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的特殊表达方式(W)
2020/9/17
词语变文兼句法变文: •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促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 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 法修列;不韦近蜀,世传《吕览》;韩 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 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 马迁《报任安书》)
2020/9/17
也有从反义方面进行补充的: • 《左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 【疏】
正义曰:言贵有常尊,则当云贱有常卑 ,而云贱有等威者,威仪等差文兼贵贱 ,既属常尊於贵,遂属等威於贱,使互 相发明耳。
2020/9/17
• 《礼记》:“故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注】言人尚德不尚言也。“约”与 “先”互言尔。君子约则小人多矣,小 人先则君子后矣。【疏】“子云”至“先 言”。○正义曰:此一节明尚贤能、重 言行之事。○“君子约言”者,省约其 言,则小人多言也。○“小人先言”者 ,小人行在於后,必先用其言。君子则 后言先行其行,二者相互也。
2020/9/17
•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 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 周。 (《礼记》)
【疏】“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 徵,成也,明也。孔子言:我欲明说夏代 之礼,须行夏礼之国赞而成之。杞虽行夏 礼,其君暗弱,不足赞而成之。○“吾学 殷礼,有宋存焉”者,宋行殷礼,故云“ 有宋存焉”。但宋君暗弱,欲其赞明殷礼 ,亦不足可成。故《论语》云:“宋不足 徵也。”此云“杞不足徵”,即宋亦不足 徵。此云“有宋存焉”,则杞亦存焉。互 文见义。
2020/9/17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蜀道难》) • 成语: “山盟海誓”、“求全责备”
• (或断句为“郑伯,男也”,但迂曲难 解)
2020/9/17
•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 •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
子·离娄下》) • 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
为酒其美,悬帜甚高。(《韩非子·外储 说右上》) •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周易》 )
2020/9/17
2020/9/17
判定连及的方法: • 1、根据句子语境来判定。
例如《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 归”。 • 2、根据语法和语义关系来判定。 例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 《礼记》:“大夫不得造车马。”
2020/9/17
三、变文 变文是指行文中在几个意义相同的
地方变化用字的一种表达方式。变文 大致表现为用词变文和句法变文两种 情况。
变文可以使文章避免重复,产生错 综之美,故又称“错综”,
2020/9/17
词语变文: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 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 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 【疏】既言“天之经”,不可复言“地 之经”,故变文称“义”;即言“则天 之明”,不可复言“则地之性”,故变 文言“因”,“因”之与“则”互相通 也,正是变文使相辟也。”
2020/9/17
• 《礼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 文。”【注】马曰:“文者,古之遗文。” 【疏】“子曰弟子”至“学文”。○正义曰 :此章明人以德为本,学为末。男子后生为 弟。言为人弟与子者,入事父兄则当孝与弟 也,出事公卿则当忠与顺也。弟,顺也。入 不言弟,出不言忠者,互文可知也。下孔子 云:“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孝经 》云:“事父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弟, 故顺可移於长。”是也。
互文的作用:词约意丰。
2020/9/17
互文的表现形式: • 1、同句互文。
如:“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琵琶行》) • 2、邻句பைடு நூலகம்文。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岳阳楼记》) • 3、排比互文。
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 买长鞭。(《木兰诗》) • 4、重章互文。 如:“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 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诗经·鄘风·相鼠》)
2020/9/17
二、连及 连及变称“连文”、“连言”、“连
语”、“连类而及”,这是古人在行文 时为凑足音节而在一词的前面或后面连 上一个与其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词的表达 习惯。
简言之,就是本说甲,连带说乙。 有些教材称之为“偏义复词”。
2020/9/17
• 《左传·昭公十三年》:“郑,伯男也 ,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 【疏 】王肃注云:“郑,伯爵,而连‘男’ 言之,犹言曰‘公侯’,足句辞也。”
• 今有一人,入于园圃,窃其桃李。(《墨 子·非攻》 )
• (淳于意)骂其妻曰:“生子不生男,有 缓急,非有益也。”(《史记·仓公列传》 )
•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管) 宁读如故,(华)歆废书出观。(《世说 新语》)
2020/9/17
• 现代汉语中也有偏义复词。 例如:“人物”、“质量”、“忘 记”、“好歹”等
2020/9/17
2020/9/17
2020/9/17
•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 钱钟书《管锥编》 • 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
2020/9/17
一、互文 互文也称作“互辞”、“互言”、“
互文见义”、“参互”,是指前后两句 话或两个词组在意义上互为补足,只有 两者相合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贾公彦《仪礼疏》:“凡言互文者, 各举一事,一事自周。”
2020/9/17
• 子言之:“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 【注】数,与长短小大互言之耳。【疏 】○“仁有数”者,行仁之道有度数多 少也。○“义有长短小大”者,言义之 为体,有长有短,有小有大。言仁有数 ,则义亦有数。义言长短小大,则仁亦 有长短小大,互言之也。若天性仁义者 ,则其数长而大。若强取仁义而行者, 则其数短而小。长谓国祚久远,大谓覆 养广多,短谓世位浅促,小谓所施狭近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