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用化学-第3章-电解质溶液.

医用化学-第3章-电解质溶液.


② ③ ④

教学基本要求
2.
① ② ③
熟悉
强电解质理论、强电解质溶液表观解离度和 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 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水的离子积及水溶液的pH值的表达。

3. ① ②
酸碱溶液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活度因子及其计算。 难溶电解质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了解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 校正系数i与解离度α 的关系
1) AB型电解质 AB(aq) 平衡时 c- cα A+(aq) + B-(aq) cα cα i=1+α
ic=[(c-cα)+cα+cα]=c+cα 2) AB2(或A2B)型电解质 AB2(aq) 平衡时 c- cα
A2+(aq) + 2B-(aq) cα 2cα
Ba(OH)2
92 67
25 89 84
NaCl KNO3
NaAc KCl NH4Cl ZnSO4
84 83
79 86 85 40
HCN H3BO3
0.01 0.01
解质溶液理论
2.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要点 (Debye-Hückel理论) 电解质离子相互作用, 形成离子氛,致使离子 间相互作用而互相牵制, 表观解离度不是100%。 (离子氛模型) 另一种更为简单的离子 对模型,易理解,难量 化。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目前不能由实验测定电解质溶液单种离子的活 度因子,但可测定离子的平均活度因子γ±。 1-1价型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② ③ ④
由于离子的表观浓度小于理论浓度,一般 γB < 1 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很小,且离子所带的电荷 数也少时,活度接近浓度,即 γB≈1。 溶液中的中性分子也有活度和浓度的区别,不 过不象离子的区别那么大,所以,通常把中性 分子的活度因子视为1。 对于弱电解质溶液,因其离子浓度很小,一般 可以把弱电解质的活度因子也视为1。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和溶度积规则
沉淀的生成、分级沉淀和沉淀的溶解 沉淀溶解平衡实例
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的 强度。 酸碱解离常数及其应用,共轭酸碱对Ka与Kb关系。 一元弱酸弱碱、多元弱酸弱碱和两性物质(负离 子型、弱酸弱碱型)等水溶液中pH的计算。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的表达式,溶度积 和溶解度的关系及其计算。 离子积定义和溶度积规则涵义,应用浓度积规则 判断沉淀的生成、溶解及沉淀的先后次序。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3. • • • 离子的活度和活度因子 活度aB :离子的有效浓度(表观浓度)。有效浓 度小于理论浓度。 有效浓度a B = B 理论浓度bB 离子的活度
aB = γB· bB/bO 活度因子(系数)γB:溶质B的活度与质量摩尔 浓度的比值。
bθ为标准态质量摩尔浓度(即1 mol· kg-1)。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电解质的定义:是溶于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 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溶液:这些化合物的水溶液。
+
NaCl(s)
H2O
Na (aq) + Cl (aq)
+
-
aq. [ 拉丁语缩写aqua,水,液体,溶液 ]
关于水化(合)离子
• 任何溶解于溶剂的溶质粒子,必须与溶剂分 子作用,形成一种介于物理和化学之间的结 合状态,被称为“溶剂化”、“溶剂合物”。 其实质,就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化合态。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 解离度:达解离平衡时,已解离的分子数和分 子总数之比。单位为一,可以百分率表示。

在0.1 mol· kg-1电解质溶液中,解离度通常为: 强电解质 α>30%; 弱电解质 α<5%; 中强电解质α=5%~30%。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例 某电解质 HA 溶液,其质量摩尔浓度 b(HA) 为 0.1 mol· kg-1 ,测得此溶液的△ Tf 为 0.19℃,求该物 质的解离度。 解 设HA的解离度为α, HA(aq) H+(aq) +A-(aq) 平衡时/mol· kg-1 0.1-0.1α 0.1α 0.1α [HA]+[H+]+[A-]=0.1(1+α) mol· kg-1 根据△Tf=Kfb 0.19 K=1.86 K· kg· mol-1×0.1(1+α) mol· kg-1 α = 0.022 = 2.2%
内容提要
酸碱的质子理论 ① 酸碱的概念 ② 酸碱反应的实质 ③ 水的质子自递平衡 ④ 共轭酸碱解离常数的关系 4.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① 强酸或强碱溶液 ② 一元弱酸或弱碱溶液 ③ 多元酸碱溶液 ④ 两性物质溶液:负离子型、弱酸弱碱型、氨 基酸型 3.
内容提要
5.
6. ② ③
酸碱的电子理论及软硬酸碱理论
医用化学
参考教材:基础化学(第7版)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Electrolyte Solutions
内容提要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①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解质定义、分 类及解离度 ②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要点:离子氛概念 ③ 离子的活度、活度因子和离子强度 2. 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 1.
① ②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及其平衡常数 酸碱平衡的移动——浓度、同离子效应和盐 效应的影响
ic=[(c-cα)+cα+2cα]=c+2cα
i=1+2α
常见酸碱盐溶液的表观解离度0.1mol.L-1,298K
电解质 解离度% 电解质 解离度% 电解质 解离度%
HCl HBr
HI HF HAc H2CO3
92 93
95 10 1.3 0.17
HNO3 H2SO4
H3PO4 NaOH KOH
• 最典型的如无水CuSO4,白色。溶于水则成 蓝色的水合铜离子[Cu(H2O)6]2+ • 水合氢离子:H+ → H3O+ → H9O4+ • 水合离子的表示方法:H+(aq)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电解质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类。在水 溶液中能完全解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就是强电解 质。例如 Na+ClNa+ + Cl- (离子型化合物) HCl H++ Cl- (强极性分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解离成离子的化 合物。例如: HAc H+ + A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