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趣有效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最新教育文档

有趣有效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最新教育文档

有趣有效xx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

因此,作业的设计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做作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作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作业,更应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如何使布置的作业能做到既夯实学生的基础,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两个重要的原则:
一、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

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

因此,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有劲,就想跃跃欲试,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作业的质量还愁没保证?这也正迎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能够弥补传统作业死板、机械、枯燥、乏味的缺陷,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此,应做到:
1.注重多变性,提高作业趣味
传统的语文作业,大都以单一的书面表达方式,按教师指定的题目进行“回答式”或“抄写式”的训练。

单调枯燥的作业形式成了学生学习的包袱,查找答案、抄袭作业甚至请其他同学代劳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不利于学科教学。

针对如此现象,教师应“抓纲靠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改变些作业类型,多改变些作业方式,吸引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地完成每一课时的作业。

如学习《孔乙己》前,我请学生小组合作,填写《孔乙己履历表》(内容包括姓名、籍贯、年龄、出生年月、学历、身体状况、特长、工作单位、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工作生活简历、主要成绩、主要优点、主要缺点、总体评价等),以一“表”带动全文预习,学生兴趣浓厚。

2.注重差异性,激发作业兴趣
由于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可能完全等同,优、中、差生的语文能力仍有一定差异,因此,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也可不等同地对待,以此激发全体学生的
作业兴趣。

如在布置作文时,以不同的要求对待优差生,适当降低差生的作文要求,同一题目作文,差生“差”的作文往往比优生“好”的作文评分分数较高或同等分数。

这样,既激励了差生的作文兴趣,又提高了优生的竞争意识,使全班学生都形成一个激烈竞争的学习氛围。

二、有效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它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补充,更是它的延续和拓展。

多年来,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作业题,对作业的布置重新思考,不仅力求作业的形式多样,而且力求真正发挥作业的实效作用。

1.变“语段阅读训练”为“自主阅读实录”式的批注传统的课外阅读训练,往往重在加强学生对题型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把课外阅读单纯地当作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把它当成枯燥的题海战术。

而“自主阅读实录”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立足享受阅读乐趣,不是为了单纯地答题,而是重在发现问题,积累知识和信息,力求理解感悟语言,提高欣赏水平,引发创造意识能力。

当然,为了克服学生阅读时的盲目随意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师可事先予以阅读方法上的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在合作探讨中把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这样既激发起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自主阅读中获得了情感及思想体验,又在探讨交流中获得了成就感。

2.作业设计要注意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加强生活体验、感悟、表达,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浅化难点,学用结合。

将生活充实到学生的语文作业中,就为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作业新的生命。

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练习。

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亲自体验,把书上的知识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强调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综合地、灵活地应用语文知识的能
力,并在实践应用中积累知识,获得直接经验,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目的。

3.开放作业评价方法
要打破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方式,形式要活泼多样。

如短语评价、图标符号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语言评价等。

还可以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作业。

我们要注意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