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技术

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技术

凡以药材粉碎成细粉后直接制成制剂或添 加有部分药材粉末的制剂,由于其在制作过 程中原药材的显微特征仍保留到制剂中去, 因此均可用显微定性鉴别法进行鉴别。
第二节 一般化学反应法
( General Chemical Reaction)
一、原理
检测试剂+指标性成分
显色反应 沉淀反应
颜色 沉淀 气体
二.特点
《中国药典》(2005)新增中成药 (116种)鉴别方法
鉴别方法 薄层色谱
应用品种 114
说明 应用最多的鉴别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4
气相色谱 分光光度法
3
主要鉴别挥发性成分
0
一般化学反应法
2
荧光鉴别法
0
微量升华法
0
显微鉴别法
29
适用于含药粉的剂型
中成药的显微鉴别
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
利用显微镜来观察中药制剂中原药材的 组织碎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从而鉴别 制剂的处方组成。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鉴别
目的:检定制剂的真实性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
第一节 必备知识 第二节 一般化学反应法 第三节 升华鉴别法 第四节 荧光鉴别法 第五节 薄层色谱鉴别法 第六节 气相色谱鉴别法 第七节 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法
第一节 必备知识
一、理化鉴别的意义
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是利用其药味(原料药)中的 某种或某类指标性成分的理化性质,通过化学分析方 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检测有关成分在制剂中是否存在, 进而对所含药味与处方的一致性做出判断,达到鉴定 药品真伪之目的。
三、常用的一般化学反应
主要用于制剂中生物碱、黄酮类、蒽醌类、皂 苷、香豆素、萜类以及各种矿物类成分的鉴别。 (一)生物碱
1. 碘化铋钾反应 :红棕色↓ 2. 碘化汞钾反应 :类白色↓ 3. 硅钨酸反应 :白色↓ 4. 苦味酸反应 :黄色结晶性 ↓
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注意事先排除其它成分 的干扰。少数生物碱不与上述通用沉淀试剂反应, 而具有专属性较强的其它反应。
2As2S2+7O2
2As2O3+4SO2↑
As2O3+3H2O
2H3AsO3
2H3AsO3+3H2S
As2S3(黄)+6H2O
As2S3在盐酸中析出黄色沉淀,并溶于碳酸铵中
4As2S3+12(NH4)2CO3
4(NH4)3AsO3+4(NH4)3AsS3+12CO2↑
小儿惊风散等。
(八)动物药
含有
③ 一般需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反应所产生的颜 色或沉淀,若沉淀为白色或类白色则需在 黑色背景下观察。
1.一般化学反应法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性较强 等特点。 2.其否定功能往往强于肯定功能,专属性较差。 3.易发生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
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克服方法如下:
①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除去干扰性成分, 富集被检成分。
②选用专属性较强的检测试剂。 ③必要时做阳性或阴性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保证其专属性和灵敏度。
(七)矿物药
朱砂、石膏、雄黄等为中成药中常见的矿药。 1.朱砂(主含HgS) :铜片反应。 例:天王补心丹等中成药中朱砂的鉴定。
2.石膏、牡蛎、海螵蛸等 富含钙盐,主要采用草酸铵反应 。
CaSO4+(NH4)2C2O4→CaC2O4(白)↓+(NH4)2SO4
CaC2O4溶于盐酸,难溶于醋酸。
CaC2O4+2HCl→CaCl2+H2C2O4
药品真实性的检定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如果药品缺乏真实性, 则可判定为不合格药品,并以假药论处。
二、理化鉴别的特点
理化鉴别是以制剂药味中的指标性成分(主 要为有效成分或特征性成分)为检测对象,故 可以更加客观深刻地评价药品的真实性。对于 液体制剂或其它不含原料药粉的制剂,理化鉴 别则显得为重要。
三、理化鉴别的方法
一般化学鉴别法 微量升华法 荧光鉴别法 分光光度法(UV ; IR) 薄层C)
其中色谱法尤其是薄层色谱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由于 色谱法具有分离分析双重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鉴别工作的灵敏 度和专属性,并成为今后中药制剂鉴别的发展方向。
(五)香豆素、内酯类和酚类
常用的检识反应有: ① 氯亚氨基-2,6-二氯醌-四硼酸钠反应(Gibbs反
应),呈现蓝色。 ② 异羟肟酸铁反应 呈红色。
应用品种有:养阴清肺膏(牡丹皮)、前列舒丸 (牡丹皮)等。
(六)挥发性成分
香草醛—浓硫酸反应:呈红、红紫色。 应用品种主要有:
万应锭(冰片) 牛黄解毒片(冰片) 养心定悸膏(桂枝、生姜)等
蛋白质 氨基酸
茚三酮反应
正反应呈红紫色
例如:龟龄集(鹿茸、海马、等)
参茸保胎丸(阿胶、鹿茸)等。
三、操作方法
(1)供试液的制备(见前述) (2)操作方式
大多为试管反应 ,或在检测试纸上、或 在蒸发皿(坩埚)中进行反应
五、结果判断
将反应现象或结果与药品标准对照, 若一致则符合规定。若不一致则判定为 不符合规定。
六、注意事项
① 试管反应一般使用2×10cm试管,取供试 液1~2ml。加入检测试液时,试管应稍倾斜, 试液应沿试管内壁逐滴加入,滴管下口不得 触及内壁。
② 加入反应试液后一般需振摇试管,使之与 供试液混匀。振摇时应缓缓摇摆振摇,不得 上下振摇,手指不允许堵塞试管口,若需层 反应,则不得振摇试管。
(二)黄酮类化合物
检识反应:盐酸—镁粉反应,呈紫红色。 例:大山楂丸(山楂)
抗骨增生丸(淫羊藿) 参茸保胎丸(黄芩)
(三)蒽醌类化合物
碱液反应:阳性反应呈红色,加酸 红色褪去呈黄色。 例:大黄流浸膏。
(四)皂苷
常用的定性鉴别反应有: ① 泡沫反应 样品水溶液振摇后,产生持久性泡 沫。 ② 醋酐—浓硫酸反应 甾体皂苷呈现污绿色,三 萜皂苷呈现红、红紫色。 ③ 浓硫酸反应 呈现红、红紫色。 ④ 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反应 氯仿液呈紫兰色。 ⑤ 氯仿—浓硫酸反应 氯仿层出现红色或兰色, 并具绿色荧光。 例:地奥心血康胶囊(黄山药和穿山龙薯蓣的 提取物)、养心定悸膏(甘草、红参、麦冬)。
止咳桔红口服液(石膏)、安胃片(海螵蛸)、龙 牡壮骨颗粒(牡蛎、龙骨、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3.雄黄(主含As2S2)
(1)氯化钡沉淀法(检出硫)
As2S2+KClO3+4HNO3 [o] 2K3AsO3+H2SO4+Cl2↑+4NO↑
H2SO4+BaCl2
牙痛一粒丸
BaSO4↓(白)
(2)硫化氢反应(检出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