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神经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神经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田文燕*摘要:本文主要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分析情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在认知事物和对事物作出反应这两个过程之间,有一个对事物进行评价的过程,及刺激评价过程。

不同的语言学习者刺激评价过程不同。

因此,如何适应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对外于教学是一个挑战。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神经语言学外语教学1. 引言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 )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有时也称作Neurological linguistics。

神经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发展和使用的神经基础,是研究大脑在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上所起的功用的学科。

神经语言学模式(Neuro-Linquistic Programmic简称为 NLP)是在1976年由John Grinder和Richard Bandler为了揭示人的神经如何与语言和身体相互作用而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

两位专家还根据这一理论模式设计了很多能提高工作能力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很快,NLP 在心理治疗、商业、法律、咨询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NLP 成为外语教学中的时髦语。

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包括,大脑的结构如何影响语言学习,语言如何储存,储存在大脑的什么部位,及大脑受损时运用语言的能力受到什么影响。

神经语言学试图构建一个大脑控制听、说、读、写和打手势等过程的模型。

迄今为止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假设一个“神经程序”分为若干阶段,以此来揭示言语产生过程中观察到的各种想象,如时间上的发音协调,定序和其他特征。

这种方法主要依靠两大领域的研究和发现,一是临床语言学对诸如失语症、发音困难、结巴等症状的研究,试图通过分析言语故障的各个阶段来推演出底层系统的性质;二是用参项发音语音学的方法来研究言语产生,特别是研究言语中出现的“正常”语误,如舌头打滑的口误和支吾。

本文主要是想要通过对语言发展的研究及其所使用的神经基础,来探讨神经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其带给外语教学的启示。

2. 神经生物基础与外语学习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各种感知系统获得信息。

神经科学家认为,这些信息都是各种各样的刺激。

大脑对获得的刺激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作出反应,评价结果可能是肯定的(positive appraisal),也可能是否定的(negative appraisal)。

那么大脑根据什么来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呢?Schumann (1997)认为,在肯定或否定评价的背后有一个神经生物系统(neurobiological system)在起作用。

这个系统由大脑的若干个部分组成。

心理学家发现,大脑进行刺激评价时参照五个方面:刺激的新奇程度和熟悉程度;刺激带来的愉快感;刺激与目标和需要关系;对刺激的应付能力;刺激带来的自我及社会形象。

外语学习研究专家调查学习动机时发现,有关动机的刺激评价包括了上述五个方面中的四个方面(即不包括新奇程度和熟悉程度)。

就学习动机而言,肯定评价促进语言学习,否定评价阻碍语言学习。

那么关键问题是,神经科学家提出的生物评价系统(biological appraisal system)与心理学家和语言研究专家发现的刺激评价的几* 田文燕(1965- ),女,硕士,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副教授,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特殊用途英语教学,应用语言学;通讯地址:甘肃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邮编:730050。

67个方面有什么关系?回答这个问题有两种途径。

一是研究神经评价机制受到损害的病人的刺激评价表现。

二是利用动物做实验。

当然这也是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所要进一步研究的。

3. 神经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每一种新的语言理论的出现都会伴随对其理论的应用。

结构主义使替换练习流行一时,乔姆斯基对语言运用的重视促进了功能教学法的发展。

与此相比,神经语言学对教学的影响也许不具有革命性,但可以肯定,它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对外语教学是有价值的。

首先,它从理论上支持了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 ,1985),如上文所述人的生物评价系统控制外语学习中的刺激评价和学习动机。

生物评价系统主要是鉴定刺激的情感意义(emotional relevance)和动机意义(motivational significance),也就是判断刺激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动机。

如果神经生物系统人为刺激符合学习者的学习情感和动机,就对刺激作出肯定评价;否则,作出否定评价。

刺激评价系统所参照的五个方面都可能导致肯定或否定评价。

在给定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一个方面的评价可能以肯定评价为主,但在另一个方面可能以否定评价为主。

比如,根据愉快感,学习者对其学习环境可能作出否定评价。

但在目标和需求方面,学习者可能对同样的学习环境作出肯定评价。

另外,学习者是否在某一方面作出肯定评价也因人而异。

比如,对多数学习者来说,愉快的学习环境导致肯定评价。

但对有些学习者来说,不愉快的环境也可能导致肯定评价,因为它可能从别的角度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基于上述论述,笔者认为,为了不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教师应避免四种活动:第一,学生认为不愉快的活动;第二,与学生学习目标相冲突的活动;第三,低于或超出学生应付能力的活动;第四,有损学生自我形象和社会形象的活动。

Schumann (1997)指出,大脑系统有横向变化和纵向变化。

横向变化指不同学习者的大脑工作方式各不相同。

纵向变化指大脑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

正是由于这两种变化外语教学不可能有最佳方法。

其次,它有助于我们了解阻碍或促进语言学习的过程。

历史已经证明,语言教学要取得成功,必须首先了解学生内在的学习过程。

由于NLP 主要是探索神经与语言和身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它有助于我们了解阻碍或促进语言学习过程:(1 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基础是他们内心的一张“地图”。

这张地图与人的感知系统及个人体验、信念、文化、语言、兴趣和价值观等有密切关系。

由于每个人的内心“地图”不同,所以他们的情感状态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同样的环境,人们的反应各异。

比如有人害怕考试,而有人则把考试看作一种挑战和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2 有时人们虽然已经有了足够的内在资源,但由于没有适当的策略和技巧而无法利用这些资源来构建思想。

所以应该学习成功人士的策略和技巧。

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发展这些策略和技巧;(3 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情感的组合都有一个模式。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探索并利用成功的组合模式,调整那些不太成功的模式;(4 消极行为的背后都有积极的意图。

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认识这些积极的意图,那么他们就会采取其他积极行为来实现意图。

笔者曾在Puchta 于1999年所写的一文中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高级部门经理想要提高他在西班牙的商业竞争能力,他的母语是英语。

他参加了一个语言学习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的进步非常明显,得到了老师高度赞扬,而且他能够很流利地与西班牙人交流。

可是这位经理一接到讲西班牙语的人打来的电话,他就会感到很慌乱,脑子里一片空白,在电话里既听不懂也不敢说西班牙语。

这位经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关键是因为他认为他还不能在电话里讲西班牙语,所以一听到对方讲西班牙语就慌乱。

听觉、视觉和情感形成一种消极组合,从而极大地妨碍内在资源(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提取和利用。

经过NLP 矫正,那位经理终于摆脱了困境。

在外语学习者身上NLP 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但不成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这主要是学生的成长不能只依赖一些孤立的NLP 技巧,而是依靠大脑不同逻辑层次有系统的组合。

这些逻辑层次逻辑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和身份。

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环境。

语言教学中的环境指教室的桌椅情况、68座位安排形式、录音机的质量、灯光条件以及时间安排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学习的结果。

行为指教师和学生在环境中交流行为,与环境一样,行为习惯也影响学习结果。

学生行为的效果取决于他们的能力。

具备合适的内在“地图”和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学生比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学生学得快、学得好。

学生的能力由他们的信念系统组织管理,而信念又受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识所影响。

如果教师能够把以上阐述的几个逻辑层次有系统的组合起来,就能创造一种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文化(learning culture)。

这种学习文化给学生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行为模式和思维策略,增强他们的信念和能力,最终使他们与所学外语产生共鸣。

4. 结论综上所述,神经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国外语言学研究的每一阶段都引起语言教学理论的更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的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

目前国外已开始对神经语言学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的研究,而我国还处于滞后的状态。

神经语言学的引进和研究对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1. Lamendella, J. T.. Neurolinguistics[J].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79(8: 373-391.2. Putchta, H.. Creating a Learning Culture to Which Students Want to Belong: The Application of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to Language Teaching. In Jane Amold (Eds..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3. Revell, J. & Norman, S.. IN Your Hands. NLP in ELT. London: Saffire Press. 1997.4. Scherer, K. R.. Emotion as a Multi-component Process: A Model and Some Cross-cultural Data. In P. Shaver (Ed.. 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5. Emotions,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 Beverly Hills. CA: Sage. 1984.5. Schumann, J. H.. The Pidginization Process : A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Rowley: Newbury House. 1978.Neurolinguistic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Wenyan Tian Lanzhou Polytechnical CollegeAbstract: Based on neurobi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paper analyses the affect and methodolog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Between the two courses of knowing a thing and giving a response, the brain’s sensory systems perceive an evaluation situation, i.e. a stimulus appraisal situation. Different language learners have different stimulus appraisal situations. This is a formidable challenge for teachers becaus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have more than fifty or sixty appraisal systems to deal with in one classroom.Key words: neurobiology; neurolinguis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Edited by Wendy and Iris6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