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最大诈骗案
近年来,随着网络理财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理财诈骗花样百出,层出不穷。
仅北京金玉恒通的一位会员就被骗8000万元之多。
此类案件作案方式较为隐蔽,涉案人员相对分散,跨地区甚至跨国作案十分普遍,案件的侦破难度很大。
诱饵:超高收益率
相比普通的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网站给出的回报率一般都会比银行高出很多。
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存款利率大致如下:3个月定期利率为0.35%,3年定期利率为4.25%,5年定期利率为4.75%。
虽然理财产品正常收益会高于存款利率,但存款利率是理财利率的一个重要参照基数。
业内人士说:“一般情况下,如果看到年收益率高于20%,投资者就要好好考虑一下。
比如,某正规公司推出的保本投资型股指套利产品,投资300万元,年收益率也就20%。
”
而在很多理财产品的广告中,很多公司直接宣称“月收益率高达30%以上”。
例如,金玉恒通理财项目称:“月纯收益达35%,3个月即可回本。
”
此外,在高回报率的同时,此类网站一般也会信誓旦旦地宣称,持续稳定收益。
网络理财诈骗特点
网络理财诈骗还有三大显著特点:
理财款项汇至个人账户。
正规的理财项目,都会要求投资者将资金汇入公司账户;而骗子公司一般不会开设公司集体账户,直接使用个人账户。
投资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保存好相关的汇款单据。
无有效理财合同。
正规的理财项目,都会和会员签订理财合同。
但是骗子公司为防露出马脚,一般都会以口头协议执行,东窗事发之后,也无从查证。
在多个理财诈骗案例中,大部分投资者反映,“根本就没见过什么理财合同”。
动辄交易百万元资金却无半纸合同,连收款账户也是不明个人账户,如此漏洞百出的骗局,为何竟能“忽悠”了投资者呢?
杀熟。
在多个案例中,“杀熟”手法可谓是俯仰皆是。
投资者之间存在上下线关系,上下线之间多是朋友、同事、同学和邻居等关系。
为会员“洗脑”
很多骗子公司到最后都会关网走人,消失于无形,等待风声过去,改头换面,重操旧业。
而金玉恒通则是一个例外。
此前,金玉恒通会员告诉记者:“金玉恒通骗的人太多,有很多人都是借高利贷、抵押房产,其中还有很多老人。
如果金玉恒通就这样消失了,肯定会出人命,所以金玉恒通又雇了一批‘水军’,哄着会员,防止会员做出偏激的事情,避免引起政府的注意。
”
在金玉恒通正常运营时,公司将所有会员都加到QT语音平台(腾讯开发的一款多人交互语音聊天软件),并采取网络沟通的方式,每天定时为会员授课。
关网后,由于QT平台遭到投诉,对方再次转战RC语音平台(台湾的一款语音聊天软件),每天在20时~22时对会员进行授课。
记者多次以会员身份进入RC语音平台,听对方授课。
每隔几天,便会有自称知情者在平台上发言,称公司会在某一时间节点开网,以误导会员。
由于许多会员投资额度较大,迫切希望公司再度开网返本,自然对此愿意相信。
当这个时间节点到来但没有开网时,就会有新的会员再抛出新的开网节点。
截至目前,半年已经过去了,金玉恒通依然杳无音信。
(据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