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
*注:国内有人将Supply Chain翻译为“供需链”,国外也 有人使用Supply/Demand Chain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22】
供应商
供应链结构示意图 制造商 仓储和配送中心
客户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23】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3-最初的 供应商
▪ 采购管理 ▪ 库存管理 ▪ 运作计划与控制 ▪ 分销管理等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27】
几种典型的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Monczka, Trent和 Handfiel(1998)
La Londe和Masters (1994)
Stevens(1989)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16】
传送看板
传送看板用于指挥零件在前后两道工序之间移动。当放置零 件的容器从上道工序的出口存放处运到下道工序的入口存放 处时,传送看板就附在容器上。当下道工序开始使用其入口 存放处容器中的零件时,传送看板就被取下,放在看板盒中。 当下道工序需要补充零件时,传送看板就被送到上道工序的 出口存放处相应的容器上,同时将该容器上的生产看板取下, 放到生产看板盒中。
——电子商务在中国,理想状态下应节省76.59%的交易费用,但 实际情况,中国电子商务只能节省11.61%的交易费。
管理思想与组织模式的转变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6】
供应链管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市场需求与竞争环境变化 企业机会成本增加
实行业务外包
企业间交易成本增加
企业间合作与联盟
1
第一节:供应链管理的产生
2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概述
3
第三节:供应链系统设计
结构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1】
• 消费需求的变化
– 个性化 – 及时化 – 平民化 – 便利化
• 资源获取的难度,竞争加剧 • 制造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 • 市场环境的变化 • 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的到来 • 社会利益的压力,如环保要求
•调整转换时间很短
•通过变动对供应商需求 •经济生产批量很小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实现柔性
•供应商提前期很短
•每一个阶段连续改进
供应链
•快速反应 •供应具有柔性 •顾客化定制生产 •与最终需求同步生产 •控制供应链流程
•合 作 伙 伴 间 的 能 力 是 集成的
•全面应用电子商务 •并行的产品开发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
(Vertical Integration)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5】
3. 传统“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
增加企业投资负担 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 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 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 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电子商务集约化对节省交易费用的潜力不能发挥出来
精细生产和精细供应
•推动式系统
•拉动式系统
•消除浪费
•根据需求订购物料
•来 自 最 终 用 户 的 固 定 •库存,在制品占用最小
•减少安全库存和周转库 需求量
•成本在供应链上透明
存
•生产能力与需求匹配 •多技能员工
•依赖于相关订货计划和 •固定的生产协作单位 •减少工件排队
可靠的预测
•柔性的制造系统
供应链组织与管理
供应链组织的产生原理
巨大压力 无限动力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7】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出现
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 ▪ 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的职能领域过程, ▪ 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
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 ▪ “供应”是整个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事实上共享的一个概念(任 两节点之间都是供应与需求关系), ▪ 供应战略影响、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市场占有份额。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18】
1995 集成化的敏捷供应链
零部件制造商 最终装配 分销中心 零售商
用户
推动式计划 库存信息
全球物料 计划系统
推动
库存信息
拉动
几个月
2个星期
总体的用户需求 库存信息
拉动
用户需求 拉动
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分销中心
零售商
用户
总装需求
推动
分销商户需求
推动
零售商需求
推动
用户需求 拉动
几个月
几个月
几个星期
几个星期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
1990 精细供应链
零部件制造商 最终装配
分销中心
零售商
用户
看板
拉动
几个月
看板
拉动
几个月
看板
拉动
几个星期
用户需求 拉动
几个星期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供应链管理最关键的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节点 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简单的连接。
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去达到高水平 的服务,而不是仅仅完成一定的市场目标。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8】
为什么要合作?
为什么可以双赢? 一、降低库存成本
【15】
看板
看板,就是表示某工序何时需要何数量的某种物料的卡片, 又称为传票卡,是传递信号的工具。看板分两种,即传送看 板和生产看板。看板控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拉式系统。
所谓看板方式,是丰田汽车公司开发、采用的以压缩库存为 目的的生产管理方式。是以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为目标, 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筹备)所需的产品,并以 此为基本理念的管理方法。由于将被称为“看板”的兼有作 业指令卡片和现货卡片的东西作为中心手段使用,所以被称 为“看板方式”。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4】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掌握市场份额, 必然要牢牢控制用于生产和经营的各种资源。
在企业的运作模式上,采用了“高度自治”的策略,一个 企业囊括了几乎所有零部件的加工、装配活动。不仅如此, 还把分销、甚至零售环节的业务也纳入自己的业务范围之 内,最后形成了无所不包的超级组织。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12】
供应链发展简史
“推式”时代: 1960年至1975年是典型的“推式”时代,从原材料推到成品,直至客 户一端。
“拉式”时代: 从1975年到1990年企业开始集成自身内部的资源,企业的运营规则也 从推式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源动力的“拉式”。
最 初 的 供 应 商
层 的 供 应 商
/ 3-n
3-n
第二层的 供应商
1 2 n
1 n
1 2 3 n
1 n
第一层的 供应商
1
2
3
n
第一层 用户
1
2
n
第二层 用户
1 2 n
1 n
1 2 n
3-n层的 顾客/最终用户
顾 客 最 终 客 户 层 的 客 户
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供应链中的成员企业
图 供应链系统的分层结构
缺点: ▪非柔性 ▪高资本风险 ▪不关注顾客 ▪工人不满意 ▪掩盖成本的增加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3】
2. 传统管理模式所具有的主要特征
市场环境:以规模化需求和区域性的卖方市场为决策背景 生产方式: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刚性、专用流水线 管理组织:多级递阶控制的组织结构,管理跨度小、层次多 管理思想:集权式,以追求稳定和控制为主 竞争模式:以规模求效益 信息与系统的特征:静态、开环、相对封闭的刚性系统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以企业为中心 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企业间是纯粹的竞争关系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21】
供应链基本概念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 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 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 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 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19】
2000 用户化的敏捷供应链
零部件制造商 最终装配 分销中心 零售商
用户
用户需求 拉动
Internet 信息系统
拉动
拉动
单个的用户需求 拉动
几个星期
一天
四天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20】
1
第一节:供应链管理的产生
2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概述
3
第三节:供应链系统设计
结构
企业协作: 进入90年代,工业化的普及使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不再成为竞争的绝对 优势;供应链管理逐渐受到重视,它跨越了企业的围墙,建立的是一 种跨企业的协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13】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阶段 1980 传统的供应链
零部件制造商 最终装配
生产运作管理 POM 主讲:中国科技大学 杨锋
【17】
生产看板
生产看板用于指挥工作地的生产,它规定了所生产的零件及 其数量。它只在工作地和它的出口存放处之间往返。当需方 工作地转来的传送看板与供方工作地出口存放处容器上的生 产看板对上号时,生产看板就被取下,放入生产看板盒中。 该容器(放满零件)连同传送看板一起被送到需方工作地的 入口存放处。工人按顺序从生产看板盒内取走生产看板,并 按生产看板的规定,从该工作地的入口存放处取出要加工的 零件,加工完规定的数量之后,将生产看板挂到容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