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它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
因而山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
置石组景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
石玲珑剔透,有远古之意,石如抽象雕塑,有现代之感……千姿百态的置石,丰富了园林的内涵。
因而,置石在现代园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研究置石在现代园林中的风格特色、发展趋势,探索现代园林中置石的新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对置石能够继续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园林有着现实的意义。
1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所谓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1]。
置石一般体量较小而分散,园林中容易实现,它对单块山石的要求较高,通常以配景出现,或作局部的主景,是特殊性的独立景观。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有如下几点:1.1 置石的人文作用我国人民对山石有着特殊的爱好,有“山令人古,水令人远,石令人静”的说法,给石赋予了拟人化的特征。
置石虽是一种静物,却具有一种动势,在动态中呈现出活力,生气勃勃,能勃发出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
园林中常用置石创造意境,寓意人生哲理,使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具有积极的人文作用。
1.2 置石的使用作用1.2.1作为艺术造景,供人们观赏游憩。
现代社会人们想回到自然中去,由于条件限制或不想“苦其筋骨,劳其体肤”,故在城市绿地中叠山置石,通过艺术加工,营造山林景色,供人们观赏、游憩。
1.2.2作为园林环境局部的主景乃至景观主题序列和构建地形骨架。
例如苏州留园东花园的“冠云峰”以及上海豫园玉华堂前的“玉玲珑”,都是自然式园林中局部环境的主景,具有压倒群芳之势。
周围的配景置石起陪衬主题的作用,并营造局部环境地形骨架,使主景突出,主配相得益彰。
1.2.3置石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
例如置石分隔水面空间,既不一览无余,又可丰富水面景观;置石还可障隔视线,组织空间,增加景深和层次。
1.2.4石材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在环境中可起到点睛作用。
1.2.5园林绿地中为防止地表泾流冲刷地面,常用置石作“谷方”和“挡水石”,既可减缓水流冲力,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形成生动有趣的景观。
1.2.6运用山石小品点缀园林空间,常见的有:(1)作铭牌石(也叫指路石);(2)作驳岸、挡土墙、石矶、踏步、护坡、花台,既造景,又具实用功能;(3)利用山石能发声的特点,可作为石鼓、石琴、石钟等;(4)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器设。
如石屏风、石榻、石桌、石凳、石栏、或掏空形成种植容器、蓄水器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又可结合造景,使园林空间充满自然气息;(5)利用山石营建动物生活环境,如动物园用山石建造猴山,两栖动物生活环境;(6)作为名木古树的保护措施或树池。
1.2.7置石与园林建筑相结合,陪衬建筑物,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建筑物的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曲折,常见以下几种作用:(1)山石踏跺和蹲配;(2)抱角和镶隅;(3)粉壁置石;(4)花架、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5)漏窗、门洞透景石;(6)云梯。
此外,山石还可作为园林建筑的台基、支墩、护栏和镶嵌门窗、装点建筑物入口。
1.2.8用山石营建岩石园、日式枯山水园或岩生植物园、水生植物园等专类园。
2 现代园林中置石的布局要点置石运用的山石材料少,结构简单,如果置石得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置石的布局要点有:造景目的明确、格局谨严、手法冼炼、寓浓于淡、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层次丰富、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比例合宜、假中见真、片石多致、寸石生情。
3 园林置石常用的方法及其特点3.1特置又称孤置山石、孤赏山石,也有称其为峰石的。
特置山石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独立性的石景,常在环境中作局部主题。
特置常在园林中作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或置于视线集中的廊间、天井中间、漏窗后面、水边、路口或园路转折的地方。
此外,还可与壁山、花台、草坪、广场、水池、花架、景门、岛屿、驳岸等结合来使用。
特置山石布置特点有:(1)特置选石宜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石最好具有透、瘦、漏、皱、清、丑、顽、拙特点的;(2)特置山石为突出主景并与环境相谐调,常石前“有框”(前置框景),石后有“背景”衬托,使山石最富变化的那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并利用植物或其他方法弥补山石的缺陷,使特置山石在环境中犹如一幅生动的画面;(3)特置山石作为视线焦点或局部构图中心,应与环境比例合宜。
3.2对置把山石沿某一轴线或在门庭、路口、桥头、道路和建筑物入口两侧作对应的布置称为对置。
对置由于布局比较规整,给人严肃的感觉,常在规则式园林或入口处多用。
对置并非对称布置,作为对置的山石在数量、体量以及形态上无须对等,可挺可卧,可坐可偃,可仰可俯,只求在构图上的均衡和在形态上的呼应,这样既给人以稳定感,亦有情的感染。
3.3散置散置即所谓的“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常理而无定势”的作法。
常用奇数三、五、七、九、十一、十三来散置,最基本的单元是由三块山石构成的,每一组都有一个“3”在内。
散置对石材的要求相对比特置低一些,但要组合得好。
常用于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竹林中、山坡上、小岛上、草坪和花坛边缘或其中、路侧、阶边、建筑角隅、水边、树下、池中、高速公路护坡、驳岸或与其他景物结合造景。
它的布置特点在于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一脉既毕、余脉又起、层次丰富、比例合宜、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
此外,散置布置时要注意石组的平面形式与立面变化。
在处理两块或三块石头的平面组合时,应注意石组连线总不能平行或垂直于视线方向,三块以上的石组排列不能呈等腰、等边三角形和直线排列。
立面组合要力求石块组合多样化,不要把石块放置在同一高度,组合成同一形态或并排堆放,要赋予石块自然特性的自由。
3.4群置应用多数山石互相搭配布置称为群置或称聚点、大散点。
群置常布置在山顶、山麓、池畔、路边、交叉路口以及大树下、水草旁,还可与特置山石结合造景。
群置配石要有主有从,主次分明,组景时要求石之大小不等、高低不等、石的间距远近不等。
群置有墩配、剑配和卧配三种方式,不论采用何种配置方式,均要注意主从分明、层次清晰、疏密有致、虚实相间。
4 现代园林置石的风格与特点及发展趋势4.1 现代园林置石的风格与特点现代园林主要指首先在工业化国家发展起来的,与现代城市结构、功能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园林。
它是对人类生活方式极端人工化所产生后果的一种平衡或补偿,是城市土地的一种利用方式,实现了创造者与使用者的同一。
例如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
现代园林是为大众服务的,具有公有性,且以自然、生态为主导的园林势必将代替以视觉景观为主的园林。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城市迅速扩大,大量人工环境的建成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已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城市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人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工业化带来的后果,反思如何控制环境污染,净化城市空气,减少人工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以利于人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进行园林建设可以缓解上述环境压力,因为园林建设可以优化环境质量,建立生态健全的环境,促进人类身心健康,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现代园林正大力提倡以生态为主的园林。
园林空间造景讲究生态效益,注意结合立地生态条件,提倡以植物造景为主,尽量少用硬质景观。
山石是没有生命的建材,在现代园林中它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素,但由于置石组景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精神享受。
因此,它在现代园林中也具有重要的构景作用。
所以,置石也应适应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以创造有生态效益的环境为目的,进行“生态”置石。
置石常结合植物、水体、建筑、道路与广场、地形组成各种园林景观。
常见的应用例如(1)置石作为主景,在环境中被赋予一定的目的和感情色彩,使置石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吸引人们观赏;(2)置石还可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引导游览路线,丰富景观层次;例如用石做踏步、汀步,具有划分空间、丰富地面、水面景观和引导游览路线的双重功能;(13)置石与植物组景,用石来填充植物下部或围合根部,或用石衬托优美的树姿,二者互为补充,本来呆板、僵硬的山石线条在植物的点缀、映衬下,亦显得自然随意,富有野趣;(4)置石与水体组景,配以佳树,树木使石与环境融为一体,石块在植物的点缀下随意自然,水体在浑厚的石块衬托下更显轻盈、活泼、明澈,水石相依的幽静环境,令人流连忘返。
置石与园林各要素组景,其变化无穷,样式之多,不胜枚举。
从各地园林优秀的置石作品看来,现代园林置石存在一些共同的风格与特点,可试概括为以下几点:4.1.1山石的选用及布置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因形就势,目的明确,追求与环境谐调,注重表现自然野趣和朴实的审美效果。
山石是天然之物,有自然的纹理、轮廓、造型、质地纯净,朴实无华,巧布于环境中,可增添园林中质朴自然的气息。
4.1.2用石简洁,择要处而置,提倡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反对大堆大砌及“满铺”。
山石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空间的一种过渡,一种中间体,虽“无园不石”,但只能作局部景点点缀、提示、寄托、补充,切勿滥施,导致造价昂升,失去造园生态意义。
4.1.3置石形式“置”多于“叠”,石组配置多做水平方向的列、布,少做竖向的叠、垒。
4.1.4置石追求神似,也擅于拟形象物,增添情趣与活力。
4.1.5置石造景在空间上表现简洁、明朗,注重景观效果与使用功能的结合。
例如斜坡上做不规则排列的置石可打破规则的地平线,使地形有起有伏感,增加坡地景观,并有道路的功能和护坡作用。
4.1.6置石注重意韵和情调的表现。
常在大范围、大面积的植物造景或以植物造型为主的环境中点缀置石,创建“片石多致,寸石生情、小中见大”的自然景观。
4.1.7因地制宜的采石、置石,建造有地方特色的置石作品。
4.1.8置石常利用其名称、题刻,或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活动相结合来造景,创造意境,使人们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引人遐思。
4.2 现代园林置石的发展趋势现代园林置石缺乏像古典园林假山置石那样系统化、程式化的理论,但现代园林置石可以继承古典园林中一些优秀的掇山叠石理论。
但是在继承的同时,必须用分析的态度、批判的眼光予以考察、鉴别、挑选、剔除。
对于不适应于新时代、新世纪文化成分、审美习惯的理论、作品,应予以批判和抛弃。
新时代要建造符合现代精神风貌的新颖的园林。
在现代造园中,有一个时期出现了堆假山、置石的热潮,不论大小城市、平原、山区,也不管工厂、企业、学校、机关单位,只要进行园林建设,必堆山、点石,这些假山置石呈现出明显的人工痕迹,给人感觉是刻意生拼硬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