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 与 建筑布局构思
中国传统文化 与 建筑布局构思
3)重视人生道德,强调心性修养。
儒家:用“礼”约束人的行为,用“诚意、正心、慎独”规范人的内心。 道家:以虚寂守静开发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排除杂念干扰,求得心灵宁静。 佛教:要求人们在心中“念”起之时,立即遏制,保持内心清净。
重视人生道德,关注心性修养
3.传统哲学
道 太极 两仪 三才 四象 五行 六道 七星 八卦 九宫
轴线对称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这主要体现在古代都城规划中, 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调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 这些建筑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 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 和谐之美 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和谐”之美为基调。这是由于儒家的“礼”、“和”观念使建筑强调组群的 统一、和谐,通过水平面的铺开来烘托建筑宏伟浩大的气势。“和谐”之美的观念主要强调个体建筑与个体 建筑之间的和谐和个体与群体间的和谐,以突出群体的对称,协调,错落有序来相互辉映,创造出一种群体 的和谐之美。 灵活的空间布局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 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 致类。重要书目:《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 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 《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 与 建筑布局构思
传统文化与建筑布局
一. 二. 三. 四. 中国传统文化与理论 传统建筑哲学的应用 朴素的绿色建筑思想 科学地继承传统哲学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理论
1.中华国学
2.宗教思想
3.传统哲学 4.建筑理论
1.中华国学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以学科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 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儒家为主流; 以思想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儒家主导; 以《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经部为重。 国学宗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建筑群体特色! 中国传统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讲究一定的组群程序和规律,建筑序列向平面展开,以纵轴线为中心,前后 呼应,左右对称,以群体的统一、和谐造成气势。 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楼、钟鼓楼等外, 单体建筑很少露出全部轮廓。每一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 丰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中国的宫殿、 官邸、寺庙等规模宏大,延绵数里的建筑群就是由一栋栋的单体建筑按照院落的形式有机组合在一起的。
1)重视人生修养,关心人的价值。
儒家:积极入世,在现实中成就道德。 道家:个体价值,因顺自然,人道合一。 佛家:关心生命,克制欲望,体现人的今生价值。
2)提供精神动力,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追求天下为公。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追求自然、完美,追求与自然同体的人生境界。 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超脱自在,主张多行善事,追求“真如”佛性。
3.建筑布局
2)对称式群体布局:以“主山-基址-案山-朝山”为纵轴,
左肩右臂的青龙白虎为两翼,突出中轴对称、强化等级礼教, 以均衡和谐蕴涵中庸之道,通过有序的空间层次营造群体之 势,体现“以形造势,以势制形”的群体布局理念。在轴线 上强调主次分明、南低北高,以利于冬季御寒和夏季通风。
北京颐和园
3.建筑布局
4)严格的礼制等级:中国由于儒家的“礼”、“和”观念使
建筑强调组群的统一、和谐,通过水平面的铺开来烘托建筑 宏伟浩大的气势。“和谐”之美的观念主要强调个体建筑与 个体建筑之间的和谐和个体与群体间的和谐,以突出群体的 对称,协调,错落有序来相互辉映,创造出一种群体的和谐 之美。
建筑布局
四象
五行
六道 三善道:天道 人道 阿修罗道 三恶道:畜生道 饿鬼道 地狱道
七星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 七元解厄星君, 居北斗七宫,即: 1.天枢宫贪狼星君、 2.天璇宫巨门星君、 3.天玑宫禄存星君、 4.天权宫文曲星君、 5.玉衡宫廉贞星君、 6.开阳宫武曲星君、 7.摇光宫破军星君。
七曜
日、月、木、火、土、金、水
1.聚落选址
2.城乡规划 3.建筑布局 4.室内设计
1.聚落选址
1)都城选址布局
城市文化的三个层次:精神内容;生活方式; 外部形态 ①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的布局模式 ②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的布局模式 ③ “观其泉流,相其阴阳”的选址模式 ④“法天象地”的规划布局
北京城选址
大风水的外局
长安城选址及变迁
2.城乡规划
1)轴线式布局 2)五行说布局 3)八卦形布局 4)九宫格布局 5)山水化布局
北京城布局
城市平面布局讲求左右对 称。全城以宫城的承天门、 皇城的朱雀门和外郭城的 明德门之间的连线,也即 承天门大街(亦名天街)和朱 雀大街为南北向中轴线, 以此为中心向左右展开。 为突出北部中央宫城的地 位,以承天门、太极殿、 两仪殿、甘露殿、延嘉殿 和玄武门等一组组高大雄 伟的建筑物压在中轴线的 北端,以其雄伟的气势来 展现皇权的威严。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组群程序和规律,但是对于不同的空间,其布局也是别出心裁的,体现了群体间的和谐 之感。在建筑中,室内间隔采用槅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 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可栽培树木花卉,可叠山辟池, 可搭凉棚花架,有的还建有走廊,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使得空间过度自然,给人以 亲切、温馨、安闲、舒适的心理感受。
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 《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 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2.宗教思想
强者尊儒: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 智者信道: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以柔克刚,安时处顺; 慧者崇佛:佛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 儒、道、释三家但各有特色,又互相融合, 凝炼出:与自然和谐,与他人平等,与自我清高。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内 五术 容 宗 旨 山、医、卜、命、相 “为往圣继绝学”、 “究天人之际”关 系 “为生民立命”之术
六艺 诸子百家
礼、乐、射、御、书、数
儒、释、道、刑、名、法、墨 “为天地立心”之学
国学经典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 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其中儒学十三经:《周易》、 《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 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八卦
九宫
4.建筑理论
1)周易
阴阳:对立统一 五行: 唯物辩证 八卦: 运动变化
易经与中国古代建筑
2009-3
4.建筑理论
2)道德经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 有无相对: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新疆特克斯县 八卦城
西安城市九宫格局发展模式
3.建筑布局
1)风水学环境模式:负阴抱阳的环境模式,有利于得到充足
的日照、接受夏日南风、屏挡冬日寒流、良好排水、调节小 气候。风水学尤其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和相互感应,从 整体上、系统上和全局上对生物圈和生态循环理论进行把握。 这种模式完全符合中国气候特征及传统的生活方式。
八卦城呈放射状圆形, 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宫般,路 路相通、街街相连。 这座体现易经文化内涵 和八卦奇特奥秘思想的城镇, 以中心八卦文化广场为太极 “阴阳”两仪,按八卦方位 以相等距离、相同角度如射 线般向外伸出八条主街,每 条主街长1200米,每隔360 米左右设一条连接8条主街 的环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 有4条环路,其中一环8条街、 二环16条街、三环32条街、 四环64条街。这些街道按八 卦方位形成了64卦,充分地 反映了64卦386爻的易经数 理。
经部——儒学经典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 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史记》、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
宁夏中卫高庙
横 批 : “ 无 上 法 桥 ”
对 联 : “ 儒 释 道 之 度 我 度 他 皆 从 这 里
天 地 人 之 自 造 自 化 尽 在 此 间 。
3.建筑布局
3)院落式空间组合:中国自给自足的封闭式传统生活方式,
在选择基址和组织环境方面传统的模式是采用围合封闭的空 间。从风水学环境模式到合院式建筑空间,形成自有洞天的 世外桃源。一方面体现了道家的回归自然、佛家的出世哲学, 以及阴阳五行思想;另一方面符合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的气 候特征。同时也形成了小中见大、曲径通幽的内向型空间序 列。
4.建筑理论
3)风水学
风水原则:山、水、向 风水要素:气、风、光、水、向、人 风水格局:四象五行之封闭环境
4.建筑理论
3)风水学