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是使毕业生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行、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工程训练,具备人文、数学、外语、物理、力学、机械、电工与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机械工程的专业知识,能够在机械工程及其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成为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满足如下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知识方面:
1. 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 掌握力学、电工与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系统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与装备、检测与控制、计算机辅助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5. 了解机械工程领域前沿及发展趋势;
6. 了解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基础知识。
素质方面:
1. 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
2. 具有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心理和身体素质、行为习惯;
3. 讲求诚信,具有团队协作意识;
4. 具有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和求实创新的意识;
5. 具有工程意识、综合分析素养、革新精神等。
能力方面:
1. 具有较强的运用本国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2.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文献查阅能力;
3. 具有本专业领域的设计、制造和测控等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
4.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能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5. 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
三、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
四、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五、学习进程参考图
具体内容见附表
六、修读办法及要求
(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国防军事模块中的“航空航天概论”为限定选修课;文化素质模块要求每个子模块各修读2学分,其中科技基础子模块中的“知识产权”为限定选修课。
(2)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分为飞机制造工艺技术、飞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2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都有各自的专业必修课程和课程设计,此部分应该按照各自专业方向执行修读。
专业课程体系中,每个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类课程必须修读。
专业方向类课程中各专业方向须修满14学分。
(3)学科拓展课程平台:公共选修课模块要求至少修读2学分。
学术科技讲座要求修读1学分。
拓展课要求修满7学分,学生可以从该模块中指定的课程中选择修读,也可以从学校提供的其他学科专业的专业课程中选择修读。
(4)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所有课程均为必修(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除外)。
实践教学环节模块有两组分组必修。
校企实习共3周,占暑假1周;社会实践共4周,安排在暑期进行。
2.学生修读课程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按照学校规定实行网上选课,每年四月、十月选定下学期课程,并通过网络选课系统提交。
3.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程的修读。
每学期修读的课程一般不得少于18学分,但也不宜多于30学分(经批准修读副修专业以及获准免修、免听的学生可适当放
学制:四年制本科,修业年限:3~6年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学位
九、教学计划表
本教学计划表若有变动以教务处网络版执行计划为准。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学习进程参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