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及含量
一、实验原理:
邻苯三酚在碱性条件下,能迅速自氧化,释放出O2-,生成带色的中间产物,中间物的积累在滞留30~45s后,与时间成线性关系,一般线性时间维持在4min的范围内,中间物在420nm波长处有强烈光吸收。
当有SOD存在时,由于
它能催化O2-与H+结合生成O
2和H
2
O
2
,从而阻止了中间产物的积累,因此,通过
测定光吸收即可求出SOD的酶活性。
二、实验试剂:
大宝sod蜜、冷丙酮、磷酸缓冲液(PH7.8,0.05mol/L)、氯仿-乙醇混合液、邻苯三酚、浓盐酸、天平、石英砂、研钵、冷冻离心机、50mL离心管 8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50mL三角瓶8个、玻璃棒8根、试剂瓶250mL 3个、500mL 3个、250mL烧杯16个、试管带胶塞80根、移液管各5根
这个液体貌似是不能研磨的,而且本身就是酶,正常的生物体内的酶不都是可溶的?研磨是为了破碎细胞的。
我觉得应该是通过加水——打碎胶体,把抗氧化剂全都搞到水中(这个拜托查下)——分液——乙醇-氯仿沉淀(用来鉴别是带Mn还是CuZn)(不知道会不会有另外两种抗氧化剂干扰)——透析(去离子电泳用)
乙醇-氯仿的浓度比
酶的保存问题:测一下大宝pH应该可以作为参考,但是这个酶种类太多了,要点就是pH至少不能小于6,关于最适合pH是否也要测量?还是说我们是为了测量大宝里面SOD的活性所以就按照大宝的pH保存。
还有一个小小的想法就是。
这部分是1次做完还是两次做完?
EDTA二钠:几乎不溶于乙醇、乙醚,其水溶液pH值约为5.3。
用于络合金属离子和分离金属。
干扰物,但是没有氧化性
三、实验步骤:
(1)SOD提取:
取大宝sod蜜加入15mL的PH7.8 0.05mol/L的磷酸缓冲液,研磨搅拌20分钟,使SOD充分溶解,6000rpm离心,弃去沉淀,得上清液。
(留出1mL备用,准确量取剩余上清液体积,记录)
(2)除杂蛋白:
提取液加入1/4体积的氯仿-乙醇混合液搅拌10min,6000rpm离心15min去沉淀,得粗酶液。
(取1mL粗酶液备用,精确测量剩余粗酶液体积)
(3)SOD酶的沉淀分离:
剩余的粗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冷丙酮,搅拌15min,6000rpm离心15min,得到SOD酶沉淀。
将沉淀先加2mL磷酸缓冲液,溶解后再加3mL混匀。
6000rpm 离心15min,取上清得到SOD酶液。
取1mL备用,其余量取体积。
(4)粗酶液活性测定:
提取液、粗酶液、酶液中SOD活力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加入邻苯三酚后迅速混匀,准确计时4min,加一滴浓盐酸停止反应,420nm测吸光值。
(5)溶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分别从1mL备用的提取液、粗酶液、酶液各取0.3mL按以下倍数稀释,260nm/280nm测定吸光值,按公式计算蛋白质浓度。
提取液稀释:50 ×
粗酶液稀释:20 ×
酶液稀释:10 ×
四、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1)酶活力单位
提取液酶活力单位:=2(OD
1-OD
2
)×5/0.1=
粗酶液活力单位:=2(OD
1-OD
2
)×5/0.1=
酶液活力单位:=2(OD
1-OD
2
)×5/0.1=
(2)总活力
提取液总活力U=活力单位×总体积=
粗酶液总活力=活力单位×总体积=
酶液总活力=活力单位×总体积=
(3)比活力
提取液酶液比活力U/mg=活力单位/蛋白质浓度= 粗酶液比活力U/mg=活力单位/蛋白质浓度=
酶液比活力U/mg=活力单位/蛋白质浓度=
(4)纯化倍数
粗酶液纯化倍数=粗酶液比活力/提取液比活力= 酶液纯化倍数=酶液比活力/提取液比活力= (5)回收率
粗酶液回收率=粗酶液总活力/提取液总活力=
酶液回收率=酶液总活力/提取液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