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污染及其原因

水污染及其原因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24
(3)生物条件: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 (4)水域条件:较为封闭的水体(如海湾),一方面由于水体 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另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 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
19
二、水体污染现象 ➢ 自主预习
1.水体富营养化 (1)污染物:⑬ 氮 、⑭ 磷 等。 (2)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水的流动 性差,自净能力弱。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20
⑮ 藻类 迅速繁殖,出现“水花(水华)”或赤潮 湖中植物⑯ 光合作用 受阻而死亡 (3)危害 鱼类大量死亡,⑰ 水生生态系统 遭到严重破坏 湖泊演变成⑱ 沼泽
充分利用水体的⑨ 自净 能力,就能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
和治理水污染。
5.水污染的定义: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 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⑩ 自净能力 ,就会改变
水和底泥的⑪ 理化性质 ,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
⑫ 水质恶化 、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称为
水污染。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中层
河水
物理作用: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
化学反应:使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 浓度降低
下部
河床底泥和 河床底泥吸附部分污染物;微生物通过生化
微生物
过程将污染物吸收转化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12
➢ 合作交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截至2015年3月底,山东省控河流断面中,还有15个水质
劣于五类,占总数的14.0%,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个;劣
9
➢ 思维活动 1.为什么河流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强? 答案 河流水流动性强,更新速度快,污染物进入河流 后稀释快。流动的河水中含有的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 化快。相比河流,湖泊水流动性弱,更新速度慢,污染 物稀释慢。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10
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这就是天然 水的自净作用。不同水体其自净能力是不同的,其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
及有害物质时,水体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发生水污染现象 D.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
数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18
解析 水体具有自净能力,且有一定的限度。当人类向 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时,便会产生 水体污染现象。 答案 D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16
➢ 反思归纳 天然水的 自净作用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17
迁移应用1 下列关于水体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水体的自净能力就是水体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人类的
破坏力越大,水体的自净能力就越强 B.由于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产生水体污染现象 C.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水体中过量排放污染物
五类断面主要集中在小清河、海河、半岛流域的东营、
滨州、青岛等市。从水质状况看,今年第一季度,省控
重点河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29.4mg/L和
1.73mg/L,同比分别上升19.3%和18.3%。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13
(1)水污染是怎样产生的?
答案 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排入天然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22
c.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的 溶解氧 ,间接地对生 物造成危害。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23
➢ 思维活动 2.影响赤潮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气候条件:气温越高,越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 (2)环境条件:环境污染,如化肥大量施用,灌溉冲刷出的废 水中含有营养元素(氮、磷),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机物、营养 盐类,这些废水通过江河汇入大海,造成海水富营养化。
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1.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①消纳 、 ②同化 能力,这就是环境的自净能力。 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机理:主要包括③物理 净化、④ 化学 净化、⑤ 生物 净化等。 3.不同类型水体自净能力的强弱:⑥河流水>⑦湖泊水> ⑧ 地下 水。
4.掌握不同水体自净规律的意义:掌握不同水体自净规律,
答案 一般而言,在水体污染强度相同的条件下,自净 能力强的水体因其自净速度快,相对来说容易使水体变 得清洁;而自净能力差的水体,污染物常只与局部水体 混合,稀释慢,污染后自净较难。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15
(4)为什么废水特别是工业废水对海洋的污染程度要远远 轻于对河流和湖泊的污染程度?
答案 海洋的面积大,流速也快,水体对工业排放的污 染物的自净能力也强得多,相对来说不易造成水体污染。
原因 水体类型 自净能力
流动速度 更新周期
溶解氧
河流水 湖泊水 地下水
最强 居中 最弱
最快 居中 最慢
最短 居中 最长
最多 居中 最少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11
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 河道中位置不同,净化的机理也不完全相同,如下表所示:
位置 净化物质
过程
上层
藻类和其他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绿色植物 补充水中消耗的氧,又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碳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2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俄 罗 斯 西 伯 利 亚 勒 拿 河
3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密 苏 里 州 爱 心 河
4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赞 比 西 河
5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智 利 富 塔 乌 富 河
6
学习目标 1.联系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结合实际,理解 天然水体的自净能力。 2.理解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水体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水体污染现象。
(2)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小一是取决于水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是取决
于水的流速或水体的更新速度。同样数量的污染物排入
水体后,水体的水量越大、流动性越强,水体的自净能
力越强。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14
(3)水体的自净能力与水污染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21
2.海洋石油污染 (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⑲ 开采 、加工和⑳ 运输 。 (2)危害 a.油污染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 防水 和保温 性能,或因堵塞 呼吸 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b.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 光合 作用,沉降到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