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痫病ppt课件
* 临床表现分轻证重证。
* 发作程度有轻重之分: 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 发作间隔时间之久暂。
18
2
·辨虚实
发作期-----多实证或实中夹虚
阳痫发作多实 阴痫发作多虚
19
休止期-----多虚或虚中夹实
从证型来辨: 风痰闭阻、痰火扰神
属· · · · · ·实证 心脾两虚、肝肾阴虚
20
二、治疗原则
发作期治标: 缓解期治本:
豁痰熄风,开窍定痫。
健脾化痰,养心安神,
补益肝肾,活血化瘀。
21
现代中医急救方法:
* 平卧头偏向一侧,利于痰涎吐出,
使呼吸道通畅。
* 抽搐牙关紧闭者,用开口器,
避免咬伤舌头;取下义齿。 * 针刺人中、合谷、内关。
* 通关散搐鼻。
病因病机
痰聚气逆→病发
痰
风痰闭窍→痫病
痰散气顺→休止
头外伤、产伤→脑络瘀阻→痰瘀闭窍→痫病
9
病机:
痰浊、肝风(火)、血瘀。
病位:
脑、心、肝、脾、肾。
10
诊断要点 先---先兆
期
急---发作
11
1
·发病过程:(临床表现)
先----
先兆期 :
短暂的头晕,胸闷,
幻觉。
+ 面色悔暗,肢冷,舌淡, 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
次症:呆木无知,不动
不语,神疲肢倦
痰多纳呆便溏。
25
治法:开窍醒神,温化痰
涎。 方药:五生饮,二陈汤。
(生南星、生白附子、
生半夏、川乌、黑豆) 病重者静滴、脾虚痰盛
主症:反复发痫不愈,神疲乏力,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麝香、
木香、当归) 或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29
3、肝肾阴虚 主症:痫病频作,神思恍惚,面色
晦暗,头晕目眩,两目干涩, 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大便 干燥,舌红少苔, 脉细数。
30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景岳全书》
(人参、淮山、熟地、山萸 肉、 拘杞子、杜仲、当 归)
突然仆倒,不醒人事。两
证侯特征
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
抽搐,项背强直,甚则二
便失禁,或口作猪羊叫声
,移时苏醒。
7
轻症:神呆,点头,吊目,
(1)头突然向前倾下,迅速抬起;
短暂失忆。
(2)两目上吊数秒钟或几分钟即
可恢复;
(3)动作突然中断,手中物件落地
8
情志失调→心肝气郁 禀赋不足→脏气失调 饮食不节→脾失健运
面色恍白,胸闷,痰多,纳
呆,便溏,舌淡,苔白腻,
脉濡滑。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
27
2、肝火痰热
主症:情绪急躁易怒,心烦失眠, 痰 黄,口苦咽干,便秘。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28
治法:清泻肝火,化痰宁神 方药:当归龙荟丸《宣明论方》
(龙胆草、青黛、芦荟、大黄、
3
《古今医鉴· 五痫》“发
则卒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 搐搦,背脊强直,口吐涎沫, 声类畜叫,食顷乃苏。”
4
《丹溪
·心法》“无非痰涎雍塞,
迷闷孔窍。”
《景岳全书》“治此者,当察痰 察气,因其甚者而先之。”
5
3
·范围:
原发性癫痫
西医的癫痫病
继发性癫痫
6
重症:
昏仆,抽,叫,涎。
15
颅脑CT
, M R检查可发现病
灶。
16
鉴别要点:
厥 证 中 风
痫 病
同点 突然昏倒,不醒人事。 在昏倒的 异点 同时有抽 叫,涎, 清醒后如 常人。 昏迷时间较 短,伴四肢 逆冷,清醒 后如常人。 昏迷时间较 长,伴口舌 歪斜,语言 不利,半身 不遂。
17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 辨轻重
12
急-----发作期:
* 重症(大发作)
昏仆,抽,叫,涎。
*轻症(小发作)
13
已-----恢复期:
发作过后,常遗有头昏, 精神疲倦,四肢乏力等
症状。
14
2
·青少年发病者,多有家族史。
3
·发病前多有诱因:惊恐、劳累,
饮食不节。
4
·脑电图检 查 棘波,尖波,
棘慢波。
痫
病
1
概述
1· 病名概念
痫病------因脏腑受伤,气机逆乱,元 神失控,临床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 四肢抽搐,两眼上视,口吐涎沫,或 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主
要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
又称“羊痫风”。
2
2
· 源流
《素问· 奇病论》“病名为胎病, 惊 子
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 ,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 发为巅疾也。”
22
三、分证论
治
发作期
1、阳痫 +
主症:神昏、抽、叫、涎
面色潮红或青紫,舌红,
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23
治法:
开窍醒神,泻热涤痰熄风。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医学心 悟》
(川贝、胆星、法夏、天麻)
急救:针刺人中、十宣、合谷。
24
2、阴痫
主症:神昏或昏愦,抽、叫、涎
31
中成药:
四虫散
痫宁片 全天麻胶囊 陈夏六君丸
32
病例分析
陈某,男,23岁。某日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伴有四肢抽搐,口吐涎沫, 口中有声,两目上视,持续约 5 分钟自 行清醒,不能回忆发作时情景。自述平 时性情急躁,心烦失眠,口苦口干,大
便秘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