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 懒惰的智慧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 懒惰的智慧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懒惰的智慧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能分析本文的论点、论据。

2.学习本文新颖、独到的立意,培养创新思维。

3.学习摆事实、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理清结构,提炼论点。

2.认真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独到的立意。

【导学指导】
一、情景导入:
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的疆域,是我们两耳之间的空间。

”为了开发大脑,我们提倡勤于思考,勤于研究。

自古以来,勤奋被人们赞赏推崇,而懒惰则被人们所厌恶贬斥。

但美国作家凯利却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字词积累:
诫()泵()雇()
螺栓()躬()摞()
亲躬:捷径:
诞生:疲惫不堪:
循规蹈矩:
筋疲力尽:
2.认真阅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是怎样评价懒汉的?
3.本文中的“懒惰”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爱劳动、不爱工作吗?若不是,请谈谈文中“懒惰”的含义。

4.本文与我们常见的“总—分—总”的论述结构不同,请写出本文的结构提纲,并分析结构特点。

5.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作者在本文中对懒惰持有的观点。

【知识小结】
【拓展训练】
做个懒汉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做到作者所说的“承担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

【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幽默的语言。

2.培养创造、创新精神,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学习重点难点】
1.分析文章独特立意。

2.学习本文幽默、传神的语言。

【导学指导】
1.举例论证是本文典型的论证方法。

找出文中用来证明观点的事例,并简要说明这些事例是用来证明什么观点的。

2.多数勤劳的人都比懒惰的人容易衰老的原因是什么?
3.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幽默传神,既机敏俏皮,又充满睿智。

请找出这一类语言,体味其特色,并摘抄下来。

4.人类动机的研究者弗兰克•B•吉尔布莱恩的研究证明两点:
一是,
二是。

5.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你想偷什么样的懒?想发明什么?
【知识小结】
【基础训练】
下列哪些词语中有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弄巧成拙以讹传讹约定俗成适得其返一劳永益不加思索小心翼翼疲惫不斟
【拓展训练】
请尽可能多地写出你所收集的关于勤劳•懒惰的格言。

【总结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