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堪称武侠小说的鼻祖,是公案与侠义文化的合流之作,是中国侠义派小说的代表,中国后世武侠作品无不出其左右。

“三侠”是指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丁氏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二人为一侠;“五义”是指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钻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这五鼠弟兄。

“三侠五义”也是指许多侠义的意思。

《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在初刻本每页边上都书“三侠五义”四字, 可见著者是把“三侠五义”四个字作为原书的别名。

在我国古汉语中“三”、“五”等数,既可表示基数, 即表示确数的数目,如“三纲五常”、“三皇五帝”、“三坟五典”等, 又可表示虚数,即用定数来表示夸大、缩小、或不定的数目, 如“三令五申”等。

从基数的概念来看:三侠是南侠、北侠、丁氏双侠(看成一个整体),五义是五鼠,从虚数的涵义来理解, “三侠五义”就是许多侠义的意思。

《三侠五义》 - 主要人物
三侠: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为一侠)
五义: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
其他:包拯、颜查散、柳青、艾虎、智化等
小说叙写北宋包拯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

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充分地体现了底层人民的愿望。

其中包公平冤狱、“铡庞昱”、“除藩王”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

书中穿插了大量侠客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表现出他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本质。

《三侠五义》的出现,开创了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的合流,小说前面讲述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出世,赴任定远县、执掌开封府,奉皇命到陈州放粮赈灾,公孙策设计要来御赐刑具三口铜铡,安乐侯庞煜派人刺杀包公,南侠展昭暗中保护帮助包公,使包公得以刀铡国舅,除暴安良。

随后,包公又查清了多年前的皇宫冤案“狸猫换太子”案,使仁宗与李娘娘母子二人得以团聚。

南侠展昭因多次救包公,阅武楼献艺被皇帝封为“御猫”,引发五鼠闹东京的故事,后来五义同归朝廷供职开封府,其中间穿插韩彰蒋平等人捉拿采花贼花蝴蝶的故事、包公的门生倪继祖在北侠欧阳春、黑妖狐智化、小侠艾虎等人的帮助下铲除霸王庄恶霸马强的故事。

后面主要讲述包公的门生颜查散和白玉堂等人,治理洪泽湖水患、收复军山、剪除襄阳王赵爵等诛强锄暴的故事。

小说弘扬人间正气,把侠客义士的除暴安良行为与保护清官、协助清官断案完美的结合起来,表现了宣扬忠义、维护社会秩序、为国为民的思想。

侠客们协助清官,与邪恶势力对立,仗义除暴,为民申冤,反映了基层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愿望。

小说明显地表达了人们对清明政治的要求和对是非善恶的态度,具有深刻的意义和认识价值。

如小说揭露和抨击了太师庞吉恃宠结党营私,诬陷忠良;庞昱荼毒百姓,抢掠民间妇女;苗秀父子鱼肉乡里,重利盘剥;葛登云、马刚肆虐逞凶,为害地方等。

同时,对嫌贫爱富的柳洪、雪中送炭的刘洪义、为人出头伸冤的张别古、嫁祸于人的冯君衡等,褒贬态度亦极鲜明。

俞樾评价《三侠五义》:“闲中着色,精神百倍。

如此笔墨,方许作平话小说,如此平话小说, 方算得天地间另是一种笔墨。


《三侠五义》绘声状物,保留了宋元以来说话艺术的明快、生动、口语化的特点,刻画人物、描写环境,能与情节的发展密切结合。

特别是对侠客义士的描绘,各具特色,多有性格,富于世俗生活气息。

鲁迅说此书“而独于写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中国小说史略》)。

《三侠五义》为国学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胡适新文化运动)
中国小说形成六大门类,耸立六座高峰。

即:以《三国演义》为高峰的讲史派小说,以《红楼梦》为高峰的人情派小说,以《水浒》为高峰的农民起义派小说,以《西游记》为高峰的神话派小说,以《儒林外史》为高峰的讽刺小说,以《三侠五义》为高峰的侠义派小说。

-----刘绍棠
《三侠五义》的文学成就近两百年来一直被低估。

-----迷糊圣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