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包豪斯及设计教育理念(一)“包豪斯”是什么?...................................................3. (二)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念概述. (4)二、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念与教师们 (6)(一)包豪斯三位主要教师的教育理念………………………………1、约翰·伊顿及对包豪斯教育影响…………………………………………….2、保尔·克利的成就及对包豪斯的影响…………………………………….6.3、莫霍里.纳吉的成就形成与教师的关系..........................................6. (二)新平面风格的形成与教师的关系. (8)三、包豪斯设计理念对现代设计的影响..................................9.. 参考文献 (11)本科生学年论文(设计)成绩表 (12)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包豪斯教师与新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作者:刘珊珊【摘要】:以包豪斯主要的几位设计教师约翰·伊顿、保尔·克利、莫霍里·纳吉为主线,阐述他们在包豪斯教育理念中形成的影响,以这些观念对后世教学和新平面风格形成的影响【关键词】:包豪斯及设计教育理;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念与教师们;包豪斯教师对新平面设计风格形成的意义The Bauhaus design education concept of modern design influence---- Bauhaus teachers and new graphic design styles[Abstract] With the Bauhaus the main several design teacher John Eaton, Paul, qualicoat, mo, Robert horry najib as the main line, illustrate their education ideas in the Bauhaus form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se concepts on later teach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new graphic style formed[Key words]The Bauhaus and design education Richard, The Bauhaus design education idea and teachers, The Bauhaus teachers of new graphic design style form significance一:包豪斯及设计教育理念(一)“包豪斯”是什么?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ltung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ur Gestaltung),喜欢上人沿称“包豪斯”。
“包豪斯”一词是个罗皮乌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s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学院。
在19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
“包豪斯不仅仅是一座有着明确纲领的学校,它更是一直理念。
”通过十年的发展,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新探索与实验成果,特别是荷兰“风格派”运动、苏联构成主义运动和德国现代助于设计成果。
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大成的中心,它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虽然这所学院在1933年4月被纳粹政府强行关闭,但它对于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难以估量的。
(二)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念包豪斯是由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现代建筑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建立的,他基本上把学院从一个子虚乌有的空洞观念变成一个坚实的设计教育基地,成为欧洲现代设计思想的交会中心,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发源地。
包豪斯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重要缩影。
它经历过三任校长,形成了三个非常不同的发展阶段:格罗佩斯的理想主义,迈耶的共产主义,米斯的实用主义。
把三个阶段贯穿起来,包豪斯因而兼而具有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浪漫和乌托邦精神、共产主义政治目标、建筑设计的实用主义方向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特征,也造成了包豪斯的精神内容的丰富。
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设计学院都没有、也不可能具有的高度文化特征。
带有强烈的、鲜明的时代烙印。
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西方就开始发展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展开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现代设计。
其实,早期的包豪斯只是格罗佩斯本人想通过教育实现世界大同的社会乌托邦思想,与中期的包豪斯在基本观念上是有巨大的本质区别的。
真正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应该说是中期包豪斯的思想。
自一九二三年起,学院开始走向理性主义,比较接近科学方式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开始强调为大工业生产的设计,原来的那种个人的、行会式的浪漫主义色彩逐渐消失了。
而这正是德国工业发展迅速,政治与经济局势稳定的时期,因而,包豪斯的变化是顺应了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的。
到一九二七年后,包豪斯急剧转向,教育积极与社会效益联系,教育开始走向政治化。
一九三三年,纳粹党登上政治舞台,包豪斯面临关闭,主要领导人和大批学生、教员因为逃避欧洲的战火和纳粹法西斯的政治迫害而移居到美国。
于是,三十年代后的包豪斯对于设计界的影响变的微弱了。
但他们移居美国后,也同时把他们在欧洲进行的设计探索,把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也带到了新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通过他们的教育和设计实践,以美国经济的强大实力为依托,终于把包豪斯的影响发展成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国际主义风格,从而又影响到全世界。
从长远的思想影响来看,包豪斯不仅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同时也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欧洲体系原则。
它把以观念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比较完整的奠定起来。
从而与美国为中心的仅仅重视改变外型、强调商业效益的改型设计对立,形成了包豪斯现代设计当中两个非常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体系。
包豪斯的大批移居美国的人员,包括它的主要领导人物,把包豪斯体系的部分内容与美国的体系结合,形成战后美国版的“国际主义风格”,更加大的影响了世界各国。
这种混合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混合品,精神的内容减弱,形式主义成分加大,商业主义味道强烈,理想主义内核消失,因此,国际主义设计不但引起理论界的批判,同时也造成了设计界的反感,这些因素造成一九七零年前后开始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但是,从后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起、发展来看,也是基于和针对源于包豪斯的某些原则因素的。
从本质上来说,后现代主义运动是对现代主义的一个反思,而它产生的根源,依然可以追溯到包豪斯时期的一些思想和设计实践。
更应该提到的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从“后现代主义”逐渐式威以来,一股复兴经典现代主义、复兴包豪斯传统的运动已经开始初露倪端,这个被评论界成为“新包豪斯主义”或者“新现代主义”的风格运动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表现出各种新的形式运动。
这表明包豪斯的影响一直没有消退。
它不但存在影响设计的发展,同时还可能还会产生新的衍生内容来。
因此,对于包豪斯的研究,不但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间接的来看包豪斯,它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影响其实更加深刻,无论是伦敦还是东京,从纽约到布宜艾利斯,世界现代设计的教育体系无处不在这包豪斯的痕迹和影响,基础课的安排,理论课的比例,强调学生在工厂中动手工作的指导思想,设计学院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这些都是包豪斯的成果。
除了艺术专业以外,几乎找不到什么设计教育机构是完全没有包豪斯的影响的。
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是超出许多人的想象的。
包豪斯自一九二五年迁移到迪索以后,在德国已经因为媒体的报道而变的非常著名了。
德国人之所以记得包豪斯,是因为它与它的特殊的设计风格密切关系,一种冷漠的、几何形态的、非人格化的、理性主义的设计风格,这种风格渗透在包豪斯的产品、平面、纺织品设计中,成为包豪斯的特点标记。
二战后,通过德国新的设计学院—乌而姆设计学院的继承与发扬光大,包豪斯的理性主义设计特征得到进一步发展,现在德国设计和西欧国家的大量工业产品的设计具有理性特征,应该说基本上与包豪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包豪斯的存在时间虽然短暂,但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深远。
从具体的影响来说,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的结构基础,目前世界上各个设计教育单位,乃至艺术教育院校通行的“基础课”,就是包豪斯首创的。
这个基础课结构,把对平面和立体机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使视觉教育第一次比较牢固的奠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包豪斯同时还开始了采用现代材料的,以批量生产为目的的、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奠定了现代主义的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迄今依然对工业产品设计有深刻影响。
包豪斯对于平面设计的功能化探索和现代主义设计面貌的教育,也依然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个主要和重要的起源。
包豪斯广泛采用工作室体制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动手的制作过程,完全改变以往那种只绘画,不动手制作的陈旧教育方式;同时,包豪斯还开始建立与企业界、工业界的联系,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密切联系的第一章。
但对于包豪斯的认识,大部分人还停留在迪索时期,对于魏玛时期则往往采取轻视的态度。
其实,包豪斯的精神、它的实践继承早在魏玛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没有魏玛时期,也不可能有迪索,因此,对于包豪斯的研究,应该是历史唯物的观点、从它的源流关系进行的,而不应该把整个历史的发展分割开来。
无论人们对包豪斯的态度怎样变化,褒贬如何,事实上,在任何一门视觉艺术的创造活动的历史中,它所占据的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
如果没有包豪斯,我们就难以想象现代环境会是怎样一副样子。
它在形形色色的活动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对摄影、建筑和新闻设计都有影响。
包豪斯的思想起源于建筑与设计领域中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却是大相径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制造联盟,以及威廉.莫里斯所提倡的罗曼蒂克的中世纪风格,后者还是表现主义为它进一步推波助澜。
从魏玛时期的纷争可以看出,这些手法在相互之间存在着何等巨大的矛盾,但是,吊诡的是,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矛盾,包豪斯才为设计与建筑问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从已达百年之久的历史主义的束缚下获得了解放。
而这种解放,正是包豪斯最卓越的成就。
二、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与教师们(一)包豪斯三位主要教师的教育理念1、约翰·伊顿及对包豪斯教育影响约翰·伊顿(1888-1967年)是一个人瑞士的画家,原来是小学教师,后来去斯图亚特美术学院跟随德国表现主义的重要画家之一的阿道夫·菏泽(Adolf Hoelzel)学习,受到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