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浅析英语高效课堂教学
文山市职业高级中学
马巧一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不能被机械地教,机械地学。
语言虽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但更主要的是通过练习达到应用的目的。
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外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教育当前所要解决的一个重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及课程的进一步规范,给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被广泛探索、蕴含丰富、常提常新的问题。
如果忽视课堂上的有效吸收,就等于放弃了宝贵而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英语学习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既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营造既快乐又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设置情景,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热情参与,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培养学生能力。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同样,好的课堂开头,是一节课成功的保证。
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practice活动,或讲英语小故事,做游戏、复习引入都是常见的导入方法。
目的在于锻炼他们敢于张口,培养他们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训练学生的听力。
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是运用语言,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课前practice活动,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方法。
这项活动面向全体同学,每节课一至两人,轮流进行,或者是小组Free Talk。
通过这项活动充分既调动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在参与过程中学以致用,又让他们在短短的五分钟时间进入状态,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当然课下的准备也促进了课内的认真学习,都会有学习英语的成功感。
二、营造快乐、高效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效应,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情绪。
教师应该以自身的修养,良好的英语素质,如语音纯正,声音洪亮清晰,态度和蔼可亲,言谈风趣幽默来调动学生,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对学生必须要满腔热情,把问题讲清楚,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因势利导地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自我表现意识,产生开口表达的主动性。
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要随时体现在和学生的对话中。
Good, Very great, Interesting, That’s a good idea. I’m glad to hear that.等这样的鼓励性语言要随时挂在嘴边。
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口头表达能力,对英语学习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有许多活动可玩、有许多知识可学,丰富而多彩;要少一点考试的压力,多一点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多一点灿烂的微笑,多一点诚挚的关爱,让学生充满英语学习的快乐期望。
三、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加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创造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尽可能利用多媒体、实物、直观教具、简笔画或真实著名人物、影视明星甚至学生自己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内容转换于有声、有形、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
如学习水果,身体部位、服装等词汇,只要教师每节课都认真准备,创造情景,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还可用表情、动作,体态语言以及身边所有可用的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
发挥演示和表演的艺术,巧妙地运用实物、动作、对话、小品等来选好突破口。
创造出一定的语境,努力把学生引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走进课本,走向知识。
从而,使学生养成能运用英语的良好习惯,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提高教学效率。
四、落实小组合作,学生成为主人
兴趣的产生还要有合作的意识。
“Two head s hare better than one.”高效课堂更是离不开小组及全体的合作与探究。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
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
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
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让学生们建立一种团队意识,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互相学习进一步巩固知识。
五、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也非常激烈。
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
根据学生争强好胜和喜欢表现的心理,可以开设问题分组进行抢答比赛。
每个人都想为自己所在的组争光,他们就会积极思考,争相举手,踊跃发言,生怕回答不上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进行问答可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王”竞赛,还可采用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每个月选出得分最高的冠军小组,表现最好的个人,进步最大的团队等等,给予奖励。
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尊重学生,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小组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达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境界。
以评过程为主,评结果为辅的评过程和评结果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小组活动的意义和乐趣,增强个人、团体的竞争意识,从而更好地开展小组活动。
教师给予的鼓励性评价,如Good/Excellent/Great!对每一位积极发言的学生都给予鼓励,如果有学生说错了,说不上来,或发音不准,及时找出他的优点,并说:Never mind.Don’t be shy!I’m sure you know the answer.Think it over and try again. 多让学生体验成功,多表扬、多鼓励,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水平的学
生在同样一节课中都能有所进步。
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对学习上一时有困难的学生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使他们有机会答对,对于少数优等生,适时提高难度以增加语言的新颖性,由此让多数学生都具有成功的体验。
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情感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使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相互适应、协调发展。
要优化教学情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热情高涨的英语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积极投入学习过程,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为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饱满的热情执教,激励学生积极学习;以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语言学习的情境,扩大语言的输入量;以清晰、准确到位的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模仿、操练和活用语言;以教学活动的变化为依据,变换自身的角色;以紧凑合理、过渡自然的教学环节及科学有序的训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语言实践中扎实地掌握知识,形成技巧,发展能力,尝试成功,乐学会学,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展示课上,学生在讲解、在质疑、在互答。
教师应该融入学生中间,思维跟着学生思维走,并加以恰当的点拨,让学生的迷惑顿时云开雾散,课堂上没有教师的沉闷点名提问,也没有坐等教师讲解的学生。
在互动中,每位学生都在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参与、踊跃地展示,学习热情十分高涨。
此时的学习,再不是负担,再不是迫不得已,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竞争、一种收获,学生在愿学、乐学的氛围中,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多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地飞翔;多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选择;多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独自探索。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同教师、教材、同学对话,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索,亲身体验,生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总之,我想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在学习中感受着快乐,在成长中收获着幸福。
学生由后台走上前台,变听为讲,由传统“要我学”的被动接受者变成“我要学”的主动参与者。
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
多向、立体的课堂互动, 使得师生不再是对立的矛盾体, 而是和谐促进的合作者, 是平等相待的朋友。
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能力发挥的极致,更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