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概述(PPT 30页)
中国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概述(PPT 30页)
中华文明受制于水——地势三级阶梯——季风气候显著
水多
中国主要水问题
水少
水脏
水浑
二、水多——中国的洪涝灾害问题
1、中国地处 季风 气候 区 , 自然灾 害发 生频 繁 。 自古以来洪涝就 是最 为 多发 的 自然 灾 害之一 , 具有频 率高 、 范围广 、 灾情重 的特点 , 严重 威胁人 民生 命财 产安全 。 建国以来经 济发展 和 人 口 不 断增长 , 以及 区 域 开 发 的扩大 , 导致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 , 生 态环境遭 到破 坏 , 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及极 端天 气条件 的出 现 , 使得洪涝灾害发生更加 频繁 。 近 年来 , 中国每年由洪水导 致 的经 济损失大约 2 万亿元 。 19 49 一 19 9 8 年的 50 a间 , 共发 生 直接经济损失 上亿元的大型 洪涝 灾 害 175 起 , 其中重 大洪涝灾害 59 起 , 占大型 洪涝灾 害的 34 % , 特大 洪 涝灾害 36起 , 占大型洪涝灾害的 36 % 。
(2)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
总的来说,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长江流域及其以 南地区水资源丰富,但是在部分人口稠密区,由于 工农业耗水量大和水污染等,也存在淡水资源短缺 问题。长江以北的外流河区,水资源相对较少,黄 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 内流河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用水大量挤 占生态环境用水。
三、水少——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
1、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全年多年平均淡水资源量为2812立方千米,位于世
界第六位。但是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80立方米,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 温带国家2000立方米中度缺水的上限。所以我国的水资源实际上并不充足。
人均占有水资源的安全标准(联合国) :<3000 m3-轻度缺水; <2000 m3-中度缺水; <1000 m3-重度缺水; <500 m3极度缺水。
水量。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中国古代的人水关系 人水关系是人地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水是人类文明之源。 孔子——人地关系的智慧代表,主张“天人合一”的孔子在看待人水关系方面,“ 逝者
如斯夫 ” “ 智者乐水 ”——孔子
大禹——世界成功治水之父 大禹的成功,反映了中国古老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 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协调人水关系
引水冲污效果有待改善
河道的功能混乱
引水冲污成本巨大
感谢聆听!恳 请批评指正!
地理科学学院 2016年3月
水污染情况仍然非常严重。随着工业发展、城镇化提速以 及人口数量的膨胀,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形势。全 国主要流域的I~III类水质断面占64.2%,劣V类占17.2%, 其中,海河流域为重度污染,黄河、淮河、辽河流域为中 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突出,56个湖 (库)的营养状态监测显示,中度富营养的3个,占5.2%; 轻度富营养的10个,占17.2%。虽然1995年后国家就启动了 对“三河三湖”的治理(三河:辽河、海河、淮河,三湖: 太湖、巢湖、滇池),但是这些区域目前仍然处于严重污染 的状态。
中度缺水
吉林、浙江、安徽、湖北、陕西、甘肃
轻度缺水
内蒙古、黑龙江、湖南、广东、四川、贵州
不缺水
福建、江西、广西、云南、西藏、青海、新疆
(3)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不均。
我国降水量在时间分配上,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更给水资源的 利用带来困难。
中国降水对空间分辨率敏 感性的区域变化特征表明 其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 排列顺序是西南、华南、 东南、华北、东北和西北 东部.因此,相对于中国其他 气 候区来说,西南地区气候 年际变率检测和预测的难
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图
中国南方地区水多地少。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1 %,耕地只占全国的35.9 %。中国北方地区水少耕地多。耕地占全国总量的64.1 %,水资源只占总量
的19 %,
中国不同地区水资源丰歉状况
缺水程度
地区
极度缺水 重度缺水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山东、河南、宁 夏
辽宁
比பைடு நூலகம்001年的85.6%提升了9.7个百分点。
水污染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点源污染并实行排污总量控制 加大对水污染治理的投资 建立健全水管理系统的法律法规 水环境质量规划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太湖富营养化
四、水浑——中国河流含沙量问题
我国许多河流的含沙量、输沙量较大 我国许多河流的含沙量、输沙量较大。全国每年的输沙量超过1000万吨的河流有
中国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汇报人:江方奇
主要汇报内容
一、前言 二、中国的洪涝灾害问题 三、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四、中国的水污染问题
五、中国的河流含沙量问题
一、前言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 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 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从狭义上来说是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
2、洪涝灾害防治对策
( l) 注重流域上游水土涵养。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保护湿地等政策,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水源涵蓄作用。
(2)加强水库管理。
(3)发挥3S 技术等现代防洪监测方法在洪涝灾害防御中的 重要作用。
(4)发挥洪涝保险和洪水行政管理等手段在洪涝灾害的预 防和减灾方面的积极作用。
下水。 海水淡化。
(2)节流
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 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
中国北方大面积 浇灌农田——水
土盐碱化 同纬度——美国
农田少灌溉
(3)实施生态环境建设
退田还湖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三、水脏——中国水污染问题
水环境问题示例——福州市内河水污染
福州城区内河以有机污染为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 和 p H 值一直是近 10年来福州城区内河的主要污染项目。自 1998 年福州城区内 河引水冲污以来内河水质总体上有较大好转,但仍然无法稳定达到 《地表水环境 质量标准》(GB 33838- 2002)规定的地表水 V 类水质标准。在冲污未涉及的河 段水质无改善,在冲污范围内冲污水量相对较大的晋安河水系(晋安河、瀛洲河 和光明港)水质有显著改善,而在冲污水量相对较小的白马河水系(茶亭河、安 泰河和大庆河)水质改善程度不显著。
2011年,全国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28亿吨,同比上升12.7%,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 65%。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有了快速提升,从2001年的18.5%提升到2010年的
72.9%。
2006年以来工业废水排放量稳中有降,达标率逐年递增。2011年,我国工业废水 排放量为230.9亿吨,同比下降2.8%。在废水排放总量中的占比也从2000年的46.8%下 降到3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基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1年的达标率高达95.3%,
度最大
中国东部城市降水季节变化示例
华北春旱
(4)我国农业、工业和生活等方面对水的需求量急剧 增长。
2000年全国总用水量已增至5497亿立方米,与1949年相 比,净增4.34倍。
2015年用水量更是大6075亿立方米。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1)开源
科学的修坝蓄水,修渠调水。 在保持地下水位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开发利用地
42条,黄河陕县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与世界其他大河相比,是密西西比河 的5.2倍,亚马孙河的4.4倍,刚果河的24.6倍。长江的多年平均输沙量为5亿吨。因 此,在黄河下游及长江的荆江河段,由于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
中国河流含沙量略图
治理河流含沙量大的措施
(1)在河流上游实行,保塬,护坡,固沟,等方针。 (2)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等工程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状况 (3)在水土流失叫轻的地方种植草树,封山育林。 (4)修建水库,调节河流含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