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
董仲舒: 董仲舒: 王道之三纲,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也不变 天人感应论:天不仅制定了道德准则, 天人感应论:天不仅制定了道德准则,还通 天人感应”来赏善罚恶。 过“天人感应”来赏善罚恶。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 道德源于“自然法” 道德源于“自然法”。
1.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 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
(1)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社会关系(伦理关系)也是是道德发生的前提。 社会关系(伦理关系)也是是道德发生的前提。 社会关系 (3)社会意识是道德起源的第三个历史前提。 社会意识是道德起源的第三个历史前提。 社会意识是道德起源的第三个历史前提 道德就是人们对自身行为在社会关系中的“应当” 道德就是人们对自身行为在社会关系中的“应当” 不应当”的自觉意识。 与“不应当”的自觉意识。
神是必然存在的,惟一的。 神是必然存在的,惟一的。神是万物的自由 原因,万物都在神之内,都依靠神, 原因,万物都在神之内,都依靠神,没有神 就既不能存在也不能被理解, 就既不能存在也不能被理解,我们的心灵都 是由神决定的。 是由神决定的。
2、先验论(天赋说) 、先验论(天赋说)
把道德说成是人与生俱来, 把道德说成是人与生俱来,内心固有的是非观念和 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 孟子: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孟子: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 是非之心” 非右外铄我也, 心”、“是非之心”,“非右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也”。 柏拉图的“回忆说” 的理念是神把“ 柏拉图的“回忆说” : “善”的理念是神把“善 的理念”放进人的灵魂中去的结果, 的理念”放进人的灵魂中去的结果,灵魂在物质的 尘世生活中又一次看见这些同类的有形事物时, 尘世生活中又一次看见这些同类的有形事物时,便 能回忆起那些已被遗忘的形式。 能回忆起那些已被遗忘的形式。
二、道德的本质
【学生关于道德本质的看法】: 学生关于道德本质的看法】 道德的本质是人性的潜在发展 内化 是人们对各类行为所追求的,认为是正确的、理应遵守的准则,是良知引导的一种约束。 是人们对各类行为所追求的,认为是正确的、理应遵守的准则,是良知引导的一种约束。作用 知道人们如何为人处事,塑造真善美。真善美化作行动。(多人这样认为) 。(多人这样认为 知道人们如何为人处事,塑造真善美。真善美化作行动。(多人这样认为)内化 符合人们追求集体美好而存在的潜在的约束。 符合人们追求集体美好而存在的潜在的约束。规范 道德是人类的进化。起源 道德是人类的进化。 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力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体现了人类最伟大的一面。 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力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体现了人类最伟大的一面。作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规范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规范 复杂庞大的准则体系。规范 复杂庞大的准则体系。 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是在人的一生中没被意识到并发掘而已。 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是在人的一生中没被意识到并发掘而已。本体 摩西十诫。 摩西十诫。规范 人的精神行为准则。 人的精神行为准则。内化的规范 心灵的底线,凭自己的良心。内化的规范 心灵的底线,凭自己的良心。 社会运转的隐性维持元素。 社会运转的隐性维持元素。从作用来说 为人类社会保持正常秩序的规范。 为人类社会保持正常秩序的规范。从作用来说 道德是衡量一个人行为好坏的标尺,而这个标尺以舆论为准则、何谓道德的底线、 道德是衡量一个人行为好坏的标尺,而这个标尺以舆论为准则、何谓道德的底线、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看法。这真是无法判断。我们究竟是求同存异还是随大流? 看法。这真是无法判断。我们究竟是求同存异还是随大流?
马克·比科夫: 马克 比科夫:动物们也有道德感 比科夫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生态学家 人类拥有道德感、 “人类拥有道德感、动物没有道 德感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信奉, 德感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信奉,但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件事远 非这么简朴。就像人类一样, 非这么简朴。就像人类一样,不 同的动物中也存在着道德感。 同的动物中也存在着道德感。但 各种动物间的道德标准都有其生 物特别性, 物特别性,所以很难互相进行比 较或和人类进行比较。 较或和人类进行比较。” 咬伤同伙的狼和山狗会被“ 咬伤同伙的狼和山狗会被“放 逐”
小实验:道德的起源( 小实验:道德的起源(续)
当然,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 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 猴子B 猴子 这猴子B看到香蕉 看到香蕉, 这猴子 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 了B 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 特别的是,那只 猴子打的特别用力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 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 後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 後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 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2.原始道德的发生 原始道德的发生
原始先民的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 原始先民的两种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 “猿人”(约300万至 猿人” 万至200万年前) :主要依赖于自己的合群 万年前) 主要依赖于自己的合群 万至 万年前 本能,人本身的生产,与动物无异, 本能,人本身的生产,与动物无异,他们甚至不知道交媾与 生殖的必然关系。 生殖的必然关系。 古人(大约 万到 万年前 :进行劳动分工协作,团结互助。 古人 大约20万到 万年前) 进行劳动分工协作,团结互助。 大约 万到5万年前 两性关系上有了血缘家庭,排除了集团内部的辈份婚, 两性关系上有了血缘家庭,排除了集团内部的辈份婚,原始 道德意识的开端。 道德意识的开端。 新人(大约4、 万年前):劳动按辈份 性别、年龄来组织。 万年前):劳动按辈份、 新人(大约 、5万年前):劳动按辈份、性别、年龄来组织。 氏族公社产生, 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氏族公社产生,“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人类最早的道德 规范之一。这时候的道德规范通过图腾、风俗、礼仪、禁忌、 规范之一。这时候的道德规范通过图腾、风俗、礼仪、禁忌、 巫术等表现出来。 巫术等表现出来。 道德规范独立表现出来。 道德规范独立表现出来。
探索:人类第一个道德规范是什么? 探索:人类第一个道德规范是什么? A. 不准偷盗; 不准偷盗; B. 禁止乱伦; 禁止乱伦; C. 互相帮助; 互相帮助; D. 不得亵渎图腾; 不得亵渎图腾; E. 不得私自占有猎物。 不得私自占有猎物。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
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 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 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道德根源 于经济关系,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的。 于经济关系,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的。 一是说决定道德产生的要素都是在经济关系的不同作用下产 生的; 生的; 二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来理解经济是道德的根源, 二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来理解经济是道德的根源,可以避 免对经济决定道德产生简单的、机械的理解。 免对经济决定道德产生简单的、机械的理解。道德的产生最 终只能从经济关系中找到根源, 终只能从经济关系中找到根源,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根本 原因之所在。 原因之所在。
“摩西十诫”
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 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 不可亵渎上帝之名; 不可亵渎上帝之名; 谨守圣安息日; 谨守圣安息日; 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 不可杀人; 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偷盗; 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 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 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 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 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3、生物进化论(动物本能说) 、生物进化论(动物本能说)
道德根源于人的本能和本性。 道德根源于人的本能和本性。 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和俄国的无政府主义者 克鲁泡特金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克鲁泡特金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他们认为动物界存在的同种相互扶持的现象, 他们认为动物界存在的同种相互扶持的现象, 就是动物合群性道德情感的表露。 就是动物合群性道德情感的表露。 同种之间互相扶持的事实(狼群、大、企鹅) 同种之间互相扶持的事实(狼群、大象、企鹅) 的事实
5、需要论 、
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 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 己立法的产物。 己立法的产物。 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 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不是表达个人的偏爱和 欲求,而是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 欲求,而是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 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 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 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自我 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 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 管子: 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功能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人类没有道德就活不下去吗? 人类没有道德就活不下去吗?
网上流传的小实验: 网上流传的小实验:道德的起源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 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 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 了 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 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发现莫不如此 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 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 看到香蕉, 这只猴子 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 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 会害他们被水淋到,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 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 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 他去拿香蕉 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 尝试了几次 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