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地名的来历
灵宝早在夏、商、周时称桃林,秦设桃林县,汉代设弘农郡,曾管辖过11个县,隋代恢复成桃林县。
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在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陈王诖府参军田同秀上奏唐玄宗说:他梦见太上老君在丹凤楼上会见了他,说著经的地方留有一个桃符,谁能得到它,谁就能得天下。
唐玄宗十分信奉道教,非常尊崇老子,便命人去挖掘,果然在函谷关尹喜故宅处掘出一块桃木简符,上面刻着一个字,这个字现在就在我们面前,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字,如此神奇,可保天下……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我就教给大家,这是一个古体的“桑”字,众臣拆字解释说,该字由四个十、一个八组成,意为老子可以保佑唐玄宗稳坐48年天下。
唐玄宗听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的宝物,是天意,天意不可违,遂将当时的“开元”年号改为“天宝”,把桃林县改为灵宝县,史称“玄宗改元”。
从此唐玄宗就把道教定为国教,号召群臣百姓研读并亲自注释《道德经》,同时把它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
唐玄宗如此信奉道教,是因为他和老子同姓李。
他在喜得灵符后,特意携贵妃杨玉环来函谷关并即兴赋诗一首:《老子故宅》,诗中说:“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表达了玄宗皇帝对老子的无比敬仰之情.门前对联选自诗中前两句,意思是:神圣的太初宫孕育了崇高
至上的《道德经》,万灵的太初宫昭示着博大深远的老子思想. 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一下门联两边的壁画,他讲的就是“紫气东来”这个典故:据《神仙列转》记载,东周时函谷关关令尹喜善观天象。
一天他登高远望,看见东方紫气缭绕,其长三万里,犹如飞龙,料定必有贵人过关。
果然过了不久,在公元前491年农历7月12日,老子骑青牛从东徐徐而来。
尹喜便挽留老子在后方的太初宫,住了五个月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哲学名著《道德经》。
紫气东来这个成语便被流传了下来。
至今,我国民间仍喜爱用这四个字作为春联的横批,以此表示吉祥如意,贵客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