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泻病的实验室诊断

腹泻病的实验室诊断

312522 271551 252248
100000
0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年份
痢疾
时间分布 呈现明显季节性,6~9月份高发
地区分布 31个省份均有报告,发病率(1/10万)居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北京(132)、天
津( 72)、新疆(44)、甘肃( 43)和宁夏( 33) 人群分布
菌型分布
实验室确诊病例116例中,O1群小川型占83%、O139群占15%、稻叶型占2%
伤寒副伤寒
2010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14041例,死亡3人,报告发病率为 1.05/10万,其中伤寒9716例(占69.20%),副伤寒4325例(占30.80%)
与2009年相比,总发病数下降17.10%,其中伤寒下降幅度较大(21.82%),
副伤寒下降4.12%
报告发病数 (例)
14 00 00 12 00 00 10 00 00
80 00 0 60 00 0 40 00 0 20 00 0
0
伤寒发病数 总发病数
年份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实验室检查
疑似何种腹泻 检测何种细菌
采集方法 临床指征 当地流行病学
检测方向
选择合适的培 养基
培养方法
信息互通:电话、HIS
标本外观及显微镜下检测
外观描述:黏液、脓性、血性及水样便等 生理盐水湿片镜检:
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及数量 酵母样真菌、假菌丝、假菌丝 细菌动力特征
常见腹泻粪便标本的N.S湿片显微镜检结果
合格标本
联系临床 拒收原因 建议重留标本 沟通之前,勿丢弃标本
立即培养 处理
临床标本的拒收标准
拒收标本不是对申请医生的否 定,也不表示患者没有感染
拒收标本只是为了得到一份符合要求 的标本,为临床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临床标本的拒收标准
干燥的拭子 含钡粪便 黄软成形便、硬便 一日内重复送检标本 以寄生虫检测用运输培养基(含 固定液)送检的标本 采集2h后未采用运输培养基超过 4℃48h OR 35℃24h
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现状
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
全世界(不包括中国)与2009年相比,病例数减少了19303
人, 降低了7.6% 每年约有10亿5岁以下儿童患腹泻 第三世界因腹泻病每年死亡儿童达500万
中国
每年约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包括成人) 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 5岁以下儿童平均每年患腹泻2次/人 腹泻病仍为我国各类传染病前列
地区分布
分布于12个省份,病例数列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安徽(85例),江苏 (33例),浙江(12例)、广东(6例)、湖南(6例),五省份病例数占 病例总数的90.44%。
霍乱
人群分布
各年龄段病例均有,10~30岁年龄段所占病例较多。病例以农民(62例)为 主,其次是学生(39例)和家务人员(12例),占总病例数的71.97%。
图 1991年~2010年全国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发病情况趋势图
伤寒副伤寒
季节特点:7-8月份高发 地区性高发:
9 云南、贵州、浙江、广东、湖南、广西、新疆等地持续高 发,占全国病例数的78.61%。
9 与2009年比,2010年高发省份的发病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人群特点:
以农民(37.24%)和学生(18.76%)为主,其次为散居儿童 (10.38%)和工人(7.11%)
霍乱的流行
2007年53个国家共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 177,963例霍乱病例
但是据估计,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病例不 到实际病例的10%,这个疾病的负担被严重 低估。
腹泻是全球儿童的第二大杀手
疟疾
肺炎
麻疹
腹泻
意外伤害
破伤风
窒息 先天性疾病
Bryce et al. WHO新e生st儿imates of the causes of death in children. Lancet 2005
连续送检3日标本
--- 社区获得性腹泻(入院前或72小时内出现症状); --- 医院腹泻(入院72小时后出现症状):且至少有下列症状之一
a.大于65岁并伴有内科疾病、HIV感染、粒缺(中性粒细胞<0.5×109/ml) b.疑似院内暴发 c.怀疑肠道感染的非腹泻性表现
肠炎和发热病人建议做血培养
病因 病毒性、细菌性、肿瘤性、过敏性、中
毒性等
病程
急性、慢性
形状
血性、脓性、水样等
腹泻
腹泻
感染性 腹泻
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 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脓血或黏液; 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 慢性腹泻: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注:仅供参考,任何腹泻粪便标本的镜检结果都是可变的。50%艰难梭菌—粒细胞
分离沙门、志贺菌属的培养基
检测特殊病原体的高度选择性培养基
粪便病原菌的检验流程
常见粪便病原菌的鉴定流程
霍乱弧菌的实验室检验
生物学特点
革兰阴性,菌体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单鞭毛,运动活泼; 无芽孢;无荚膜;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最适温度1837℃,pH范围6-9。
霍乱弧菌两个生物型的鉴别
性状 溶血(羊RBC) 鸡血球凝集试验 V-P试验 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噬菌体Ⅳ组裂解试验 噬菌体Ⅴ组裂解试验
古典型 + + -
埃尔托型 d + + &#播途径:
本病主要借水传播,污染的食品和手以及苍蝇等,对传播疾病也起一定作用
人群易感性
人不分种族、年龄和性别,对本病都是易感的,但受胃酸及免疫能力影响, 感染后并非人人都发病。
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
粪便、十二指肠、结肠造口术或回肠造口术内容物
粪便:干燥清洁便盆内自然排便 用无菌竹签挑去异常部分(粘液、脓液、血液部分)2-3g(ml) 无菌便盒或运输培养基
直肠拭子
患有腹泻但暂时没有大便的患者 婴幼儿(特别是监测患有腹泻后溶血性尿毒症) 采集方法:无菌拭子蘸生理盐水湿润,由肛门插入约6-7cm,轻轻
在直肠内旋转取出大便少许 运输培养基
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其它部位; 不可混入尿液及其它异物; 采集过程应尽量无菌操作; 不要用厕所纸来收集粪便; 艰难梭菌培养:10ml无菌带盖塑料管留取2/3量
以上,尽快送检; 对同一病人在同一天不建议重复送检;
采集时间:
注意事项
--- 尽量在抗生素使用之前; --- 感染急性期(5-7天)
其他感染性腹泻
季节特点:夏季和冬季高发
地区分布: 报告发病率(1/10万)居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天津(276.60)、北京(271.57)、浙江 (189.93)、广东(121.50)和宁夏(118.36)。
人群特点: 以散居儿童(51.31%)和农民(15.64%)为主。
肠道感染的类型
分类
O1群霍乱弧菌包括古典霍乱、埃尔托霍乱两个生物性 O139群霍乱弧菌仅有一个血清型
生物学特性
古典型霍乱和埃尔托型霍乱皆含有O1型菌体抗原,各分为小川 (AB)、稻叶(AC)、彦岛三个血清型(ABC),失去抗原成为非 O1群霍乱弧菌,过去成为”不凝集弧菌“。
首例O139为印度株(MO45)耐O/129 150μg/片 依据是否产生肠毒素将霍乱弧菌分为:流行株和非流行株、典
古典生物型 埃尔托生物型
小川型AB 稻叶型AC 彦岛型ABC
霍乱弧菌
霍乱病原菌
O139群(Bengal)
非O1群
O2-O200群
腹泻病原

01群的特异抗原有A、B、C三种,其中A抗原为01群所共有,A抗原与其他B与C 抗原结合则可分为三型,即:原型——AC(稻叶,Inaba)、异型——AB(小 川,Ogawa)和中间型——ABC(彦岛,Hikojima)
痢疾
2010年共报告痢疾病例252248例,死亡36例,发病率19/10万 与2009年相比,病例数减少了19303人, 降低了7.6% 痢疾报告病例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病例数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497879 456541 423132 367982
腹泻病的实验室诊断LOGO
山东省立医院 微生物科 王月玲 邮箱:wangyueling88@
主要内容
1 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现状 2 肠道感染的类型 3 标本采集、运送 4 实验室检查
背景
主要的技术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细菌性腹泻的临床实验 室诊断操作规范
倪语星,徐英春主编-细菌性腹泻实验室诊断规范
有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 的急性或慢性腹泻
细菌性 腹泻
有各种细菌引起的腹泻
常见病原菌:沙门菌属某些种、志贺菌属、弯曲菌属、弧菌属、气 单胞菌属、耶尔森菌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属、金葡菌和艰难梭菌等
旅游者 腹泻
旅游者去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大腹泻。沙门菌某些种、弧菌属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及病毒。
职业以散居儿童(32%)、农民(25%)和学生(12%)为主,其次为离退人员 (5.4%)和家务待业(5.3%) ,此五项占全国病例数的79%
其他感染性腹泻
2010年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746551例,死亡43例,发病率为56.19/10万。 与2009年相比,总发病数上升12.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