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杯型基础施工方案 (2)

杯型基础施工方案 (2)

目录一. 工程概况: (3)二、施工准备 (3)1、组织机构 (3)2、技术准备 (4)3、作业层准备 (4)4、施工机具设备准备 (4)5、材料准备 (5)6、施工现场准备 (5)三、施工流程 (5)四、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1、定位放线 (6)2、脚手架工程 (8)3、钢筋工程 (8)4、模板工程 (8)5、砼工程 (12)6、土方回填工程 (12)五、质量标准及保证质量的措施 (13)1、质量标准 (13)2、保证质量的措施 (14)六、需要注意的事项 (14)七、安全技术措施及文明施工 (14)施工组织机构附图-1 (19)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2 (20)主厂房测量控制网附图-3 (21)专业工种人员计划表附表-1 (22)施工机具设备一览表附表-2 (23)施工进度计划表附表-3 (24)一. 工程概况:主厂房工程位于一期主厂房东侧,东西长度;203.3米,南北宽度:147.4米。

厂房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

主厂房基础为深杯口独立基础,C30混凝土。

其中○A列基础28个,基础底标高-4.000,顶标高-0.200,杯口尺寸为600*950,杯口深度为2100。

○B列基础28个,基础底标高-4.300,顶标高-0.200,杯口尺寸为800*1800,杯口深度3700。

○C-○D 列为双杯口基础28个,基础底标高分别为-2.200、-4.200、-4.200,基础顶标高对应为3.800、4.300、3.800;杯口尺寸为800*2400,杯口深度为3700。

○E列基础28个,基础底标高0.500,基础顶标高5.300,杯口尺寸为850*2100,杯口深度为4325。

○F-○G列为双杯口基础,基础个数28个,基础底标高3.300,顶标高7.100,杯口深度为1950,杯口尺寸为600*900和450*900。

○H轴为现浇柱独立基础,基础个数为28个。

1轴和28轴抗风柱基础均为杯口基础,基础个数为每边17个。

基础下部为三步外扩台阶,每步台阶高度为0.5米。

杯口顶部标高与基础梁标高一致。

厂房基础砼量约8700立方,钢筋约400吨。

二、施工准备1、组织机构组织建立主厂房基础工程施工队伍领导班子,选拔优秀的管理指挥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及时参加指挥部组织的工程例会及协调会,解决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定期组织召开相关专业人员会议,分析基础施工中的突出问题,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基础施工方案研讨会,为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作准备。

组织机构见附图---1。

2、技术准备项目部及所属相关管理技术人员要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参加图纸会审,及时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进行沟通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较为科学,切实可行的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及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等作业指导书,及时进行分项技术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的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3、作业层准备施工管理层须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确定各施工阶段的工种人员需用量。

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并对工人进行防火、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

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遵守地方治安法规。

在各分项工程开始施工前,各工序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并对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预防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

专业工种人员用量计划表见附表---14、施工机具设备准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及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配备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经纬仪、水准仪等测绘仪器及相关施工机具和大型设备。

施工机具设备一览表附表--2。

5、材料准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材料需用量计划,做好有关材料订货和采购工作,并按计划组织材料进场,对进场的材料,按要求及时进行原材料性能检验,做好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

6、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详见“乌山二期主厂房工地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2工程开工前安排布置现场临时设施,进行施工平面布置: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水准点和建筑物控制桩,建立测量控制网。

根据总平面图合理布设各种图牌、标识、临设及料具。

(2)、施工道路:施工现场道路为厂区道路交通便利。

(3)、施工用水:各用水点从厂区给水管网阀门接入现场。

(4)、施工用电:本工程用电设备总容量约200KW,采用100mm2铜芯电缆沿道路埋地敷设,根据施工区域用电量大小设总配电箱一个,分配电箱设3个。

7、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详见进度计划附表---3)三、施工流程轴线及基槽放线→土方开挖→验槽→砼垫层→轴线及杯基杯口放线→脚手架及钢筋绑扎→杯基下部外扩放脚模板→→钢筋模板验收→第一次砼浇捣(标高为外扩放脚顶部) →二次放线→杯斗模板安装及杯柱基础外模安装→基础梁插筋安装→报验→流水浇捣杯柱砼同时安装杯口顶部钢筋网片→杯斗及外模拆除→基础土方回填四、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定位放线(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两个控制点利用宾得R-202NE全站仪布置建筑方格网。

方格网的转折处应严格成90°、方格网的边长一般为100~200米,边长的相对误差一般为d/25000、按照实际地形布设,使控制点位于测角、测距比较方便的地方,并使埋设标桩的高程与场地的设计标高控制在许可范围内。

(2)平面位置控制及标准:为避免误差累计,因此需要根据现场k25,k26两个控制点布设轴线控制网,考虑到作业面放线方便,网点间距最大在50米左右,必须满足允许误差。

并在每道轴线两端各布设一个控制点和一个后视点,以避免基础起来后两控制点不通视。

a、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土质坚实、利于长期保存、便于施工放样的地方。

b、控制网加密的指示桩,在主厂房主轴的延长线上和间隔五十米左右纵线的延长线两端。

c、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定位误差,不应大于2cm,d、水平角观测达到四个测回。

e、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布设矩形控制网,等级为二级。

(3)控制点测量方法:在布点前先大概测出需要布点的位置然后在其位置上布砼桩,在砼桩上放置埋件,待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将全站仪架设在k25或k26或其延长线上转90度或180度在每块埋件上刻出“十”字线,然后再通过棱镜检查,是否闭合,角度闭合差不大于测角中误差的四倍。

并通过全站仪测量距离是否符合要求,分析边角是否匹配,应该按照平差结果进行实地修正,调整到设计位置,保证匹配无误。

若不匹配,应重新投设,直至正确,具体布点相对于k25、k26及各道轴线的位置见附图--3。

平面控制点标石的埋设及做法如下图所示。

(4)高程控制的布设:a:水准点的布设及埋石: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

b:观测要求及精度要求按照国家四等水准要求:视距长度不大于100米,前后视距差不大于5米,前后视视距差累计不大于10米,视线离地面距离不小于0.2米,黑、红面读数较差不大于3m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不大于5mm。

采用欧波DS32水准仪按照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高差闭合差应严格处理,厂区高程控制点要定期复测.2、脚手架工程鉴于杯口基础高度大、短柱截面尺寸大、杯斗和短柱模板加固依靠脚手架等特点,脚手架应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

为了保证脚手架的刚度和稳定性,脚手架四周可用剪刀撑或斜撑加固,且所有柱基用钢管连为整体,加强整体性。

3、钢筋工程因基础钢筋直径最大22,且基础深度3350mm,杯口基础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现场安装。

注意钢筋设计型号。

满足锚固、搭接,控制好钢筋间距。

4、模板工程模板工程是主厂房深杯口基础施工的关键工序,高杯基深杯口钢筋砼基础的施工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板工程杯斗模板的制作、安装与拆除。

(1)杯斗模板的制作:方案一,模板采用木模板,按照杯斗设计尺寸制作成楔形活板式杯型模板,上部应高出杯基顶面200㎜左右,以便砼浇筑时不落入杯斗内,同时便于杯斗模板的拆除。

具体要求详见下图。

楔形模板在每个杯斗的长边应为两块,楔形板不与锁口木方固定,其余模板做成条形板,可与锁口木方用钢钉连接。

杯斗底部可用三块模板组合而成并嵌入侧模内固定好,这样杯斗拆模时便于底模拆出。

底模板应适当钻孔,孔径约20~25㎜,以便于浇捣砼时排气,使杯底砼密实,同时缓解杯底砼对杯斗模板的上推力。

旧模板在安装前外边应用专用的模板隔离剂涂刷,以利于杯口模板拆除。

(2)杯斗模板的安装:首先用水准仪将杯底标高准确的测于杯基的主筋上,并涂上醒目标志,用φ25的钢筋做成马櫈(每个杯口不少于两个),马櫈腿焊于底板筋上。

马櫈高度同杯斗底标高,用吊车将杯形斗模板吊入焊好的马櫈上,再进行杯形斗模板水平位置的找正。

找正时用线坠对准垫层上杯形斗的上下口尺寸线(杯斗的上下口尺寸线事先已弹在垫层上)进行。

找正水平位置后,四周用φ25钢筋将杯斗模板固定,沿杯口高间距600㎜一道,焊于主筋上。

详见下图。

为保证砼浇捣时杯斗模板不上浮移位,可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即用φ14对拉螺栓在杯斗模板的大面上穿过,直透杯基两边外模板,两端用螺帽固定在外架上。

每层螺杆不少于2根,沿高度600㎜一道。

为保证φ14对拉螺杆抽出,可在螺杆外套φ20PVC硬套管。

详见下图。

外模加固:杯身外模板拼装完成后背5*10木方间距200,横向50钢管14对拉螺杆拉接,间距水平竖向不大于600,杯身内定做同混凝土强度内衬。

杯芯内模板拼装完后,背5*10木方横向钢管或方管用撑杆横纵支撑间距不大于600mm。

(3)杯斗模板的拆除杯基砼浇筑完成后,待砼具有一定强度,拆模时保证砼不缺角掉棱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模板拆除。

拆除顺序应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拆除方法以人工为主,辅以机具(吊车或倒链)进行。

拆除杯斗模板前应先将对拉螺杆抽出,而后由上至下先拆除杯斗内的支撑、锁口木方,楔口活板,再拆其余杯斗模板,四角钢模可用吊车提出,提升方向应向上且略向杯口内用力,以防损坏杯口壁。

待杯斗壁模板拆完后,最后人工用小铁撬杠将底模拆出。

杯斗模板拆除最关键的是掌握拆除时间,把握机会,适时拆除。

不论白天晚上随时进行。

因杯斗设计较深,拆除时模板难以整体拆出,故不多考虑杯斗模板的多次周转。

外模拆除简单,故从略。

5、砼工程主厂房杯形基础的总高度为2300mm,因高度大,杯斗深,且砼体量也大,为保证杯基砼的工程质量,宜按以下顺序砼浇筑。

基础一台从1轴开始沿E轴方向至20轴,20轴沿B轴方向至1轴浇筑300高,期间观察一开始浇筑承台混凝土凝结情况,初凝前必须浇筑承台坡面,浇筑工程中控制好混凝土塌落度,振捣密实。

表面收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