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环境生态大数据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案2018版

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环境生态大数据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案2018版

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2018版环境生态大数据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案目录1概述 (1)1.1项目简介 (1)1.1.1项目背景 (1)1.1.2建设目标 (2)1.1.3建设范围 (3)1.2手册目的 (3)2运行环境和配置要求 (3)3系统通用操作 (5)3.1系统登录 (5)3.2系统退出 (6)4水环境质量 (7)4.1数据采集 (7)4.1.1水常规监测 (8)4.2数据审核 (17)4.2.1河流断面数据审核 (18)4.2.2湖库垂线数据审核 (21)4.2.3地下水数据审核 (21)4.2.4饮用水地表水数据审核 (22)4.2.5饮用水地下水数据审核 (22)4.2.6饮用水地表水全分析审核 (23)4.2.7饮用水地下水全分析审核 (23)4.2.8水自动站监测数据审核 (24)4.2.9县级饮用水地表水数据审核 (24)4.2.10县级饮用水地下水数据审核 (24)4.3数据查询 (24)4.3.1地表水查询 (25)4.3.2地下水查询 (28)4.3.3饮用水查询 (30)4.4报表分析 (35)4.4.1水质评价报告 (36)4.4.2地下水水质查询统计 (47)4.4.3地表水水质查询统计 (53)4.5基础信息 (58)4.5.1基础信息 (58)4.5.2代码信息 (67)4.6GIS专题图 (71)5空气环境质量 (72)5.1数据采集 (72)5.1.1大气监测 (73)5.2数据审核 (80)5.2.1气 (80)5.2.2降水 (84)5.2.3降尘 (84)5.2.4硫酸盐化速率 (85)5.3数据查询 (85)5.3.1常规监测数据 (86)5.4报表分析 (89)5.4.1空气质量分析综合 (89)5.5基础信息 (99)5.5.1测点信息 (100)5.5.2代码信息 (107)5.6GIS专题图 (111)6声环境质量 (111)6.1数据采集 (111)6.1.1常规数据采集 (112)6.2数据查询 (116)6.2.1噪声数据查询 (116)6.3报表分析 (126)6.3.1区域环境噪声 (127)6.3.2功能区噪声 (130)6.3.3道路交通噪声 (132)6.4基础信息 (134)6.4.1测点信息 (135)6.4.2代码信息 (141)6.5GIS专题图 (142)7生态 (143)7.1报表分析 (143)7.1.1河北生态环境状况分市评价结果 (144)7.1.2河北省城市耕地面积对比图 (145)7.1.3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面积变化情况 (146)7.1.4土地利用/土地覆盖6种二级类型转移矩阵1477.1.5全省生态环境生态遥感监测结果 (149)7.1.6各行政区生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结果 (150)7.1.7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幅度列表 (151)7.1.8历年六种土里类型变化图例 (153)7.1.9生态环境状况按评级划分比例图 (153)7.1.10河北省11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 . 1547.1.11河北省11城市植被覆盖指数排序状况 . 1557.2数据查询 (155)7.2.1生态数据查询 (156)7.2.2土地利用/土地覆盖6种二级类型转移矩阵1587.3基础信息 (160)7.4GIS专题图 (161)8近岸海域 (162)8.1数据采集 (162)8.1.1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质量 (162)8.1.2入海河流 (167)8.1.3直排海 (167)8.2数据审核 (168)8.2.1直排海污染源数据审核 (169)8.2.2入海河流数据审核 (172)8.2.3海洋浴场数据审核 (172)8.2.4近岸海域数据审核 (173)8.3报表分析 (173)8.3.1入海河流查询统计 (174)8.3.2直排海污染源查询统计 (179)8.4基础信息 (183)8.4.1基础信息 (184)8.4.2代码信息 (191)8.5GIS专题图 (194)9污染源 (195)9.1基础信息 (195)9.1.1污染源基础信息管理 (196)9.1.2污水处理厂基础信息管理 (197)9.1.3数据同步 (198)9.2GIS专题图 (199)10环境统计 (199)10.1基础信息 (199)10.1.1工业源基础信息管理 (200)10.1.2农业源小区污染排放及处理 (201)10.1.3农业源各地区农业排放及处理 (202)10.1.4城镇生活污染源排放及处理 (202)10.1.5县城镇生活污染排放及处理 (203)10.1.6各地区机动车污染源基本情况 (203)10.1.7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204)10.1.8生活垃圾处理厂 (204)10.1.9危险废物集中处理情况 (205)10.1.10数据同步 (205)10.2GIS专题图 (206)11系统管理 (207)11.1系统管理 (207)11.1.1权限管理 (208)11.1.2数据管理 (216)11.2GIS专题图 (224)11.2.1地图基本操作 (224)11.2.2水环境质量 (235)11.2.3空气环境质量 (238)11.2.4声环境质量 (240)11.2.5生态 (244)11.2.6近岸海域 (247)11.2.7污染源 (249)11.2.8环境统计 (252)1概述1.1项目简介1.1.1项目背景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哨兵”、“耳目”、“尺子”,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工作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和前沿性工作。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监测项目不断扩展,监测领域不断拓展,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环境监测面临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务。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当前已从传统的技术层面全面融合到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当中,成为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要求环境监测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粗放到精准、从分散封闭到集成联动、从现状监视到预测预警的全面而深刻的历史性转型,为环境管理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环境监测信息化是保障环境监测能力提高重要手段之一,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以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为主导对全市环境监测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应用高科技手段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监测数据的深入的挖掘分析,进而更好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服务。

随着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不断增加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完成了多项环境科研、监测技术规范、环境标准和标准分析方法的课题,环境信息化能力逐步完善,因此积累了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存在方式多种多样,统一管理应用非常困难,现在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环境监测业务需求。

目前亟需构建一个高效的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与预警系统,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规范化、统一化管理和应用,为各部门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1.1.2建设目标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统一规划、分布实施,逐步提高信息化建设能力。

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数据库,汇总气、水、近岸海域、声、污染源、环统等环境信息。

基于环境空间信息和底层数据支撑,规范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管理、采集、审核、查询、分析与展示,加强水质、环境空气质量、噪声、污染源等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评价。

将涵盖所有环境监测信息进行环境“一张图”专题展示。

全辖区的环境状况将一览无余地展现于管理者面前,为真正实现环境监测部门对全辖区进行全方位、无盲区的环境监测管理,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撑服务。

通过图、表、空间分布等将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情况直观的展现出来。

进而实现环境质量数据共享、综合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全面提高对环境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水平,极大增强环境数据的共享服务能力,为环境管理、决策、环境信息公开提供全面的多层次的数据服务,实现数据的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管理,确保环境信息资料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1.1.3建设范围(1)环境监测数据库(2)噪声监测数据集成与展示子系统(3)环境统计和污染源数据集成与展示子系统(4)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子系统(5)水环境—地下水、地表水、生态补偿、饮用水、湖库监测评价子系统(6)近岸海域监测数据集成与展示子系统1.2手册目的本手册是“环境生态大数据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案”的用户手册,供各环保的相关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使用。

旨在通过本手册的介绍,使读者熟悉和掌握软件的操作,实现系统所提供的业务功能。

本手册的适用读者为本系统的使用人员、维护人员。

2运行环境和配置要求运行环境和配置要求只要是说明项目软件的运行系统软件环境以及服务器硬件软件的配置。

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3系统通用操作3.1系统登录在浏览器中正确输入系统的访问地址,则打开系统登录的首页。

系统登录页面包括【管理系统】和【GIS系统】两个模块。

如下图所示:图3-1系统首页在系统首页,正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管理系统】按钮,进入系统页面。

用户赋予的权限不同,可进行操作的子系统也不尽相同。

子系统主要包括水环境质量、近岸海域、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生态、污染源、环境统计、系统管理。

图3-2管理系统在系统首页,正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GIS系统】按钮,进入GIS专题图页面。

用户赋予的权限不同,可进行操作的子系统也不尽相同。

如下图所示:图3-3 GIS专题图3.2系统退出管理系统在系统的左下角点【退出】按钮可以完成对系统的退出。

GIS专题图在系统右上角点【退出】按钮可以完成对系统的退出。

如下图所示:图3-4系统退出4水环境质量4.1数据采集以地市监测站用户登录系统(以XX监测站为例),点击右上角工具栏上的【数据采集】按钮,进入数据采集页面,点击水常规监测,展开水常规监测模块,该模块主要由河流、湖泊、地下水、饮用水地表水、饮用水地下水、饮用水地表水全分析、饮用水地下水全分析、七大水系跨界断面监测、水自动监测、县级饮用水地表水、县级饮用水地下水11个子模块组成,如下图所示:图4-1水常规监测4.1.1水常规监测4.1.1.1河流点击河流,进入河流数据采集页面,该页面主要实现查询,导入、批量导入,数据采集等功能。

查询:在该页面上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相应的年份、月份,任务状态后,点击【查询】按钮,系统给出相应的查询结果。

如下图所示:图4-2河流下载导入模板:将当前监测项目的数据导入到模板文件中,在模板文件中进行输入或编辑监测数据,无需在系统中直接输入监测数据。

点击【下载导入模板】按钮,系统弹出文件下载对话框,点击【打开】按钮,直接以EXCEL形式打开区域河流断面导入模板文件;点击【保存】按钮,直接保存当前模板文件,将该文件保存到默认目录下;点击【另存为】按钮,选择保存路径,将模板文件保存到指定目录位置下,点击【取消】按钮,取消当前操作,返回到数据采集页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