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龙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册教案

整理龙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册教案

文件编号: 42-BD -4C -27-BE
整理人 尼克
龙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册教案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六年级学生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信息技术,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普遍对计算机的操作熟练,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也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

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

小学生好奇心较强,求知欲旺盛,刚刚开始学习的Logo 程序对他们来讲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学习课题
1、在上课一开始,向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主题曲,并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老师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
2、在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后,教师马上提议:这节课我们请小海龟也来“变”一个大风车好不好?
3、教师在白板上展示出本节课的课题:《小海龟变魔术》。

[二]分析图形,突破教学难点 1、展示出大风车图形,并提出问题:这样的大风车图形应该怎么画呢? 2、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画大风车图形? 提出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

教师设计了如下的三个学生思考题: (1)观察图形,了解大风车的是如何组成的? (2)大风车的每条线条的夹角是多少度? (3)大风车没有痕迹的部分应该怎样画?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小组讨论情况。

4、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78~79 1、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

2、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生在Logo 程序中尝试画大风车图形。

1、通过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创设良好的条件。

1、设置问题,让学生去观察、思考,探索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采用小组讨论、个人尝试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水平和自我探究的能力。

页],认识Logo 程序中的抬笔、落笔命令。

5、教师和学生总结Logo 程序中的抬笔、落笔命令,并板书命令。

● 抬笔命令 命令格式: PU 功能:使用PU 命令后,海龟在屏幕上移动不留痕迹。

● 落笔命令 命令格式: PD 功能:配合抬笔命令使用,将海龟的笔落下,恢复画图功能。

6、学生分小组画出大风车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竞赛,知识学以致用 1、教师和学生总结归纳Logo 程序中画图形的方法,并板书。

● 画图形的方法 (1)、正确分析图形 (2)、命令实现 2、试一试:看那个小组最先画出下列图形。

教师展示一个“干”字图形,看那个小组最先把它画出来。

3、画图大挑战。

教师展示不封闭的等边六边形和“回”字图形,让学习小组选择画两个图形中的任意一个图形,看那一个小组能最先把图形画出来。

4、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1、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作品。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4、学生汇报小组讨论情况。

5、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抬笔、落笔命令的内容。

6、学生分小组画大风车图形。

1、学生总结Logo 程序中画图形的方法。

2、学生画“干”字 3、学生画等边六边形或“回”字。

1、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

2、学生小结本节
3、通过学生小组汇报,教师了解学生各小组学习情况。

4、抬笔、落笔命令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通过学生阅读与教师共同总结命令的使用,使学生明白抬笔、落笔命令的使用格式和功能,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

5、学生画图形是对知识的具体运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命令。

1、通过对画图方法的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规律,学习好知识。

2、学生通过画“干”字,进一步熟悉抬笔、落笔命令的使用。

3、通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设计难度大一点的练习,满足优秀学生的需要。

1、让学生在评价中相互学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