效应B、分形现象AC、线性叠加D、相干结构8、直觉和顿悟属于一般科学方法中的()。
A、非逻辑思维方法B、理论性科学方法C、横向科学方法D、经验性科学方法9、关于哈勃下列说法(D)是不正确的。
A、哈勃发现星系光谱的红移现象B、哈勃发现河外星系C、哈勃提出星系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比例公式D、哈勃设计和制造了太空望远镜10、下列(A)不属于激光器谐振腔的作用。
A、产生受激发射物质B、提供光学反馈放大C、保证激光高方向性D、增强受激辐射强度11、摩尔根的基因理论指出了(B)。
A、蛋白质是基因的载体B、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C、脱氧核糖核酸是基因的载体D、核糖核酸是基因的载体12、20世纪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齐名的另一项发明是(A)。
A、激光器B、宇宙飞船C、光导纤维D、纳米材料13、阿拉伯数字的是(D)创造的。
A、埃及人B、希腊人C、罗马人D、印度人14、原子和夸克的直径大小分别为(B)米。
A、10-14、10-15B、10-10、10-19C、10-10、10-15D、10-14、10-1015、1985年哈雷彗星飞临地球时美国提出了一个以科学教育为核心的国家计划,以彗星再度光临地球的时间命名的,它叫(C)。
A、星球大战计划B、曼哈顿计划C、2061计划D、双子星计划16、氢聚变主要发生在恒星演化的(C)过程。
A、引力收缩阶段B、红巨星阶段C、主星序阶段D、红巨星后阶段17、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叫(B)。
A、星火计划B、火炬计划C、燎原计划D、重点科技攻关计划18、“多莉羊”所携带的遗传基因与(C)相同。
A、提供卵细胞的母羊B、怀孕并产下它的母羊C、提供体细胞的母羊19、下列既属于一次能源又属于非再生能源的是(C)。
A、水能和风能B、电和太阳能C、煤炭和天然气D、氢气和核能20、我国1988年建成的北京正一负电子对撞机是(B)A、材料实验装置B、高能物理实验装置C、高分子化学实验装置D、激光实验装置四、多项选择题1、我国目前已有的航天器是(D F)A、火箭B、导弹C、空间站D、人造卫星E、航天飞机F、宇宙飞船2、“以太”是(B D E)A、物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媒介B、古希腊人提出的一种元素C、万有引力在真空中传播的承担者D、牛顿力学中的绝对参照系E、被实验否定了的虚构概念3、美国的登月计划包含哪些子计划(B D E)A、木星计划B、水星计划C、火星计划D、土星计划E、双子星计划F、阿波罗计划4、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重大的科技事件有(B E)A、建立第一座核电站B、人类登上月球C、克隆哺乳动物D、建立DNA分子模型E、激光器的发明5、下列关于航天飞机说法正确的是(A B C E)A、往返地面与太空之间B、可用来发送卫星C、可重复使用D、起飞像飞机E、降落像飞机F、主体部分也叫轨道器五、是非题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学技术水平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高峰。
(×)2、空间站是太空实验室它属于航天器。
(∨)3、中世纪的西欧由于受到封建贵族严格控制和禁锢科技发展非常缓慢。
(×)4、计算机的字长越长运算的精度越高,但计算的速度越慢。
(×)5、太阳通过臭氧层空洞辐射到地球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6、光速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极限速度。
(∨)7、激发态的电子自发地跃迁到基态,多余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这个过程叫自发辐射。
(∨)8、高温超导材料一般是指在液氮温度(-196℃)以上电阻为零的材料。
(∨)六、简述题1、简答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推论。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1)、相对性原理:物理学定律在所有的惯性参照系中都相同,一切运动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特殊的惯性参照系(如所谓“以太”);(2)、光速不变原理,光束在真空中传播是常数。
推论:运动中的尺子缩短,运动中的时钟变慢,光速是极限速度,同时性的相对性。
2、简介科技史上某一重大事件及其意义。
3、阐述空间资源以及人类进入空间需克服的障碍。
宇宙空间的主要资源有:高真空、超洁净、高位置、微重力、太阳能及其他资源。
人类进入空间需克服的障碍:1、地球引力2、高度真空3、环境温差剧烈变化4、强辐射环境4、谈谈你对下列名句的理解:“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
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
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好像不太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
”——爱因斯坦《科学技术概论》复习一、填空题:1、近代科学史上已完成了几次大综合。
第一次是、第二次是、第三次是麦克斯韦的理论。
2、科学方法的核心是方法,培根强调观察和实验,推崇理论思维。
3、狭义相对论推出了E=mc2公式,1942年世界上第一座的建立成了现代高新技术的标志。
4、1948年提出了大爆炸宇宙论,其预言了约有3K的,被观察所证实,但目前奇点问题仍未解决。
5、狭义相对论推出了E=mc2公式,1942年世界上第一座的建立成了现代高新技术的标志。
6、酶是一类具有特殊能力的蛋白质;酶工程主要利用酶来催化化学反应高效地获得所需的产品的一门技术,其中技术是酶工程的核心。
7、社会体制的改革应致力于公平性建立,公平包括。
8、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三大目标是①保护过程和②保护遗传基因的③保护现有物种,促进生物资源的。
9、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理论认为:进入任何一个营养级的物质和能量只有一部分转移到次一级生物即定律。
10、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的凯伊发明了为导火索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以瓦特发明的为重要标志。
11、科学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作为一个相互反作用的系统,研究其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过程。
联合国《21世纪议程》将它作为战略的科学基础之一。
12、生态系统是一个系统,只有物质、能量的输入和的排出,开放系统便可维持平衡。
13、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RNA自身可以起的作用,可以在没有蛋白质的帮助下。
14、19世纪末,普朗克提出了假说,解决了这朵乌云,宣告了量子理论的诞生。
15、系统论创始人贝塔郎菲认为“系统”即有相互作用的元素的综合体。
系统的功能即取决于系统的,又取决于系统的。
16、控制论中反馈主要是,它是通过输出返回输入反抗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使系统趋于。
17、具有的形状称为分形,它具有无穷嵌套结构。
18、新能源有两种:一种是,一种用新技术开发的古老能源,如:等等。
19、目前较为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有:。
20、科学不仅是一种,同时也是一次基本的社会事业和一种社会发展过程。
21、强力的传播子是,弱力的传播子是,电磁力的传播子是。
22、一般认为科学中心经历几次转移,其顺序是:。
23、牛顿力学是整个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24、人工智能主要有两个学派:学派已取得很大成就,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成熟是其标志;而“脑型”计算机是学派理论的产物。
分布性、并行性和连接性是这种计算机的主要特征。
25、运用系统方法研究问题霍尔提出三维结构方法,这三维分别为。
26、自组织理论刻划客观事物的的过程。
系统可能实现自组织的主要原因是系统中存在的相互作用。
27、恒星的归缩由其质量决定,对于小于倍太阳质量的所谓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其结局为;质量大于它小于2.4倍太阳的恒星最终结局是,再大的恒星变成。
28、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是原理和原理;广义协变原理是说自然定理对于都应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
29、细胞工程是一门在水平上改良生物和创造新生物的技术。
30、化学键有三种基本类型:。
其中共价键的本质乃是的重叠。
31、1954年和米尔斯提出了规范统一场理论,目前统一理论已取得成功。
强弱电三者的统一理论称理论;四种力的统一理论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