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经济管理》案例样本

《政府经济管理》案例样本

首先,燃油税的开征将使原来的养路费等固定成本转变为可以由车主自主控制的变动成木,油耗水平成为消费者买车的重要指标,小排量,低油耗的车型将成为受市场欢迎车型,这就会促使汽车生产企业开发节油环保型汽车,符合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环保要求。
其次,燃油税的推出会促使汽车生产企业采用更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扩大柴油机的使用比例。
(来自中国新闻网2008年12月18日)
材料二:1994年1月,海南在全国率先将公路养护费、道路通行费、过桥费和公路运输管理费“四费合一”,改为只征收机动车辆燃油附加费。这被认为是我国燃油税费改革的起点。如果以此为标志,我国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探索已经走过了15年的长路。1997年7月,首次提出“公路养路费用采取征收燃油附加费的办法”。1998年,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汽油、柴油零售价实行政府指导价。1999年,公路法有关条款修改为“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规定”。这从法律上为“燃油税费改革”创造了条件。2000年财政部部长项怀诚指出,“燃油税、车辆购置税实施方案等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待条件适合时正式实施。”次年,他再次表示,将“择机出台燃油税”。2005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表示,燃油税改革方案已经有了初步意见,但是需要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推出。2006年3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方案”,在适当提高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同时,出台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补贴措施。200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有关通知提出,由财政部、税务总局牵头,稳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并适时出台燃油税。2008年12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就《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难
利益格局的调整是燃油税迟迟未能出台的一个主要障碍。部门利益难以平衡,是导致燃油税改革一再流产的主要原因。燃油税改革牵涉到能源、运输、汽车等许多行业涉及公路养护、交通运管等多个行政部门,各方利益主体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视角。燃油税改革后,势必影响到各相关行政部门的现有利益格局。如何平衡上述各方的利益确实是个难题。
(来自新华网2009年01月08日)
材料四:作为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重大改革,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实施必将对国家、各行各业以及广大消费者带来不同的影响。
从量计征:促汽车产业结构升级
成品油税费改革实施后,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消费税将实行从量定额计征,而不是从价计征。这意味着征税多少与油品价格变动没有关系,只与用油量多少相关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林双林表示,改革后养路费等交通收费被取消,转换为成品油消费税。这意味着购车者的油量消费将决定养车成本。“这一改革无疑会促使消费者改变汽车消费观念,鼓励购买节油汽车和发展公共交通。同时推动汽车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应用。”
案例:是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情景,做出真实、具体、完整的叙述,在对事件情景叙述中,既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也隐含着解决问题的多元化思路和方法。
案例样本
标题
燃油税改革——市场经济中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所属章节
第六章 财政政策与财税调控
案例导读
燃油税改革作为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重大改革,其实施必将对国家、各行各业以及广大消费者带来不同的影响。在此项改革中所体现的政府经济职能表现在哪些方面?面对燃油税改革实施过程存在着的许多困难,又该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并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地位和作用?
利益协调上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协调难
现在全国每年征收的养路费达上千亿元,此外还有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过路费和过桥费等各种各样的规费。这些费用分别由交通、建设等部门收取。这些部门的收入中相当部分属地方政府所有,纳入预算内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改征燃油税后,这笔收入将全部上交国家财政,地方政府的资金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必然会被削弱,从而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实际利益。
最后,对于生产大排量,高耗油车型的厂商,会导致需求量减少,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迫使汽车生产企业必须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思考题2
根据上述四则关于燃油税费改革的材料,不难看出我国燃油税费改革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结合市场经济和政府管理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的燃油税费改革由于实施起来面临着种种困难,因此改革历时较长,根据材料三和四,可以看出,燃油税改革牵涉到能源、交通运输和汽车消费等许多行业,涉及交通、能源、税务、农业和渔业等多个行政部门。一旦启动改革,势必影响多个行政部门的现有利益格局,因此我们认为改革的主要难处在于涉及部门较多,且利益间的协调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来自新华网2008年12月06日)
材料三: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严峻挑战,当前中国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突出意义在于,充分发挥价格和税收的杠杆作用,促进中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科学发展。“越是面对经济发展困难,我们越要从长期考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从这个角度看,这一改革的推出适得其时,意义深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白重恩说。“改革体现的‘多用油,多缴税;少用油,少缴税’的公平税负原则,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顺应了民意。”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工作的刘杰认为。新华网、新浪网援引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实行最高零售价格,没有限制成品油零售价下限,打开了价格空间,体现了政府主管部门鼓励经营者开展价格竞争。未来成品油零售价波动将成为一种市场常态。改革另一重要意义是进一步规范了中国的税费体制,在中国首次建立了调解能源消费的内在机制。根据方案,征收成品油消费税主要在生产环节征收,属于价内税,是在不引起成品油终端零售价格变动的情况下实施的改革。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实际上是近年来中国对消费税第三次大的调整。“消费税的历次调整表明,国家试图通过税收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培勇说。中石化、中石油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虽然在生产环节征税会对石化行业带来一定影响,但国家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形式进行燃油税费改革,能确保企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从长远看,对企业还是有利的。通过实施这一重大改革,既完善了成品油价格机制,又通过取消养路费等围绕公路使用环节的收费项目,进一步规范了政府收入行为,同时,还在不提高油价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消费税中的成品油单位税额,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目标。“改革意义可谓‘一举三得’。”专家指出。
来源:新华网2009年12月30日
思考题1
结合政府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燃油费改革所体现的政府经济职能
参考答案
燃油税改革是政府宏观调控产业结构的经济职能的体现,主要表现促使汽车企业更新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宏观调控职能是政府为了克服市场自发力量所造成的市场缺陷或市场失灵,而在一定限度内对市场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职能。宏观调控的过程也是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以保证市场高效运行、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过程。
政府补贴:保障特殊群体利益
成品油价税费消费税的群体,如农机用户、渔业和林业企业等的税费负担内容将发生变化。对此,改革方案明确,国家将对粮农、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必要的扶持。对于油耗高的出租车行业,很多出租车司机担心实施改革会增加运营成本。财政部等五部门在22日公布的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政策中明确,出租汽车企业向出租汽车司机收取的承包费(“份钱”)或管理费中包含取消的公路养路费等收费的,要相应核减。
背景资料
材料一: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国务院同时决定,将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7元,即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和结合市场经济与政府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不难得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职能是政府为了克服市场自发力量所造成的市场缺陷或市场失灵,而在一定限度内对市场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职能。宏观调控的过程也是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以保证市场高效运行、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过程。否则,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燃油税费改革的方案也不得不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搁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