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上海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上海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关于本篇文档文件类型: Microsoft Word 2003(纯文字版)标题:2014上海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内容:2014上海崇明县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上海虹口区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上海黄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上海静安区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上海闵行区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上海浦东新区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18大技巧(6套试卷,18大技巧)关键字: 2014 上海高考语文二模统计信息: 44页;48,854字字体字号: 宋体;五号页面信息: A4;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厘米;(左侧)装订线-0.5厘米 惊爆价: 3元(平均每套试卷0.5元)2014上海崇明县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试题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8分)河路争桥詹克明‚河‛行东西,‚路‛穿南北,会于中土,立地成桥。

‚桥‛直插河底,纵接于路。

当属河耶路耶?一时引得河路相争。

①河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水就不会有桥,可见桥当归‚水‛所有。

路曰:大都市的‚立交桥‛都没有水,它们也是桥。

况且,许多高架路实际上就是绵延在空中的‚高架桥‛。

可见桥路(a)。

②河:‚小桥流水人家‛多么富有诗意!可见‚桥‛与‚水‛乃天作地设之(b)。

路:陆务观有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驿‛乃是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这不仅是‚路‛,还是交通干道。

所系之‚桥‛虽是断桥,但自古以来便与‚驿路‛(c)。

③河:‚兰州黄河第一桥‛,‚郑州黄河大铁桥‛,‚武汉长江大桥‛,‚杭州钱塘江大桥‛……这些桥都与河名相连,当属于谁,在老百姓的口碑中就已见分晓。

怎么从来没见在上面镌有路牌呢?路:没有路标牌号不一定就不重要。

天安门坐落在北京‚十里长安道‛的正中央。

天安门以东是‚东长安街‛,以西是‚西长安街‛,各自编制门牌号数。

请问‚天安门‛在长安街上门牌几号?此乃‚中华第一门‛,同样没有路名牌号。

④河:最原始的桥当是浅水中的几块小石矶,人兽都可以踩着过河。

这些石头原本就是河床的一部分,作为桥的雏形,自打老祖宗起这‚桥‛就是完完全全属于河的。

一句曾经风靡全国的金科玉律——‚摸着石头过河‛,无意中也流露出对它的某种原始回归情结。

路:按照现代技术我可以建造一座斜拉桥,用斜缆将梁身悬吊。

不仅河中不见一个桥墩,更无须在岸边建造桥堍,整座桥高悬于河流上方,与河水、河床、河岸全不搭界,它又怎么会属于河呢?⑤河:河道运输本是农耕文明的产物。

特别是江南水乡,河网密布,为便于大型木船通航,所建之桥多为桥洞高阔之拱桥。

这些为水运而建之桥显然当附属于水。

路:首先,河流本身并不需要桥;其次,桥在方向上与路完全一致,却与河的流向交叉;第三,桥在高度上也与路完全相同,却与水面背离;第四,桥天然地与路连在一起,路之不存,桥将焉附。

⑥河:非也!桥与路并非存在必然联系。

天安门前金水河上并排着五座金水桥,前后并无五条路,它们所连接的却是整整一座大广场。

你能把‚广场‛称为‚五条路‛吗?路:从形制上看,路是‚干‛,河是‚湿‛,桥亦是‚干‛,与路‚同质‛,自然被路引为同类。

⑦河:不一定!古罗马时代的‚渡槽‛都是拱形桥结构,由一连串拱形桥洞连成,渡槽里面流的是‚水‛,与‚河‛(d)!路:河流乃自然地理之产物,而路则完全是人类文明产物。

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桥同样是人类文明成果,当然要与路归为一类。

⑧河:自从有了人类,河流就已不再是完完全全的自然之物了。

除了天然河流还有人工运河。

中国的自然水系多为东西流向,故南北交通和运输较为困难。

京杭大运河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不仅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还连接了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区,使中华文明得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条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项堪称‚世界级‛的人类文明成果!路:桥两边所连接的都是完全等同的路。

倘若一座大桥修建得十分平直,不仅使用了与公路完全相同的水泥材质,而且桥面宽度也与公路等宽,人从桥上驱车而过,他根本感受不到下面有桥的存在。

桥面与路面如此浑然一体,感官上都无从分辨,这样的桥还能不属于路吗?……河路争桥如此旗鼓相当,难分伯仲,欲请‚桥‛来评判一番,给双方分个高下。

桥静听多时,自认为:吾桥原本非路非河,独成一类,焉能归属其他异类?故‚桥属河还是属路‛是一个‚伪命题‛。

权且扬汤止沸,略抒己见:客观上看,桥断路必断,而河尚可通。

由是观之,桥更为路之所需。

但若仅仅为着路通而建,填石拦河,夯土筑路似更为简便。

但如此堵水,更像筑‚坝‛,绝非架桥。

‚坝‛:繁体字为‚壩‛,只顾‚自通‛,阻断河通,虽是土物难掩霸气。

而‚桥‛既确保路通,又不碍河通,可见,桥乃是□□□□□□……□□□□□□。

二位以为如何?河路齐声称:‚善!‛(原载《文汇报》,有删改)1.文中a、b、c、d四处括号内,依次填入最恰当词语的一项是()。

(3分)A.同质相通联姻同宗B.同宗联姻同质相通C.同宗联姻相通同质D.同质同宗联姻相通3.河路相争的8个回合中,这些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2分)。

4.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②回合中,河路分别用古诗证明“桥”的归属,有理有趣。

B.俗话“摸着石头过河”中,“石头”其实也可看作最原始的“桥”。

C.第⑧回合对京杭大运河的详细介绍,是突出这项工程的伟大。

D.桥既确保路通,又不碍河通,原本非路非河,自当独成一类。

5.文章最后方框处是“桥”的一段总结语,请根据上下文正确填写(不超过35字)。

(3分)6.作为一篇科普小品,本文有何特色,请作简要评析。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20分)夜雨扬州千年梦叶延滨①对扬州最深的印象,是梦中的扬州雨,雨中的扬州梦。

②主人说,到了老扬州了,不要住酒店宾馆,走老街,进老院子,住住老房子。

果真是青砖青瓦的老街,窄窄的小巷从戴望舒的诗行里铺过来,高高的门牌坊,上书‚长乐客栈‛四个大字。

灯火朦胧,花影摇曳,空气中透出一种古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陈年的普洱,浓浓的夜色中浸润..着岁月的墨香。

立在土里的青砖砌成小道,夜色藏去花园的七色花彩,草木沁人的清香显出一派宁静。

池塘不大,足够灯火闪烁,电灯放在旧式的灯笼里,也就放低了身段,像烛火悄然为人指路。

我和散文家王巨才先生住一个小院,一进三间的青砖大屋,中间的堂屋是共用的客厅,我们分别住进两侧厢房。

进了卧室,全部摆设都是清式家具,让人想到当年的富商之家,只是比当年多了全套的电灯、电话、电视、互联网和崭新的卫浴。

③历史街区是古城扬州闪亮的城市名片,长乐客栈无疑是‚名片‛中的点睛之笔。

到其他城市观光也好采风也好,夜里就是睡觉。

而在扬州,比观光比采风更有要紧的是做个好梦,梦中还会有另一个千年扬州。

④扬州一梦,真不知醒着的更美,还是梦里的更真?⑤梦中的瘦西湖和眼前的竟如此相像,我问自己,来过吗?什么时候?前世还是今生?瘦西湖真是个婀娜美女,苗条身段,随风摆动,绿水罗裙,碧波姿影,风韵万千。

只是,说的是这瘦瘦的窄小湖泊如果换一个地方,也就是一条不宽的河,和那些流过许多普通村落的河流没有多少差别。

瘦西湖美名远播,头一条是沾了扬州的光,瘦西湖是出自名门的大家闺秀。

扬州是文化名城,千年的风流百年的富贵,不能像今天的官二代说‚我爸是李刚‛,那是纨绔的轻狂,也不能像时下的富二代开着宝马去撒野,那是败家的浅薄。

富甲天下的扬州偏说瘦了才美。

藏富于民的扬州不夸家产说风景,瘦西湖因瘦而美,借‚西湖‛而知其名,添一个‚瘦‛字而藏精巧、精美、精妙,让天下人去猜去向往!正是如此,瘦西湖成了扬州万千风情的娇宠,徐园、闵园、贺园、罗园、熊园……富甲天下的商贾,想沾上瘦西湖的美景,沿湖买地建园子,平日里能借观赏瘦西湖的骚人墨客扬名于世,皇帝南巡游湖时又可以邀宠。

富商们就以自己的姓氏命名园子,依湖而建,瘦瘦的湖水像一条曲折回旋的绿丝带,将一个个珍珠翡翠般的园林串起来,这些园子就像瘦西湖的首饰衣装,将瘦西湖打扮得如同天仙。

如果只是如此,瘦西湖还缺点什么。

缺什么?诗人们都知道,于是有了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佳句之后,扬州和瘦西湖以及挂在瘦西湖头上的月亮都成了诗人们歌咏的主题:‚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不就是在这样的诗行里,一次又一次走近瘦西湖,一次又一次梦中走进扬州月色中?⑥梦让这急匆匆的雨脚踢醒了。

这是扬州初夏的夜雨。

⑦雨的那一头是高邮,高邮是扬州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因保有最早的邮递驿站而得名。

比邮驿更让高邮声名远播的是高邮的双黄鸭蛋,大概水乡丰饶,鸭子能下双黄蛋,后来经过精心筛选培育,让双黄鸭蛋成了高邮的形象代表。

此行高邮,见到高邮另一个‚双黄蛋‛,文胆双杰!高邮有个著名的风景区叫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为东岳行宫,因苏轼、孙觉、秦观、王巩等文人会集于此故得名。

文游台是筑在土山顶端的高台建筑,登高四望,禾田湖天,水乡景色,尽收眼底。

最引人注意的是汪曾祺文学馆。

文游台一进大门,有一尊秦观的塑像,汪曾祺的纪念馆在塑像右侧。

从秦观像到汪曾祺纪念馆不过百步之遥,岁月却走过了千年。

秦观以诗传天下,而当代的汪曾祺以文名扬四海,一诗一文,千年之约?我最早是看了样板戏《沙家浜》,知道这满台男女的词,都出自汪曾祺笔下。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先生以《受戒》等一批小说声震文坛,也就知道了先生是扬州高邮人,是秦观的同乡。

更有幸在1986年与先生一起参加‚中国作家访问团‛,在团长邵燕祥带领下,在滇西高原转了半个月。

此次云南之行,汪曾祺十分高兴,他在抗战时期曾就读于昆明的西南联大。

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那时候滇西没有机场,也没有高等级公路,我们的滇西之旅,大都是坐在中巴车在沙石路上颠簸。

好在一路上汪先生谈兴十足,忆旧话当年,山水说典故,让此行成了一次汪曾祺导游之行。

我曾用九个字记下了此行对汪先生的印象:讲故事,喝烈酒,写好字。

在汪曾祺纪念馆里看到林斤澜先生为汪曾祺写的对联:‚我行我素小葱拌豆腐;若即若离下笔如有神‛,我就想到那次旅行结束时,汪先生送我的一幅字: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呜呼,眼前见字如见人,先生人却驾鹤而去!从秦少游到汪曾祺,扬州高邮一股文脉,是怎样的在人心里穿越千年……⑧雨声越来越大。

密密的雨脚在瓦屋的顶上敲击,如小鼓棰在鼓面上舞蹈。

雨水顺瓦檐倾泻如注,一排瓦檐就成了一面小瀑布,让雨水在小院里放纵喧哗。

我有多久没有这样亲近过雨了?住进城市水泥森林的楼房,我们已经忘记了雨打芭蕉的声音,忘记雨点敲击屋顶的韵味,更忘记雨檐流瀑的景象,我早已习惯在电视天气预报的节目里‚听雨‛……⑨扬州初夏的雨将我唤醒,我醒在一场千年扬州梦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