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

美国1933年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operation ),负责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

起因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使得美国大约9000家银行破产,存款人的经济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经过7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已经相当成熟,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首先,美国成立FDIC作为一个独立的联邦政府机构,直接向美国国会负责。

肩负三个职能,最主要为存款保险,其次为银行监管和处置倒闭存款机构。

由此达到两个主要目的:保护小储蓄,防止挤兑现象和为处置出现严重问题、破产或濒于破产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存款保险制度在中国建立初期也可由政府提供资助和进行担保,然后逐渐形成放开政策。

其次,FDIC强制所有联储会员、联邦特许商业银行、储贷机构和部分州特许银行加入。

一方面扩大了保险覆盖面,使得几乎100%的银行和储贷机构都被要求加入了存款保险体系,大部分存款都能得到有效保护。

另一方面,强制性加入也使得FDIC能够获得充足的保险基金,扩大业务,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以从中小银行逐渐扩大到国有独资银行。

如若能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纳入到存款保险体系,会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起到极为重大的作用。

在美国,存款保险制度也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如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道德风险改革中提出的将保险费率同风险挂钩的建议,但此改革措施也可能导致不公平性,和对费率的测定的不确定性等问题。

在中国,一般看法为实行单一费率,但不能否定差别费率在存款保险制度中的作用。

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银行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其信用等级,风险承受能力较其他中小银行显然较高,实行统一费率对国有商业银行确为不公。

除此之外,保险额度,制度推出时机等也为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考虑因素。

下面,我们就中国在现今历史背景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出几点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