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影像学检查在肾脏病中的临床意义-精品医学课件
影像学检查在肾脏病中的临床意义-精品医学课件
MRI
MRI的成像原理与CT不同,对肾功能受损或对含碘造影剂过 敏,不能进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是一种选择。
近年来,钆作为造影剂在MRI检查中得到普遍应用,可有助 于动态观察肾脏及周围结构。尤其是应用钆进行核磁血管成像 (MRA),在发现肾动脉狭窄方面与CTRA效果相近。
但需注意的是,钆作为造影剂并非完全无害,有可能引起肾 源性系统性纤维化,尤其是在终末期肾衰竭的患者应用线性非离 子型含钆造影剂,如钆二胺最为突出,应引起重视。
肾髓质 肾柱
肾髓质由肾锥体和肾 柱构成。肾锥体多呈三角 形,与皮质回声相同;肾 柱在肾锥体之间规则排列、 大小均匀,对个别形态粗 大、圆凸的肥大肾柱要注 意与占位性病变鉴别。
肾脏的正常声像分复杂,其回声
明显高于肾实质,所以
肾窦
表现为边界不整齐的高
回声区。其面积约占肾
MRI
泌尿系统MRI检查技术 1.普通MRI扫描 2.MRI增强扫描 3.MRI动态增强扫描 4.MR血管造影(MRA) 5.MR尿路水成像(MRU)
泌尿系统MRI检查技术
平扫:SE序列,横断面 T1WI、T2WI ;冠状面 T1WI 增强扫描:静脉内快速 注射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后,即行T1WI检 查。造影剂用量 0.1~0.2mmol/kg
静脉肾盂造影(IVP)
桑椹状结石 (草酸盐成分)
静脉肾盂造影(IVP)
鹿角形结石(磷酸盐成分)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无创性肾 脏影像学检查,基本可满足肾脏内科疾病诊治所需 的全部信息需要,分为普通黑白超声及彩色多普勒 血管超声两种。
普通黑白超声
普通黑白超声检查可明确提供肾脏的大小,肾脏包膜的形态, 肾实质的厚度及回声的强弱,可对临床鉴别急/慢性肾衰竭提供巨 大帮助。
超声检查对发现肾孟积水非常敏感,可帮助临床了解是否存 在肾后梗阻性因素导致的急性肾衰竭。
目前临床进行的肾穿刺活检术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 此外,对于常见的肾脏囊肿性疾病,超声检查亦很敏感,结 合病史,可有助于临床作出诊断。
普通黑白超声
肾脏的正常声像图
(一)肾被膜与脂肪囊 (二)肾皮质 (三)肾髓质 (四)肾窦 (五)肾内、外血管
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主要用来观察肾脏大血管情况及了解肾内小 动脉的阻力情况。
有经验的超声医师可根据肾动脉血流情况做出肾动脉狭窄部位及 程度的诊断,可作为肾动脉狭窄无创性检查的首选方法。
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测定的阻力指数(RI)来反映肾内小叶间 动脉、弓形动脉等血管的血流情况,但特异性不高。
静脉肾盂造影(IVP)
双侧肾脏在造影剂显影强弱和排空时间上应 基本一致,可粗略反映双侧肾脏滤过功能。
同时,造影剂经肾脏浓缩排出入肾盂后,可 观察肾盂、肾盏的形态是否规则,有无占位病变。
并能通过观察造影剂排出是否通畅,两侧是 否对称,了解肾盂及输尿管的引流情况,明确有 无占位及梗阻。
静脉肾盂造影(IVP)
静脉肾盂造影(IVP)
静脉肾盂造影是通过静脉弹丸式注入含碘造影 剂后以一定时间间隔,拍摄腹部平片,观察造影剂 在肾脏浓缩及排除情况,以及肾脏的大小、外轮廓 情况。
又称为分泌性尿路造影或静脉尿路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IVP)
适应证 1.肾、输尿管疾患,如结核、肿瘤、畸形和积水。 2.证实尿路结石的部位,了解有无阴性结石。 3.原因不明的血尿和脓尿。 4.尿道狭窄不能插入导管或不能做膀胱镜检查者。 5.了解腹膜后包块与泌尿系统的关系。 6.用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选检查。
脏的1/2 — 2/3;其内可
有直径1cm以内管状液
暗区。
肾脏的正常声像图——肾血管
左肾静脉
右肾动脉
腹主动脉
肾静脉
肾动脉
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又称彩超,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脏器超声检查尤其适用于心脏、肢体血管和浅表器 官以及腹部、妇产等检查诊断。
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
超声遇到运动中的物体,如血管内流动的大量 红细胞,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发生改变即频移,称 为Doppler效应。利用这一原理,可以测定血流速 度和方向(频谱Doppler显示),甚至将心血管内 和器官内的血流信号通过伪彩色编码用彩色显示出 来,即Doppler成像。
影像学检查在肾脏病中的 临床意义
肾脏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超声、CT以 及MRI,原理虽各不相同,但都主要提供有 关肾脏形态结构的解剖学信息,临床根据检 查目的的不同可选择相应的检查。
X线检查
主要包括腹部平片(KUB)和 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
腹部平片(KUB)
腹部平片又称泌尿系统平片,简写为KUB(肾输尿管-膀胱,kidney-ureter-bladder)
5′
15′
30′
正常表现 1-2分钟肾实质显影;2-5min肾盏和肾盂开始显影;15-30min
肾盏和肾盂显影最浓。
静脉肾盂造影(IVP)
肾乳头 肾小盏 肾实质
肾盏 肾大盏
肾盂 肾盂输尿管连接
输尿管
静脉肾盂造影(IVP)
目前可通过核素检查更精确地了解双侧肾脏的 滤过功能,因此静脉肾盂造影在肾内科检查时很少 采用,更多用于排出梗阻、畸形等泌尿外科情况。 同时,因为要使用造影剂,对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进 行该项检查应慎重。
此外,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可帮助明确有无肾静脉主干血栓形成。 另外,如肾穿刺活检术后患出现明显肉眼血尿,彩色普勒超声可 用以发现肾动静脉瘘形成。
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
彩色血流成像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迎着换能器方向而来
的血流显示为红色,远 离换能器而去的血流为 蓝色
•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用血流中红细胞散射
MRI
MRI几乎可用于泌尿系统所有病变的检查,但显示尿路结石及钙化不敏感,不如 CT和平片。 适应证
1.检出泌尿系统占位性病变,如肿瘤、囊肿等。 2.协助肿瘤分期。 3.尿路及周围积液的检出、定位与定性。 4.显示尿路梗阻的部位与性质。 5.肾功能定量评价。 6.肾血管病变。 7.泌尿系统先天性病变。 8.对CT对比剂过敏者。
泌尿系CT 平扫正常影像表现
肾 脏:肾周脂肪 低密度,肾为圆形 或椭圆形,平扫CT 值为405Hu,肾 窦脂肪呈低密度, 肾盂为水样密度
输尿管:圆点状软 组织影
膀 胱: 水样密度
泌尿系正常CT增强影像表现
肾脏:增强后CT值为60 10Hu 注药后1分钟扫描:肾血 管和皮质强化 注药后2分钟扫描:髓质、 肾盂、肾盏开始强化 注药后5~10分钟扫描: 肾实质强化下降,肾盂、 肾盏、输尿管明显强化密 度增高
MRU:用于尿路梗阻性 病变的检查。可显示因 梗阻而扩张的肾盂、输 尿管
MRI泌尿系正常影像表现
平扫:T1WI:肾皮质信 号较髓质高。T2WI:肾 皮、髓质为高信号。 增强:肾实质强化时信号 升高。 MRU:正常时类似于尿 路造影片,梗阻时可显示 扩张的肾盏,肾盂和输尿 管,均呈高信号。
适应证 1.泌尿系统结石 2.泌尿系统及肾上腺钙化 3.其他泌尿外科疾病
腹部平片(KUB)
•平片范围包括两侧肾脏、 输尿管及膀胱和前列腺, 上自第11胸椎上缘,下 至耻骨联合; •腹部X射线平片应显示 两侧肾脏轮廓、腰大肌 阴影及脊椎骨纹理; •肠内积气很少。
15~25°
腹部平片(KUB)
腹部平片作为基本检查,理想的情况下可以看 到肾脏的外轮廓及大小,是否有钙化灶及不透X线 的阳性结石。但因对肠道准备要求高,可提供的信 息又极其有限,目前临床上已很少应用。
泌尿系正常CT增强影像表现
膀胱、输尿管 膀胱壁于扫描早期即强化 延迟扫描膀胱、输尿管为 对比剂所充盈
MRI
磁共振(MR)是磁场与射频电磁波之间的 一种电磁物理现象,于1946年发现。1974年获 得了活体动物的MR图像。
众多研究者致力于磁共振成像(MRI)研究 及应用,是的MRI成为当今医学成像的重要手段 之一。
的能量成像
计算机辅助体层成像(CT)
CT是计算机与X射线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 实质是以人体组织对X射线衰减系数为基础的影 像。
在计算机的控制下,X射线发生器产生X射 线,数据采集系统开始收集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 与此同时,计算机控制机架的旋转部分旋转,以 改变取样的位置。
计算机辅助体层成像(CT)
适应证 尽管CT的空间分辨率比传统放射学图相差,但由于
其密度分辨率较高,即使对没有经过事先准备的病人,也 可以显示肾窦、肾实质、肾周围及膀胱的结构。
因此,CT几乎适合于泌尿系统所有病变的检查,螺 旋CT及其增强扫描尤其适于肾脏肿块、输尿管结石、膀胱 肿瘤及肾血管病变等检查。
但输尿管若无扩张,CT平扫仍不易清楚显示。
肾脏的正常声像图——肾被膜
肾被膜
声像图上的肾被膜 以明晰的光带显示,又称 肾轮廓线,它是由肾被膜 脂肪与其内外组织形成的 界面反射。
肾脏的正常声像图——肾皮质
肾皮质
紧贴肾被膜内侧, 由于含众多的细胞成分, 回声呈细腻小光点,分布 均匀,等回声略低,强度 稍低于肝脾的实质回声。
肾脏的正常声像图——肾髓质
计算机辅助体层成像(CT)
CT检查临床应用普遍,尤其是使用含碘 造影剂增强后,可为肾结石、肾创伤、肾感 染及脓肿形成、肾新生物及泌尿系统畸形等 疾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计算机辅助体层成像(CT)
泌尿系统CT检查技术 1.CT平扫 2.CT动态增强扫描 3.CT常规增强扫描 4.CT血管造影(CTA) 5.侧卧和俯卧扫描 6.CT膀胱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