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新教师培训教案(讲座培训课件)

幼儿园新教师培训教案(讲座培训课件)


(二)让幼儿喜欢你
幼儿愿意与教师交往的第一要素就是让他喜欢你, 为了让幼儿能尽快地喜欢你,可以尝试以下的办法:
1.尽量在短时间内记住幼儿的名字。可以在工作之余,拿出班级 幼儿花名册,耐心的去记忆每一个幼儿的名字。 2.衣着整洁大方,发型简单,让自己在幼儿面前显得既漂亮又大 方,给幼儿一个良好的“视觉印象”。
仪容
仪容是指人的容貌。通俗的说,就是指个人形体的基 本外观,重点是人的容貌,包括头发、面部、化妆。适宜 的仪容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也能获得幼儿的喜 爱,提高教师的自信。
教师的仪容仪态要求
• 举止大方,仪表端庄; • 说话和气,语言文明; • 尊重家长,谦和有礼; • 微笑待人,平等相处。
(一)主动了解幼儿
首先,细心了解幼儿的一般年龄特点。因为各年龄段的幼儿 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你要清楚你所带班级的幼儿大体是一个什么 年龄段,以便能基本判断班级中那些幼儿发展比较成熟,那些幼 儿需要特别的关注。
其次,尽快掌握个别幼儿的特殊需要。班级里 每个幼儿的性格与发展水平都有所不同,要关注 每个幼儿的不同个性和需要。
3.说话声音轻柔,表情和善,态度和蔼。要对幼儿经常保持微 笑,让幼儿时刻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使他们得到温暖,感 到亲切。 4.用行动向幼儿转达自己的尊重和爱意。蹲下身来跟幼儿说话, 与幼儿平视,经常做一些爱抚动作(摸摸头、拉拉手......)。
5.掌握幼儿一些基本情况。关注幼儿喜欢的事情。经 常与幼儿聊聊他们感兴趣而又有益身心的话题。
新教师要抓住每一次锻炼、学习的机会,从早上踏入 幼儿园开始得每一件事情,都要认为是自己应该做的,都 怀着学习的态度,多做多问多思考。
(二)诚恳谦虚地面对他人
保持一个新教师应有的谦虚、温和的态度,从微笑迎接每个人开始。园内每一位同事, 都是你最好的引路人,他们是你工作中的伙伴、专业发展的支持者,要尊重、欣赏他们;当 自己感到困惑时,可以主动和搭班老师、保育员进行交流、谈心,不要过分自尊、敏感、猜 疑、怕被取笑,与人交往贵在坦诚相见,相互了解有利于今后共事;发现同事需要帮助时, 不要吝啬自己的善良,及时主动地提供关怀与帮助,必定会得到他人的欣赏;在自己接受同 事的帮助后更要报以真诚的与微笑与感谢,这样相互理解与帮助,很快就会受到同事的认可 和接纳。
三、适应幼儿园
刚从象牙塔里走出的新教师,在踏上幼儿园工作的这 一路之初,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有需要精心培育的 和呵护的幼儿,有一起工作的领导和同事,有与幼儿园共 育的幼儿园家长,除此之外,还有支持幼儿教师工作的各 种环境条件。
1、认识自己的工作场所那些是与你日常工作密切相 关的地方?清楚并熟悉他们,就意味着你在幼儿园里 找到了工作的“家”。
三、洗手步骤如下: 1、卷起袖子,难卷的幼儿教师帮助卷袖子。 2、流水肥皂洗手,从手指到手腕,双手必须搓后用流水冲
洗干净。 3、洗完手后,双手在池内甩三下,防止水滴在地上。 4、擦手时,用毛巾将手心手背擦干。 5、教师帮助洗完手的困难幼儿拉下袖子。
教育活动
1、按时进行活动,活动内容按计划进行。 2、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准备好教具。 3、幼儿有良好的课堂常规。 4、课堂气氛活跃,师幼互动性强。
晨间接待
1、擦净桌椅、窗台,扫净走廊,开窗通风 2、8:00在活动室门口热情接待家长。询问 幼儿在家情 况,叠放好幼儿衣物;接待孩子和家长要热情。不做与晨 间接待无关的事情。 3、教育幼儿有礼貌并使用礼貌用语。如问:“老师早上好, 爸爸或妈妈再见”等。
晨间活动
1、按时进行晨间锻炼。 2、教师精神饱满地带领活动,不穿高跟鞋。 3、幼儿有良好的早锻秩序,动作整齐、规范。
2、教师在幼儿园内与幼儿相处的时间最长,幼儿的活 动天地也就是教师主要的工作场所。因此,对于幼儿 一日活动场所的相关信息,教师要铭记于心。
3、除了自己的班级,对其他各班级的教师、园长、 主任、后勤主任等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做个了解,以 便日后联系。
初进幼儿园
02
一、与幼儿交往
刚刚进入新的环境,新教师要尽快与幼儿熟悉起来。 面对着班级里可爱的孩子,准备好如何与他们交往了吗? 以下的几个方法,会让你了解孩子交往的窍门。
三、餐后要求: 1、餐后教会幼儿擦嘴、漱口、洗手。 2、餐后,当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活动(如散步、进
区活动等),活动确保15分钟左右。
洗手
一、幼儿集中洗手时,一定要有教师在旁,三大职责如下: 1、防止幼儿意外事故发生。 2、帮助幼儿卷袖(尤其是中、小班) 3、督促幼儿正确洗手、擦手。
二、幼儿洗手时间: 1、饭前便后 2、户外活动。 3、传染病期间,应加强洗手次数。
他们期望教师能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有质量的教学,期望教师 能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孩子,期望教师能够尊重他们,至少 让他们知道孩子的发展情况。
1.倾听家长的需要
家长往往希望教师能够尊重和关心他们的要求,这其实是个很合理的要求。每一个家 长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希望孩子得到快乐,都希望能参与孩子的教育,在这一点上教师和家 长并不是对立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你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在教育方式上也许并不完全 相同。教师首先要倾听家长的需要,切记轻率、武断地对家长的教育期望和教育方式作出 判断,即使在你看来家长的要求与正确的教育理念不太一致,也应该与家长一起商量讨论 适宜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和家长一起努力会让你的工作更顺利,当然,这决不是一蹴 而就的,需要你不断地付出努力。
4、交谈姿态以站姿为主,自然亲切。对幼儿可采 取坐、蹲的方法,尽量与交谈的幼儿保持相应的高 度。
语言
教师的语言作为一种职业语言,有其特定的要求和规 范。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其语言既要符合对所有教师的一 般语言要求,又要体现反映幼儿教育特殊规律的特殊语言 要求。
1、面对幼儿,教师语速要适中、态度温和、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2、上课时:形象生动、语气柔和、咬字清楚、语调平稳,不能大声呼叫。 3、生活语言:关爱入微,力求体现姐姐般的温和;不讲粗话、脏话,更不能 训斥幼儿。 4、与他人(特别是家长)交谈时,尊重对方,学会倾听,不轻易打断别人说 话。想到共同的话题时,听完别人的话,再接下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不 要离倾听者距离太近。
• 每所幼儿园都会有自己的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保证 幼儿园的正常运转。规章制度作为幼儿园的“法”,对在 幼儿园各岗的工作人员的要求系统化、条理化的基础上 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程。
1.了解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幼儿园有许多的规章制定, 每一项的都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对考勤制度等应 了熟于心。
二、入职适应
刚入职的新教师,需要对新工作环境进行摸索、熟悉和适应,这时 难免会产生一些陌生感和畏惧感。有的人适应能力强,在新环境中 能游刃有余,但有些人则需要花很长得时间去适应环境。下面有 “四个面对”教给大家如何应对新的环境。
(一)低调平和地面对自己
新教师经历着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难免不习惯事事都亲 力亲为。这时就不要怕吃亏,所谓吃亏,其实是一次帮助自己成长 的契机。不要怕牺牲自己的体力做清洁的工作、照料幼儿的生活, 不要怕牺牲自己的休息做教具、备课,也不要怕自己能力不足而错 过任何一个能够独立承担任务的机会,更不要斤斤计较工作的多少。 不要怕做,就怕没机会做,甚至不去做。
2.主动向家长告知孩子的状况
有些孩子的发展及其行为不存在明显的问题,家 长也很少过问。如果在每天接送时间用一两句话向家 长反映幼儿的点滴进步,往往可以看到家长的微笑。 如:今天某某小朋友学会了自己穿袜子。
幼儿园的一天
03
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要求
认真学习幼教书籍: 《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
3、衣着要注意:领口不宜太低太大;上衣不宜 过短;裙子、裤子要接近膝盖或以下,不能太紧, 要方便下蹲,不穿超短裤、超短裙。
体态
体态指身体的姿态和形态。俗话说“站如松、坐如 钟”,幼儿教师的正确体态不仅是幼儿的榜样,也更方 便工作。
1、站姿端正,自然挺拔,挺胸收腹、头微上仰、两手自然下垂。 早上接待幼儿时,可以保持这样的站姿,面带微笑迎接幼儿的到 来。 2、走姿稳健,头正胸挺、双肩放平、两臂自然摆动。 3、手势自然,动作缓慢、力度适中,左右摆动幅度不宜过宽。 与家长等交谈时,体态语言幅度不要多大和夸张。
二、家长工作
当你照顾班级的孩子,可曾想到他们每个人身 后都有深爱他们的家人。做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 与孩子相处之外,还会花费很多时间与家长打交道, 家长工作的成功与否,是整个工作开展顺利的关键 之一。
(一)了解家长工作都有哪些
(二)关注家长的需要 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多少期望,对教师就有多少要求,
1、素颜或化淡妆。上班期间可以不化妆,或者是简单 的涂唇彩。给人一种精神的感觉,不能画浓妆。
2、面带微笑,精神饱满,不把个人的情绪带进教室。 每天上班保持好心情,不把对其他事情的不愉快带到幼 儿园中。
3、不能喷香水,不要戴挂有长坠的项链、耳环,以免不 慎划伤幼儿的皮肤。
4、头发要适宜,确保不挡住自己的视线和影响幼儿。长发 的老师要把都发梳起来,头帘不挡住眼镜。在幼儿进餐 时以免长发掉入幼儿碗中,所以要格外的小心。
进餐
一、开饭要求: 餐前 1)组织幼儿分组洗手。 2)规范擦餐桌、擦洗的桌子要防止再污染(如幼儿趴在桌上乱摸
等)。 3)教师取拿饭菜要用流水肥皂洗手。 3、所有餐具不能放在地上。
二、进餐要求: 1、饭菜进班后,教师讲解主副食物的名称和营养。 2、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时间不过长或过短。 3、幼儿进餐时,教师应随时帮助幼儿添饭并观察、督促幼儿进餐情况及建立维
护班级的进餐常规。给予进餐困难(慢、体弱、患病)的幼儿帮助。随时纠正幼儿 不正确的进餐姿势。
4、进餐不批评或不处理问题,让幼儿愉快进餐,以免妨 碍消化或食物卡在身体内引起危险。
5、每次饭菜不要盛的太满,(下午点心:馒头、面包、 蛋糕等,不要放在桌子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